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综合
诗话
词话
古籍检索
类书集成
查询
诗词
典故词汇
对仗词汇
词谱
曲谱
诗词地图
登录
韵典
平水韵
词林正韵
中原音韵
中华通韵
校注
律诗校验
词格校验
曲格校验
对联校验
自动笺注
课堂
律绝创作
填词入门
公开课
学习指南
其它
简繁转换
诗社
诗词书店
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
按出处分类
按人物分类
检索结果:
全部
61
词典
12
分类词汇
49
共49,分4页显示
上一页
1
2
1
2
3
4
4
下一页
分类词汇
(续上)
来突
朴静
倬立
撤蔀
哗怒
棍成
飞谮
飞诬
鸟战
迅雷不及掩耳
熙笑
嚣暴
活活泼泼
观察法
高枕而卧
《漢語大詞典》:
来突(來突)
谓突然而来。语本
《易·离》
:“突如其来如。” 五代 王定保
《
唐摭言·酒失
》
:“及杏园开宴时, 河中 蒋相 以故相守兵部尚书,其年子 泳 及第,相国欣然来突,众皆荣之。”
分類:
突然
然而
而来
《漢語大詞典》:
朴静(樸静)
(1).谓顺乎自然而无所作为。 唐
王勃
《梓州慧义寺碑铭》
:“岂非君臣朴静,则上皇扶失道之危;仁义沸腾,则大雄拯横流之弊。”
(2).质朴文静。 宋
叶适
《刘子怡墓志铭》
:“六子五姪,皆朴静重訥,未尝程督,鵠侍株立,不一乱声色。”
分類:
质朴
文静
自然
然而
无所作为
《國語辭典》:
倬立
拼音:
zhuó lì
昂然矗立。明。汤显祖《还魂记》第五一出:「莫道官忙身老大,曾经倬立在丹墀。」
分類:
卓立
然而
而立
《漢語大詞典》:
撤蔀
除去遮蔽光明之物。喻恍然而悟。蔀,蔀席。 明
宋濂
《平江汉颂》
:“昔何昏迷,今始撤蔀。”
分類:
除去
遮蔽
光明
然而
《漢語大詞典》:
哗怒(譁怒)
哗然而怒。
《
新唐书·裴度传
》
:“会 昭义 监军 刘承偕 慢 刘悟 ,举军譁怒,执 承偕 , 悟 拘以闻。”
分類:
然而
《漢語大詞典》:
棍成
自然而成。
《
汉书·扬雄传上
》
:“乘云阁而上下兮,纷蒙笼以棍成。” 颜师古 注:“棍成,言其有若自然也。” 王先谦 补注:“棍与‘混’同,今字作‘浑成’。”
分類:
自然
然而
《漢語大詞典》:
飞谮(飛譖)
突然而来的诬陷之词。
《
新唐书·曹道古传
》
:“ 柳公绰 镇 鄂岳 ,为飞譖上闻, 宪宗 欲代之。”
分類:
突然
然而
而来
诬陷
《漢語大詞典》:
飞诬(飛誣)
突然而来的诬陷。
《
明史·祁彪佳传
》
:“飞诬及於善良,招承出於私拷,怨愤满乎京畿。”
分類:
突然
然而
而来
诬陷
《漢語大詞典》:
鸟战(鳥戰)
谓如鸟之飞聚,突然而战。 宋
沈遘
《西京左藏库付使白均可供备库使制诰》
:“而前日鸟战之寇,数入以侵扰我郡邑之民。”
分類:
谓如
突然
然而
《國語辭典》:
迅雷不及掩耳
拼音:
xùn léi bù jí yǎn ěr
雷声突然响起,令人来不及掩住耳朵。比喻行动迅速,令人防备不及。《封神演义》第九十三回:「然后以得胜之兵,掩诸侯之后,出其不意,彼前后受敌,一战乃成擒耳。正所谓『迅雷不及掩耳』,此诚不出世之功也。」也作「疾雷不及塞耳」、「疾雷不及掩耳」。
分類:
动作
事件
突然
然而
而来
不及
防备
《漢語大詞典》:
熙笑
怡然而笑。
《淮南子·精神训》
:“ 禹 济于 江 ,黄龙负舟,舟中之人,五色无主; 禹 乃熙笑而称曰:‘我受命于天,竭力而劳万民。生,寄也;死,归也。’”
分類:
然而
《漢語大詞典》:
嚣暴(囂暴)
形容舆论哗然而猛烈。
《
新唐书·韩愈传
》
:“会有人詆 愈 在 江陵 时为 裴均 所厚, 均 子 鍔 素无状, 愈 为文章,字命 鍔 ,谤语嚣暴,由是改太子右庶子。”
分類:
舆论
然而
猛烈
《国语辞典》:
活活泼泼(活活泼泼)
拼音:
huó huó pō pō
形容生动自然而不呆板。如:「做一个活活泼泼的好学生。」
分类:
生动
自然
然而
呆板
《国语辞典》:
观察法(观察法)
拼音:
guān chá fǎ
observational method
指在自然而不加控制的情境中,透过感觉器官及有关的工具,进行资料蒐集的历程。可搭配实地调查法、参与观察、个案法、实验室实验法,或实地实验法等。
分类:
自然
然而
控制
情境
透过
感觉器官
工具
《國語辭典》:
高枕而卧(高枕而臥)
拼音:
gāo zhěn ér wò
垫高枕头安心睡觉。比喻太平无事,无所顾虑。《战国策。齐策四》:「狡兔有三窟,仅得免其死耳。今君有一窟,未得高枕而卧也。」也作「高枕安寝」、「高枕安卧」、「高枕而眠」。
分類:
安然
然而
顾虑
粤公网安备44010402003275
粤ICP备17077571号
关于本站
联系我们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