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考虑容错,系统已按“焰 → 燄焰”转换方式进行查询。
共51,分4页显示 上一页 1 3 4 下一页
救拔焰口饿鬼陀罗尼经
普遍光明燄鬘清净炽盛如意宝印心无能胜大明王大随求陀罗尼经
阳燄
焰摩王印
燄摩天供
焰
焰王光佛
焰胎
焰曼威怒王
焰网
燄摩界
焰摩天
焰摩天妃
焰摩天曼荼罗
佛类词典(续上)
第三焰天救拔焰口饿鬼陀罗尼经
普遍光明燄鬘清净炽盛如意宝印心无能胜大明王大随求陀罗尼经
阳燄
焰摩王印
燄摩天供
焰
焰王光佛
焰胎
焰曼威怒王
焰网
燄摩界
焰摩天
焰摩天妃
焰摩天曼荼罗
第三焰天
【佛学大辞典】
(界名)焰为梵语,又云夜摩,欲界中第三重之天处也。
(界名)焰为梵语,又云夜摩,欲界中第三重之天处也。
救拔焰口饿鬼陀罗尼经
【佛学大辞典】
(经名)佛说救拔焰口饿鬼陀罗尼经,一卷,唐不空译。阿难逢焰口饿鬼怖而白佛,佛为说陀罗尼救拔焰口,施饿鬼之法自此始。
(经名)佛说救拔焰口饿鬼陀罗尼经,一卷,唐不空译。阿难逢焰口饿鬼怖而白佛,佛为说陀罗尼救拔焰口,施饿鬼之法自此始。
普遍光明燄鬘清净炽盛如意宝印心无能胜大明王大随求陀罗尼经
【佛学大辞典】
(经名)二卷,唐不空译。略称大随求陀罗尼经、随求陀罗尼经、大随求经、随求经等。佛在大金刚须弥峰楼阁,集一切大众,放顶毫之光照十方一切佛刹说大神咒,名普遍光明。(中略)大随求陀罗尼。并说种种灵验之事。更有宝思惟译之随求即得大自在陀罗尼神咒经一卷,同本抄略。
(经名)二卷,唐不空译。略称大随求陀罗尼经、随求陀罗尼经、大随求经、随求经等。佛在大金刚须弥峰楼阁,集一切大众,放顶毫之光照十方一切佛刹说大神咒,名普遍光明。(中略)大随求陀罗尼。并说种种灵验之事。更有宝思惟译之随求即得大自在陀罗尼神咒经一卷,同本抄略。
阳燄
【佛学大辞典】
(譬喻)大乘十喻之一、又作飏燄,或单曰燄,又曰阳光。庄子所谓「野马尘埃」是也。谓春初之原野日光映浮尘而四散者也。渴鹿见之以为水,走而趣之。维摩经方便品曰:「是身如燄,从渴爱生。」同注曰:「渴见阳燄,惑以为水。」楞伽经二曰:「譬如群鹿,为渴所逼,见春时燄,而作水想。迷乱驰趣,不知非水。」智度论六曰:「如燄者,以日光风动尘故,旷野中如野马,无智人初见谓为水。」维摩经慧远疏曰:「阳燄浮动,相似野马。」止观一上曰:「集既即空,不应如彼渴鹿,驰逐飏燄。」
(譬喻)大乘十喻之一、又作飏燄,或单曰燄,又曰阳光。庄子所谓「野马尘埃」是也。谓春初之原野日光映浮尘而四散者也。渴鹿见之以为水,走而趣之。维摩经方便品曰:「是身如燄,从渴爱生。」同注曰:「渴见阳燄,惑以为水。」楞伽经二曰:「譬如群鹿,为渴所逼,见春时燄,而作水想。迷乱驰趣,不知非水。」智度论六曰:「如燄者,以日光风动尘故,旷野中如野马,无智人初见谓为水。」维摩经慧远疏曰:「阳燄浮动,相似野马。」止观一上曰:「集既即空,不应如彼渴鹿,驰逐飏燄。」
焰摩王印
【佛学大辞典】
(印相)炽盛光佛顶仪轨曰:「二手合成莲,小指头指垂入掌。与檀拿相同。」
(印相)炽盛光佛顶仪轨曰:「二手合成莲,小指头指垂入掌。与檀拿相同。」
燄摩天供
【佛学大辞典】
(修法)供养燄摩天之法。百二十尊法六。详记其修法。
(修法)供养燄摩天之法。百二十尊法六。详记其修法。
焰
【佛学大辞典】
(譬喻)又作炎。如来,众生之机缘既尽,即入于涅槃。故托薪尽火随灭,而称涅槃为炎,称涅槃经为炎经,称涅槃点为炎点。玄奘译摄论释十曰:「或现等正觉,或涅槃如火。」
(譬喻)又作炎。如来,众生之机缘既尽,即入于涅槃。故托薪尽火随灭,而称涅槃为炎,称涅槃经为炎经,称涅槃点为炎点。玄奘译摄论释十曰:「或现等正觉,或涅槃如火。」
焰王光佛
【佛学大辞典】
(佛名)无量寿经所说十二光佛之第五佛。十二佛者,皆赞叹无量寿佛光明之德之名也。慧远疏曰:「此光胜馀,名燄王光。」赞弥陀偈曰:「佛光照曜最第一。故佛又号光燄王。」
(佛名)无量寿经所说十二光佛之第五佛。十二佛者,皆赞叹无量寿佛光明之德之名也。慧远疏曰:「此光胜馀,名燄王光。」赞弥陀偈曰:「佛光照曜最第一。故佛又号光燄王。」
焰胎
【佛学大辞典】
(术语)光焰围绕其身,如在胎藏,谓之焰胎。大日经一曰:「身处于焰胎。」同疏五曰:「光焰周遍苦身。如在胎藏。故云处焰胎也。」
(术语)光焰围绕其身,如在胎藏,谓之焰胎。大日经一曰:「身处于焰胎。」同疏五曰:「光焰周遍苦身。如在胎藏。故云处焰胎也。」
焰曼威怒王
【佛学大辞典】
(明王)又作阎曼威怒王。(参见:阎曼德迦)
(明王)又作阎曼威怒王。(参见:阎曼德迦)
焰网
【佛学大辞典】
(术语)佛之光明,重重交彻而不尽,如帝释天之珠网也。药师经曰:「焰网庄严,过于日月。」药师经纂解上曰:「燄谓光燄,网谓珠网,言光明无尽义也。」
(术语)佛之光明,重重交彻而不尽,如帝释天之珠网也。药师经曰:「焰网庄严,过于日月。」药师经纂解上曰:「燄谓光燄,网谓珠网,言光明无尽义也。」
燄摩界
【佛学大辞典】
(界名)饿鬼趣也。(参见:琰魔)附录琰魔界。
(界名)饿鬼趣也。(参见:琰魔)附录琰魔界。
琰魔
【佛学大辞典】
(天名)Yama-ra%ja,又作炎摩、燄摩、阎魔、琰摩、爓魔、阎摩罗、阎摩罗社、琰摩逻阇、阎罗等。译曰缚。缚罪人之义。又曰双世。彼于世中,常受苦乐二报之义。又曰双王。兄妹二人并王之义。又曰平等王。平等治罪之义。地狱之总司也。玄应音义二十一曰:「燄摩或作琰摩,声之转也。旧云阎罗,又云阎摩罗,此言缚,或言双世也。谓苦乐并受,故云双世,即鬼官总司也。又作夜磨卢迦,亦作阎摩罗社。阎摩,此云双。罗社,此云王。兄及妹,皆作地狱王。兄治男事,妹理女事,故曰双王。」慧琳音义五曰:「爓摩梵语,鬼趣名也。义翻为平等王,此司典生死罪福之业,主守地狱八热八寒,及以眷属诸小狱等。役使鬼卒,于五趣中,追摄罪人,捶拷治罚,决断善恶,更无休息。故三启经云:将付琰魔王,随业而受报,胜因生善道,恶业堕泥犁,即其事也。」又译曰遮止。止罪恶不使更造之义。又曰诤息,息诤息恶之义。慧苑音义上曰:「阎罗,具正云琰魔逻阇。此云遮止。谓遮止罪人,不更造罪。」俱舍光记八曰:「琰魔王,旧云阎逻者,讹也。琰魔,此云诤息。谓犯罪人,不自知过,于苦不忍,违拒狱卒,更造过罪。由王示语,便知己罪,意分而受,息诤息罪。皆由王故,故名诤息。」瑜伽伦记十六曰:「燄摩即本地分曰静息王,静息诸罪也。」俱舍论十一曰:「琰魔王使诸逻刹娑掷诸有情置地狱者。」【又】密教摄之于天部。金刚界曼陀罗之第一根本成身会,及第二羯磨会中外金刚部二十天之一。又胎藏界曼陀罗以为第十二外金刚部院之一众。
(天名)Yama-ra%ja,又作炎摩、燄摩、阎魔、琰摩、爓魔、阎摩罗、阎摩罗社、琰摩逻阇、阎罗等。译曰缚。缚罪人之义。又曰双世。彼于世中,常受苦乐二报之义。又曰双王。兄妹二人并王之义。又曰平等王。平等治罪之义。地狱之总司也。玄应音义二十一曰:「燄摩或作琰摩,声之转也。旧云阎罗,又云阎摩罗,此言缚,或言双世也。谓苦乐并受,故云双世,即鬼官总司也。又作夜磨卢迦,亦作阎摩罗社。阎摩,此云双。罗社,此云王。兄及妹,皆作地狱王。兄治男事,妹理女事,故曰双王。」慧琳音义五曰:「爓摩梵语,鬼趣名也。义翻为平等王,此司典生死罪福之业,主守地狱八热八寒,及以眷属诸小狱等。役使鬼卒,于五趣中,追摄罪人,捶拷治罚,决断善恶,更无休息。故三启经云:将付琰魔王,随业而受报,胜因生善道,恶业堕泥犁,即其事也。」又译曰遮止。止罪恶不使更造之义。又曰诤息,息诤息恶之义。慧苑音义上曰:「阎罗,具正云琰魔逻阇。此云遮止。谓遮止罪人,不更造罪。」俱舍光记八曰:「琰魔王,旧云阎逻者,讹也。琰魔,此云诤息。谓犯罪人,不自知过,于苦不忍,违拒狱卒,更造过罪。由王示语,便知己罪,意分而受,息诤息罪。皆由王故,故名诤息。」瑜伽伦记十六曰:「燄摩即本地分曰静息王,静息诸罪也。」俱舍论十一曰:「琰魔王使诸逻刹娑掷诸有情置地狱者。」【又】密教摄之于天部。金刚界曼陀罗之第一根本成身会,及第二羯磨会中外金刚部二十天之一。又胎藏界曼陀罗以为第十二外金刚部院之一众。
焰摩天
【佛学大辞典】
(界名)Ya%ma,欲界天之名。欲界天中第三重之天处。具称须焰摩。略称焰摩。又,旧称炎摩。译曰善时。新称夜摩。译曰时分。宝积经三十七曰:「灭焰摩天宫乃至遍净天所有宫殿。」无量寿经上曰:「第三炎天,乃至色究竟天。」法华文句二之一曰:「忉利上有炎摩,此翻善时。去忉利三百三十六万里,善时上有兜率陀。」
【佛学常见辞汇】
夜摩天,在欲界天之第三重。
(界名)Ya%ma,欲界天之名。欲界天中第三重之天处。具称须焰摩。略称焰摩。又,旧称炎摩。译曰善时。新称夜摩。译曰时分。宝积经三十七曰:「灭焰摩天宫乃至遍净天所有宫殿。」无量寿经上曰:「第三炎天,乃至色究竟天。」法华文句二之一曰:「忉利上有炎摩,此翻善时。去忉利三百三十六万里,善时上有兜率陀。」
【佛学常见辞汇】
夜摩天,在欲界天之第三重。
焰摩天妃
【佛学大辞典】
(天名)焰摩天之后妃,主定德为慈忍形。
(天名)焰摩天之后妃,主定德为慈忍形。
焰摩天曼荼罗
【佛学大辞典】
(图像)以焰魔天为中心而建立之曼荼罗也。中央焰魔天,踞水牛,左持人头幢。左右为焰魔后二人,右著衣,左裸。外界下部中央,五道大神坐于床上,右为司命,持简与笔而跏坐,右见司录卷子。又同左侧为拿吉尼,裸形持囊,左为遮文荼,坐马头形之莲叶上。又上部之中央,有泰山府君,凭机执笔,左手执人头幢,其左为圣天,右为成就仙坐。图中五道大神,司命,司录,泰山府君,皆唐服也。然泰山府君为道教之神,与焰罗王供行法次第所出不同。
(图像)以焰魔天为中心而建立之曼荼罗也。中央焰魔天,踞水牛,左持人头幢。左右为焰魔后二人,右著衣,左裸。外界下部中央,五道大神坐于床上,右为司命,持简与笔而跏坐,右见司录卷子。又同左侧为拿吉尼,裸形持囊,左为遮文荼,坐马头形之莲叶上。又上部之中央,有泰山府君,凭机执笔,左手执人头幢,其左为圣天,右为成就仙坐。图中五道大神,司命,司录,泰山府君,皆唐服也。然泰山府君为道教之神,与焰罗王供行法次第所出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