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燃烧(燃燒)  拼音:rán shāo
二物质剧烈化合,产生光与热的现象。最常见的燃烧现象即是可燃物质在空气中与氧产生剧烈的化合作用,而发出光与热。
《国语辞典》:完全燃烧(完全燃烧)  拼音:wán quán rán shāo
在氧气供给充足的状态下,燃烧物体时,呈现完全反应,此种反应称为「完全燃烧」。
《漢語大詞典》:燃烧弹(燃燒彈)
旧称“烧夷弹”。也称“纵火弹”。 一种弹体内装有燃烧剂,用以引燃、炸毁目标的枪弹或炸弹。
《國語辭典》:发火(發火)  拼音:fā huǒ
1.起火。《三国志。卷五四。吴书。周瑜传》:「(黄)盖放诸船,同时发火。」
2.枪炮击发。如:「扳机虽然扣了,却没发火,看来这把手枪发生故障了。」
3.动怒、发脾气。如:「别惹他发火。」
《漢語大詞典》:焚煎
(1).燃烧。 宋 苏辙 《超然台赋》:“盍求乐於一醉兮,灭膏火之焚煎。”
(2).比喻折磨。新唐书·藩镇传序:“何必疾战焚煎吾民,然后为快也。”
分類:燃烧折磨
《漢語大詞典》:燔燃
燃烧。 汉 马融 《东巡颂》:“烈火燔燃,暉光四煬。”
分類:燃烧
《漢語大詞典》:燃灼
(1).燃烧。喻鲜明红艳。 清 陈维嵩 《念奴娇·葵花》词:“蝶凝檀心,蜂粘紫靨,烂比朱霞駮。翠帘如水,衬他榴火燃灼。”
(2).点燃。 殷夫 《奴才的悲泪》诗:“你残暴的高压,已燃灼了叛乱的火焰。”
(3).烧灼。 艾青 《向太阳》诗:“太阳在我的头上,用不能再比这更强烈的光芒,燃灼着我的肉体。”
《漢語大詞典》:燔焫
燃烧。列子·周穆王:“阳气壮,则梦涉大火而燔焫。”《素问·五常政大论》:“火见燔焫,革金且耗。”
分類:燃烧
《国语辞典》:燎灼  拼音:liǎo zhuó
燃烧。《西游记》第一六回:「众僧们爬起来往前观看,那禅堂外面的门窗槅扇,更不曾燎灼了半分。」
分类:燃烧
《漢語大詞典》:爇烧(爇燒)
燃烧。《诗·大雅·生民》“取萧祭脂” 唐 孔颖达 疏:“至祭之日,乃取萧之香蒿与祭牲之脂膏,而爇烧之於行神之位,使其馨香远闻。”
分類:燃烧
《國語辭典》:灯火(燈火)  拼音:dēng huǒ
灯光。唐。元稹〈夜饮〉诗:「灯火隔帘明,竹稍风雨声。」《文明小史》第四四回:「前去饮酒作乐,真正是笙歌彻夜,灯火通宵。」也称为「灯光」。
《國語辭典》:烟霭(煙靄)  拼音:yān ǎi
尘土、云气。唐。德宗〈重阳日即事〉诗:「令节晓澄霁,四郊烟霭空。」
《國語辭典》:洞然  拼音:dòng rán
1.空空洞洞的样子。唐。皇甫枚《王知古》:「食顷,而震方洞然,心思稍安。」
2.明白清楚。《初刻拍案惊奇》卷三○:「敢此上问,不知李某罪起于何处?愿得副大使明白数他的过误,使某心下洞然。」
《漢語大詞典》:烧残(燒殘)
(1).焚烧残害。史记·吴王濞列传:“贼杀大臣及 汉 使者,迫劫万民,夭杀无罪,烧残民家,掘其丘冢,甚为暴虐。”
(2).燃烧将尽。 唐 方干 《陪王大夫泛湖》诗:“蜜炬烧残银汉昃,羽觴飞急玉山倾。” 宋 杨万里 《梅露堂燕客夜归》诗:“梅堂客散人初静,椽烛烧残一尺红。”
(3).因焚烧而残缺。 金 元好问 《济南什诗》之五:“石刻烧残讌集辞,雄楼杰观想当时。”
《國語辭典》:煨烬(煨燼)  拼音:wēi jìn
灰烬。《文选。左思。魏都赋》:「翼翼京室,耽耽帝宇。巢焚原燎,变为煨烬。」宋。陆游 桃源忆故人。中原当日三川震词:「中原当日三川震,关辅回头煨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