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1184,分79页显示  上一页  55  56  57  58  59  61  62  63  64 下一页
佛类词典(续上)
敬爱
敬爱法
境界爱
欲爱住地
憎爱
饿鬼爱
离法爱
欢喜母爱子成就法
爱取
爱见行
转爱见依无我
爱取有
割爱
二种爱语
五种可爱乐法──国王五种可爱乐法
敬爱
【佛学大辞典】
(术语)无量寿经下曰:「父子兄弟夫妇室家,中外亲属,当相敬爱,无相憎嫉。」【又】五种坛法之一。请诸佛菩萨爱护之修法名。又祈一家亲属平和所用之修法名。(参见:秘藏记末。参照祈祷)
敬爱法
【佛学大辞典】
(修法)(参见:祈祷)
境界爱
【佛学大辞典】
(术语)三种爱之一。(参见:爱)
欲爱住地
【佛学大辞典】
(术语)(参见:五住地)
五住地
【佛学大辞典】
(名数)根本之烦恼,能生枝末之烦恼,故名住地。住地之烦恼有五种:一、见一处住地,身见等三界之见惑,入见道时断于一处,故曰见一处。二、欲爱住地,欲界之烦恼中,除见与无明者。其中爱著之咎重,故表爱之名。三、色爱住地,色界之烦恼中除见与无明者。其中爱著之咎最重,故独表爱之名。四、有爱住地,无色界之烦恼中,除见与无明者。其中爱著之咎最重,故表爱之名。有爱之有为生死之义,无色界之爱于生死之果报,为爱著之最终者,故名有爱。五、无明住地,三界一切之无明也,无明为痴闇之心体,无慧明者,是为一切烦恼之根本,故别立一住。大乘义章五本曰:「本为末依,名之为住。本能生末,称之为地。」胜鬘经宝窟中末曰:「能生为地,令所生成立名住。」
憎爱
【佛学大辞典】
(杂语)憎怨爱亲也。无量寿经下曰:「当为导师,等无憎爱。」圆觉经曰:「认四颠倒为实我体,由此便生憎爱二境。」
饿鬼爱
【佛学大辞典】
(术语)二爱之一。欲爱之异名。以凡夫爱著五欲,同于饿鬼趣也。涅槃经五曰:「爱有二种:一者饿鬼爱,二者法爱。」
离法爱
【佛学大辞典】
(术语)又云无法爱。十乘观之一。
【三藏法数】
离法爱者,谓于中道之法,远离爱著之心也。盖言修行之人,修前九种观法,已过内外二障,应入初住;而不入者,由住六根清净之位,爱著中道相似之法,所以不能进入也。此相似位,无内外障,唯有法爱。法爱若断,即得发真中道,入于初住,故名离法爱也。第八、第九、第十,三种,皆为下根之人,修前七种观法,不能入理,故须明之。所谓下根,方具十也。(内外障者,内即惑业,外即名利等,皆能障蔽正行故也。六根清净者,谓眼耳鼻舌身意,已离惑业染污之法,而获清净功德也。相似法者,谓于中道之理,未能真證,而发相似之解也。)
欢喜母爱子成就法
【佛学大辞典】
(经名)大药叉欢喜母并爱子成就法之略名。
爱取
【佛学常见辞汇】
爱与取。爱是喜欢的意思;取是要的意思。
爱见行
【佛学次第统编】
由贪爱而取行者为爱行,由见计而取行者为见行。
转爱见依无我
【佛学次第统编】
前言世间,不出爱见,兹言出世。须依无我,一切妄惑,皆由爱见二种执我而起,故除妄惑,当除爱见。除爱见者,即离执我,故须转于爱见,而依无我。
爱取有
【佛学次第统编】
「爱取润业」爱能润业,取支亦尔。且依初后,分此二支。要数溉灌,方生有芽。譬如麦时,时时受润而得生长。虽诸烦恼,皆能发润。于润业位,爱力遍增,虽取支中,摄诸烦恼,而爱润胜。故十地经说,是爱增也。
「润生相貌」于润生位有中生殊,于润中有,起自体爱。于润生有,起境界爱。以于死有不见中有,谓我无有,起自体爱。于中有位,见生处故,起境界爱。谓于彼业,所得生处,还见如是种类有情,喜乐驰趣,即于生处境色所碍,中有终灭,生有续起也。
「中有爱润」若有于此,非等引地,没已生时,依中有位,而起染污意识,结生相续。谓男女互于父母之处起贪及恚,而缘父母不净,谓为己有,而生贪爱。或缘当生有果起爱,故得润生,中有染识灭时,其异熟识托母胎中,与赤白渧同一安危,令相和杂,成羯罗蓝。
割爱
【俗语佛源】
在佛教中,「爱」是「贪欲」的别名,位列贪、嗔、痴「三毒」之首。有「爱」便有「嗔「,爱嗔相激,增长惑乱。因此,《楞伽经》卷三指出:「生老病死,忧悲苦恼,如是诸患,皆从爱起。」爱实为生死轮回中的「惑因」。《大集经》卷三说:「离爱恚故,一切世间供养恭敬。」《大智度论》卷二八说:「断诸爱系,直趋涅槃。」佛教认为,世俗的爱,只是虚妄、不净、自私的「贪爱」,只有断爱、离爱、割爱,才能兴起真实、清净、无私的慈悲,去普渡一切众生。正如明·宋濂《报恩说》所说:「汝能割爱,即可破妄;汝能破妄,即是返真,直入菩提(觉悟)之路。」俗语用「割爱」指舍弃自己所喜爱的东西,如清·蒲松龄《聊斋志异·连琐》:「今愿割爱相赠,见刀如见妾也。」又如郭沫若《我怎样写五幕史剧
二种爱语
【三藏法数】
(出大智度论)
〔一、随意爱语〕,谓菩萨为怜悯众生故,随顺其意,而为说法,是名随意爱语。
〔二、随所爱法为说〕,谓菩萨随顺众生所爱乐法而为宣说。论云:菩萨若已得道,随所应度而为说法。如高心富人,为赞布施,是人爱著名声福德故,心则喜乐,是名随所爱法为说。
五种可爱乐法──国王五种可爱乐法
【三藏法数】
(出佛为优填王说王法政论经)
〔一、恩养苍生可爱乐法〕,谓国王能布德施仁,利济群生,使各遂其性,咸归治化。是以普天之下,咸被恩泽,无不爱乐也。
〔二、英勇具足可爱乐法〕,谓国王英武神授,智勇天锡,德覆万邦,威加四海。未降伏者,能降伏之;已降伏者,能摄护之。是以普天之下,畏威怀德,无不爱乐也。
〔三、善权方便可爱乐法〕,谓国王智谋机变,神用莫测,于柔顺服从者,方便而保爱之;强戾梗化者,则方便而制伏之。是以普天之下,畏威怀德,无不爱乐也。(梗化者,谓强梗弗顺化也。)
〔四、正受境界可爱乐法〕,谓国王善能筹量府库储蓄多寡,以仁爱心赐与亲族人民。凡疾病者,令医治之;贫乏者,悉赈济之。是以普天之下,咸被恩泽,无不爱乐也。
〔五、勤修善法可爱乐法〕,谓国王具足净信,能信过去未来善不善业人天果报,修习正因,以證圣果。是以普天之下,尊仰效慕,无不爱乐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