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间接照明(间接照明)  拼音:jiàn jiē zhào míng
将光源先反射至某处再折射回来的照明方法;或将光源以毛玻璃等物遮阻,不使直射。此种照明方法的效率低且耗电多,但是光线柔和均匀,予人舒适的感觉。
《国语辞典》:乌舅金奴(乌舅金奴)  拼音:wū jiù jīn nú
古有富人素节俭,仅以乌桕子所榨之油照明,呼为「乌舅」。其案上置人形铁质烛台,高尺五。一日黄昏,急须烛,唤仆:「掇过我金奴来。」其左右之人因窃相传:「乌舅金奴,正好作对。」见宋。陶谷《清异录。器具。乌舅金奴》。后遂以乌舅金奴讥讽吝啬的人。
《国语辞典》:油纸捻子(油纸捻子)  拼音:yóu zhǐ niǎn zi
一种照明用具。以粗厚的纸(如牛皮纸),蘸桐油或其他油类,待乾之后裁成条状,搓揉成捻子,遇暗时,点燃一头,拿在手上照明。
分类:照明用具
《国语辞典》:测光表(测光表)  拼音:cè guāng biǎo
一种测定光度的仪器。常用于照相、摄影及其他照明技术上。
《国语辞典》:火摺子  拼音:huǒ zhé zi
1.旧日夜行用来取亮照明的东西。
2.旧时戏剧中施放火彩的用具。用火纸、松香、硫磺等制成。
《国语辞典》:电灯柱(电灯柱)  拼音:diàn dēng zhù
架设在路旁的长柱型电灯,用以夜间照明路面。
《国语辞典》:浮筒  拼音:fú tǒng
设置于海洋中、浮在海面的物体。用以导航、照明、设置仪器。如:「在海洋中设置浮筒,有利于航海。」
《国语辞典》:灯饰(灯饰)  拼音:dēng shì
兼具照明及装饰的灯。如:「耶诞节的脚步近了,百货公司的橱窗里挂起各式各样的灯饰。」
《国语辞典》:美术灯(美术灯)  拼音:měi shù dēng
样式新巧,颜色秀丽的照明灯饰。
《国语辞典》:摩电灯(摩电灯)  拼音:mó diàn dēng
一种旧时安装在脚踏车车头上的照明设备。通常由一个灯头和一台小型永磁发电机所组成,经由轮子带动发电机旋转以提供灯头照明所需电能,也称为「磨电灯」。
《国语辞典》:磨电灯(磨电灯)  拼音:mó diàn dēng
一种旧时安装在脚踏车上的照明设备。也称为「摩电灯」。
《漢語大詞典》:稿枲
指点燃后供照明用的草、麻。墨子·备穴:“盖具稾枲,财自足,以烛穴中。” 孙诒让 间诂:“ 苏 云:稾枲可燃以为烛。”
分類:点燃照明
《國語辭典》:膏火自煎  拼音:gāo huǒ zì jiān
油膏以能照明,故受煎熬。比喻人因才能而招致祸患。《文选。阮籍。咏怀诗一七首之九》:「膏火自煎熬,多财为患害。」
《漢語大詞典》:黂烛(黂燭)
麻秸做成的烛。古时用于照明。《淮南子·说林训》:“物之所为,出於不意,弗知者惊,知者不怪。铜英青,金英黄,玉英白,黂烛捔,膏烛泽也。” 高诱 注:“烛光捔泽,諭光明有明昧也。”
分類:照明
《國語辭典》:弧光灯(弧光燈)  拼音:hú guāng dēng
用电弧做为光源的灯具,主要指碳质电极在气体中产生的电弧。光度强,且光色接近日光。多用于需要高亮度的电灯中,如探照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