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著火点(著火点)  拼音:zháo huǒ diǎn
燃点的别名。参见「燃点」条。
分类:燃点
《國語辭典》:香火  拼音:xiāng huǒ
1.供佛敬神所点的香灯和蜡烛。《南齐书。卷四○。武十七王列传。临贺王子岳》:「延兴建武中,凡三诛诸王,每一行事,高宗辄先烧香火,呜咽涕泣。」《红楼梦》第五四回:「有一个性急的人等不得,便偷著拿香火点著了。」
2.祭祀祖先用的香烛。后多用以指子孙或文化的传承者。《警世通言。卷一六。小夫人金钱赠年少》:「员外何不取房娘子,生得一男半女,也不绝了香火。」
3.庙寺中掌理烧香、点灯等杂务的人。《醒世恒言。卷三。卖油郎独占花魁》:「父亲秦良,十三岁上将他卖了,自己在上天竺去做香火。」
4.盟誓。古人结盟,多设香火以告神。《北齐书。卷一。神武帝纪上》:「兆曰:『香火重誓,何所虑也?』绍宗曰:『亲兄弟尚尔难信,何论香火!』」
5.进香、朝拜之事。如:「这庙里香火很盛。」
《國語辭典》:香火因缘(香火因緣)  拼音:xiāng huǒ yīn yuán
前世共修所结的缘分。《北齐书。卷三二。陆法和传》:「但于空王佛所与主上有香火因缘,见主人应有报至,故求援耳。」唐。白居易〈喜照密闲实四上人见过〉诗:「臭帑世界终须出,香火因缘久愿同。」
《國語辭典》:香灯(香燈)  拼音:xiāng dēng
1.祭堂所设的灯。《南史。卷三五。列传。顾觊之》:「不须常施灵筵,可止设香灯,使致哀者有凭耳。」宋。谢枋得 圆峰道院祠堂记:「朔望有斋馔,晨夕有香灯,如士大夫之奉家庙。」
2.旧指女子闺房中的灯。唐。韦庄 菩萨蛮。红楼别夜堪惆怅词:「红楼别夜堪惆怅,香灯半卷流苏帐。」
《國語辭典》:蜡泪(蠟淚)  拼音:là lèi
蜡烛燃烧时所滴下的蜡油,如泪一般,称为「蜡泪」。唐。李贺恼公〉诗:「蜡泪垂兰烬,秋芜扫绮栊。」唐。温庭筠〈更漏子。玉炉香〉词:「玉炉香,红蜡泪,偏照画堂秋思。」也作「烛泪」。
《漢語大詞典》:更香
古时特制的一种香。根据燃点后的香的长短,来推算时间的长短和迟早。镜花缘第二三回:“ 多九公 把罗盘更香望一望道:‘据老夫看来:前面已到 淑士国 了。’” 姚雪垠 《李自成》第二卷第十一章:“他分付一个亲兵去传令守大门的小头目,立刻点起一支更香,当更香三停灼一停时吹第一次角声。”
《國語辭典》:举烽(舉烽)  拼音:jǔ fēng
举起烽火。古代的一种军事示警信号设备。遇有敌兵入侵时,便在烽火台上燃烧薪草,通知警戒和救援。《史记。卷七七。魏公子传》:「公子与魏王博,而北境传举烽。」
《漢語大詞典》:举燧(舉燧)
(1).燃起火把。文选·张衡〈西京赋〉:“升觴举燧,既釂鸣鐘。” 薛综 注:“燧,火也。谓行酒举烽火以告众也。”后汉书·班固传上:“割鲜野食,举燧命爵。”按,文选·班固〈西都赋〉作“举烽”。
(2).燃起告警烽烟。宋史·种世衡传:“有急,则举燧介马以待。”
《漢語大詞典》:烧银(燒銀)
(1).燃点银灯。 南朝 梁 戴皓 《月重轮行》:“浮川疑让璧,入户类烧银。” 闽 徐夤 《灯花》诗:“点蜡烧银却胜栽,九华红艳吐玫瑰。”
(2).指炼丹。 宋 苏轼 《赵康靖公神道碑》:“中官 邓保吉 引剩员禁中烧银,公力言其不可。” 宋 魏泰 东轩笔录卷二:“世言躁进者有 夏侯嘉正 ,以右拾遗为馆职。平生好烧银,而乐文字之职。常语人曰:‘吾得见水银壹钱,知制誥一日,无恨矣。’”
分類:燃点炼丹
《國語辭典》:放灯(放燈)  拼音:fàng dēng
元宵时张灯的习俗。宋。辛弃疾 定风波。少日犹堪话别离词:「后会丁宁何日是,须记,春风十日放灯时。」《水浒传》第三三回:「且说这清风寨镇上居民,商量放灯一事,准备庆赏元宵。」
《國語辭典》:蜡花(蠟花)  拼音:là huā
1.蜡烛的火焰。唐。李商隐独居有怀〉诗:「蜡花长递泪,筝柱镇移心。」也作「烛花」。
2.燃烧后的烛芯。《红楼梦》第二九回:「可巧有个十二、三岁的小道士儿,拿著剪筒,照管剪各处的蜡花。」也作「烛花」。
《漢語大詞典》:炽火(熾火)
(1).烈火。 晋 陶潜 搜神后记卷七:“ 王 至家,炽火焚之,后寂然无復声。”法苑珠林卷一一一:“復更前进,见一白象,炽火烧身,苦不异前。”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姑妄听之二:“里俗遇人病篤时,私剪其着体衣襟一片,炽火焚之。其灰有白文,斑驳如篆籀者,则必死。”
(2).燃点灯烛。 清 洪亮吉 《十九日绮春园观灯即席应教》诗:“三更炽火列帐旁,酒人鬭酒嫌酒凉。”
《漢語大詞典》:烧蜡(燒蠟)
燃点灯烛。 唐 杜甫 《从事行赠严二别驾》:“铜盘烧蜡光吐日,夜如何其初促膝。” 元 贡师泰 吴子彦 等《剪灯联句》:“飴釜空烧蜡,棚山谩结鰲。”
《漢語大詞典》:点试(點試)
(1).考核;试验。《宋史·葛洪传》:“训齐戎旅,亦帅之职也,朝廷每严点试之法,申阶级之令,其儆之亦切矣。”
(2).燃点试验。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莅任·查交代》:“火药定宜点试,恐有盗卖,搀和灰土,不堪施用。”
《漢語大詞典》:蜡香(蠟香)
蜡烛燃点时产生的气味。 宋 陆游 《早行》诗:“筰马践槐影,纱笼吹蜡香。” 清 曹寅 《西池集饮喜晤陈心简》诗:“蜡香凝夹弄,粉镜挂岑楼。”
《國語辭典》:油烟(油煙)  拼音:yóu yān
1.烹调或燃烧油类所产生的烟。如:「厨房油烟」。
2.油类未燃烧完全,所产生的黑色物质,可用来制墨或油墨等。元。陶宗仪《南村辍耕录。卷二九。墨》:「宋熙丰间,张遇供御墨,用油烟入脑麝金箔,谓之龙香剂。」
《国语辞典》:药线(药线)  拼音:yào xiàn
1.燃点炸药的引线。如爆竹的纸捻。也称为「药捻儿」。
2.比喻事情的开端、原因。《金瓶梅》第六九回:「走在路上,各人省恐,更不量今日受这场亏,那里药线?」《官场现形记》第一七回:「不过借我们这点,当作药线,好处在后头,所以不必叫他多要。」
3.制成线条状的药物。《醒世姻缘传》第四回:「是因清唱赵奇元说起他有极好的药线,要往省下赶举场,说起才合他相处了没多几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