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张保熙 朝代:清末至民国

人物简介

维基
张保熙(1884年—1935年12月2日),字叔滋,江苏省无锡县人,比利时岗省国立大学毕业,工科进士。
冯熙敏 朝代:清末至现当代

人物简介

维基
冯熙敏(1886年7月25日—1964年),字叔捷,直隶省天津县人,宣统二年进士。
段熙仲 朝代:现当代

人物简介

词学图录
段熙仲(1897-1987) 名天炯,以字行。安徽芜湖人。东南大学文科毕业。从吴梅治词曲,与赵万里、任讷、唐圭璋、王起等同门。生前任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

人物简介

人物简介
1900-1946.3,乳名灶辉,又名洪熙(鸿熙?),安徽绩溪人。幼年人蒙堂馆,1908年赴潜阜读书后入安徽省立第二师范学校,1921年入北京大 学预科。北大毕业后,在陶行知创办的教育改进社主编教育杂志,上海大东书局任总编辑,与鲁迅筹办《语丝》月刊,系重要撰稿人。1928年任暨南大学校长秘 书兼文学系教授,抗战后任成都大学教授,南社和左翼作家联盟成员。著作甚丰,有短篇小说集、散文集、诗集、学术著作、少儿读物、译作和古籍整理等20多 部,为现代作家和翻译家。有《看月楼词草》、《磨刀集》。
看月楼词草·小序
虽然不过是“而立”之年,自己总觉得颓唐得很,人老,心也老了。但我得感谢海边的少女,她换却了我的衰老的心:“人老了,我到听见世有不老的灵药。至于心 老了,我却没有听见有甚么医心的圣品,教我将甚么来告诉你呢?哦,我想到了,我家里的弟妹们,他们都有幼嫩的心,我想剜下来装在你的胸中好不好?只不过他 们都是木呆的蠢物,抵不过你的玲珑。” 是的,我的心的确换过了,但换的不是她弟妹的心,而是她自己的心。然而,这是悲惨的,拿旁人的眼泪,来换自己的欢笑,毕竟是不应该的事。我的悲哀和烦恼,都只有寄托在我的伤感的词中,大多数的词,只在这样可怜而又浪漫的心情中写下的。 本来是不值得留稿的,写过也就丢了,但现在不知为了何故,却把剩下的集成一册,而且付刊了。曙天的诗也附在卷末,表示我的抱歉与罪恶。然而,天下的人尽可放心,我们俩,仍旧是相爱的。 感谢柳亚子先生,教正了我一些谬误。 衣萍。一九三二·四·二十于法租界

人物简介

词学图录
吴镜汀(1902-1972) 别名熙曾,字镜汀,号镜湖。绍兴人,居北京。1918年入北京大学附属中国画研究所学习,曾任国立艺专讲师, 17岁入中国画学研究会从金城研习临摹古画,随金城及陈师曾赴日参加中日绘画联展。1936年升任中国画学研究会评议,三十年代初,任教于京华美术学院。1954年任中央美院民族美术研究所副研究员,1958年参加筹备成立北京画院,任副院长、美术编委。先后任美协北京分会书记处书记、《美术》编委、北京市人大代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中国文联理事、北京中国画学研究会常务委员、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和书记处书记等。能诗词。有《吴镜汀作品选》。

人物简介

个人简介
曹熙宇(1904—1975),字靖陶、惆生,号看云楼主人,安徽歙县人,晚年居江苏昆山,著《看云楼诗集》、《音乐戏曲舞蹈人名辞典》(署名“曹惆生”)等书。

人物简介

人物简介
诸祖荫(1906.4-1997.12),原名寿熙,又名树德,笔名文波,江苏无锡人。1930年大学毕业后,受聘于私立无锡中学任英语教员,1933年投笔从戎,先后在军校任教官和编译专员等职,1948年脱离空军,应荣氏之聘,回故乡教书。晚年主要从事外语教材的编订及指导中青年教师的工作。晚年与诗社社友唱和成书《晚晴吟草》。
萧印唐 朝代:现当代

人物简介

词学图录
萧印唐(1911-1996) 名熙群,以字行。四川垫江人。1932年毕业于四川大学,1936年毕业于金陵大学国学研究班。先后任四川大学、重庆国立女子师范学校、南林文法学院教授。有《印堂存稿》。

人物简介

词学图录
马祖熙(1915-2008) 字缉庵。江苏建湖人。任教中学多年。有《缉庵诗词稿》、《陈子龙诗集校编》、《迦陵词选笺》、《中国历代哲理诗选》。

人物简介

槟榔乐府
福建省漳州市诏安县人,号词佣。曾旅居马来西亚槟榔屿十年。
槟榔乐府·朱序
词是现代作者所认为一件过时的东西,然较之近体诗,则确已进步多矣。 第一、近体只有律句与绝句两种,而词则有千百种不同的调子,遇见繁复的事体,曲折的心情,幽邃的环境,用诗笔描写,不能尽情入妙,填词则有左右逢源之乐。 再则词的句法韵法与诗总有不同:诗则五、七言皆以隔句为韵(此仅古诗最简单平易之一种,见拙著中国诗的新途径:论唐诗改革。)音节既无变化,句法亦太整齐;词则句有长短,韵法亦不一致,凡古诗之运韵法,奇韵法,分韵法,遥韵法,句韵法,几无一不备,而且用韵较平水为宽,操觚家往往爱之。 词佣先生居槟榔屿十载,成乐府一集,咏南洲风物,綦详且备,凡名水佳山,奇花异草,遗风逸俗,无一不足以供异代采风者之采择,这不是他材料的胜人么?以宛转流利之笔,发清妍深厚之思,不规取唐律,不效颦俗子,独能以言前景,现代事入长短句,以发挥幽深,而自成其为词佣之词。这不是他工具的胜人么? 然而词的本身,毕竟似有其缺点,黄九烟云: 三仄应须分上去,两平还要辨阴阳。 这条定例,不但应用于作曲,词家亦要谨守。清代词律之严,至朱祖谋,况周颐等,可谓已届极峰,彼等填词,恒规取宋人遗躅,一字一韵,不容少游讹错。用力至勤,设心至苦。问其故,则曰:“非此不入歌板也”。然试问今之宋词可歌乎?歌法不既失传乎?则又嘿无以应。如是虽极其勤,极其工,而与画饼之充饥何若? 故吾辈今日切要之图,在做今日的李太白,姜白石,努力于自度曲之创作,将词曲范围扩大,注意自然之音节,而以新思想入旧风格,以旧风格组缀现代之材料;及其成熟,谱而按之,律而歌之,以传于世,则犹是太白之菩萨蛮,白石之扬州慢也。岂不较清人之为为有意义乎?这似乎是现代诗人之职,词佣其试为之。它日新词之刊,吾将于讴歌咏讽之暇而乐观厥成也。是为序。 廿五年十二月八日朱右白序于海上
槟榔乐府·自序
槟榔屿是被称为东方的花园,南国的秀屿的。 在那里、有明媚的山水,有秀丽的佳人,有宜人的风光,有殊异的景物,更有文明人宣扬的教化,野蛮人遗留的习俗;我就像被遗忘似地羁留在那里,悠悠忽忽地消磨了十载的青春,在这段短短的生命历程中,我曾想把它保留一点痕迹,于是我便试用著中国固有的一种文学体裁——长短句,来抒写我的胸臆,纪述我的见闻,歌咏我的罗漫司的事情,摹绘我的少年漂泊的遭遇。 我为什么要利用这种落后的词体来描写呢?第一自然是因为难除的积习在暗中作怪;第二却是因为要适应这处的中国化外的南洋环境。固然我也晓得这时一件吃力不讨好的工作,因此我对于这种玩艺儿,一向就不曾努力过,只是随兴所至,信笔拈来,既不效法古人,也不侈谈“解放”,但求“言之有物”,不是“无病呻吟”罢了。 收集在这里的词,统共有八十八阕,大抵都是在槟榔屿写成的,多少总带有南岛的色彩,异国的情调,所以把它名为“槟榔乐府”。 不知是因为自己过早的衰老呢?还是在这大动荡的时代,不再是凭着个人奔放的热情去在爱和梦中讨生活的时候了呢?对于这些词,自己重新读过,不禁已有淡漠与辽远之感。现在结集刊行,也不过想藉此作一小结束,顺便并可呈献给屡次向我索阅词稿的朋友们。 二十五年十一月八日于南京。
周树熙 朝代:现当代

人物简介

百度百科
周树熙,1926年生,山东海阳人。1943年参加革命,曾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31军记者,后任《解放军文艺》杂志社编辑、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政治部宣传部部长、解放军总装备部老干部大学副校长、中国老年书画研究会、中华诗词学会会员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