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为考虑容错,系统已按“焰 → 燄焰”转换方式进行查询。
《分类字锦》:无燄有光(无燄有光)
开天遗事西凉国进炭百条各长尺馀其炭青色坚硬如铁名之曰瑞炭烧于炉中无燄而有光每条可烧十日
分类:
《骈字类编》:夕燄
梁元帝 龟兆名诗 百枝凝夕燄,却月隐高城。
《韵府拾遗 俭韵》:物燄
白居易诗物燄如何更觅鱼
《分类字锦》:温焰生旁(温焰生旁)
李为日赋缋璧连光温焰生旁
《骈字类编》:铁燄(铁燄)
庾信刀铭铁燄朝流金精夜下
《分类字锦》:腾精翻焰(腾精翻焰)
白居易鸦九剑新乐府金铁腾精火翻焰踊跃求为莫耶剑
分类:
《漢語大詞典》:腾焰飞芒(騰燄飛芒)
谓光芒四射。 明 徐弘祖 徐霞客游记·楚游日记:“昧爽放舟,晓色蒸霞,层嵐开藻,既而火轮涌起,腾燄飞芒。”
分類:光芒四射
《分类字锦》:焰出花新
史延 清明赐公卿新火诗 翠烟和柳嫩,红焰出花新。
分类:清明
《國語辭典》:焰段  拼音:yàn duàn
宋代杂剧或金代院本中体制较简短的戏。元。陶宗仪《南村辍耕录。卷二五。院本名目》:「又有焰段,亦院本之意,但差简耳。取其如火焰,易明而易灭也。」也作「艳段」。
《漢語大詞典》:焰慧地
佛教语。谓大乘菩萨十地修行中的第四地。在此阶次中,菩萨精进道业,断除思惑,慧性炽盛如焰。八十卷本《华严经·十地品》:“菩萨住此焰慧地,其心清浄永不失;悟解决定善增长,疑网垢浊悉皆离。” 明 徐复祚《一文钱》第六折:“自煖地以至欢喜地、离垢地、焰慧地、法云地,地地相乘。”亦省作“ 焰地 ”。八十卷本《华严经·十地品》:“始登焰地增势力,生如来家永不退;於佛法僧信不坏,观法无常无有起。”十住经·焰地:“如是诸菩萨摩訶萨,住此菩萨焰地,诸善根转增明利。下地菩萨,所不能及。”参见“ 十地 ”。
《國語辭典》:十地  拼音:shí dì
佛教用语:(1)依菩萨證悟的层次而分的十种境界。即极喜地、离垢地、发光地、焰慧地、难胜地、现前地、远行地、不动地、善慧地、法云地。《佛说十地经》卷一:「唯诸佛子,我不见有诸佛国界,彼中如来不叹说此菩萨十地者。」《西游记》第八回:「悟时超十地三乘,凝滞了四生六道。」也称为「菩萨地」。(2)菩萨十地中的第十地,仅次于佛果的境界。唐。高宗〈谒慈恩寺题奘法师房〉:「萧然登十地,自得会三归。」
《漢語大詞典》:焰口经(焰口經)
泛指向饿鬼施食时所诵的经文。有《焰口饿鬼经》《焰口仪轨经》《焰口施食仪》等。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如是我闻四:“僧所诵《焰口经》,词颇俚。然闻其召魂施食诸梵咒则实佛所传。” 清 袁枚 新齐谐·曹阿狗:“其邻 曹 姓,大族也,於前夕果延僧人诵《焰口经》。”参见“ 焰口 ”。
《國語辭典》:焰口  拼音:yàn kǒu
一种佛教修行仪式。焰口本是一饿鬼名,源于唐代翻译的密教典籍。据说一次夜里,阿难正在修行时看到口吐火焰的饿鬼焰口,为免自己堕入饿鬼道,及使诸饿鬼解除痛苦,向佛陀请示。佛陀说出此种施食的方法。后人称向饿鬼施食的仪式为「焰口」。有关焰口的仪式,由于传承不一,相互径庭。也称为「放焰口」、「施食」。
分類:饿鬼佛事
《漢語大詞典》:焰室
安放神主之室。 宋 叶廷圭 海录碎事·帝王下:“焰室,藏神主之室也。”
《漢語大詞典》:焰焰烘烘
火势炽盛貌。《西游记》第六一回:“ 哪吒 取出火轮儿掛在那老牛的角上,便吹真火,焰焰烘烘,把 牛王 烧得张狂哮吼,摇头摆尾。”
分類:火势炽盛
《分类字锦》:夜深燄白
段成式 观山灯献徐尚书诗 夜深寒燄白,犹自缀金绳。
分类:
《漢語大詞典》:熙焰
犹烈焰。 南朝 宋 鲍照 《飞蛾赋》:“凌燋烟之浮景,赴熙焰之明光。”
分類:烈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