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急急煎煎
焦急貌。 元 无名氏 《碧桃花》第三折:“这些时急急煎煎向后园中到处搜寻遍,险闹了那一座森罗殿。” 元 乔吉 《金钱记》第二折:“我是个诗坛酒社文章士,不比那狗党狐朋恶少年,可着我急急煎煎。”
分類:焦急
《國語辭典》:急赤白脸(急赤白臉)  拼音:jí chì bái liǎn
焦虑急躁,脸色难看。如:「他不知为了什么事,一副急赤白脸的样子。」
《國語辭典》:火里火发(火裡火發)  拼音:huǒ lǐ huǒ fā
比喻非常焦急。《金瓶梅》第六一回:「著来你去,省的屈著你那心肠儿,他那里正等的你火里火发。」
分類:方言焦急
《國語辭典》:恨铁不成钢(恨鐵不成鋼)  拼音:hèn tiě bù chéng gāng
憾恨铁炼不成钢。指对期望的人不成器,感到焦急不满,而有所责求、惋惜之意。《红楼梦》第九六回:「只为宝玉不上进,所以时常恨他,也不过是恨铁不成钢的意思。」
《國語辭典》:嗐声跺脚(嗐聲跺腳)  拼音:hài shēng duò jiǎo
叹气顿脚。形容人焦急、气愤或惋惜的样子。《红楼梦》第五○回:「凤姐也不等说完,便嗐声跺脚的说:『偏不巧!我正要作个媒呢,又已经许了人家。』」
《國語辭典》:肠慌腹热(腸慌腹熱)  拼音:cháng huāng fù rè
形容慌张著急。元。白朴《墙头马上》第三折:「魄散魂消,肠慌腹热,手脚獐狂去不迭。」元。郑廷玉《冤家债主》第二折:「请法师唤太医疾快走,将俺养家儿搭救,则教我肠慌腹热似烧油。」也作「腹热肠荒」。
分類:慌张焦急
《漢語大詞典》:扒耳搔腮
形容焦急而又无可奈何。 鲁迅 《华盖集续编·不是信》:“还有一个小目的,是在对于以我去年的免官为‘痛快’者,给他一个不舒服,使他恨得扒耳搔腮,忍不住露出本相。”
《國語辭典》:搓手顿足(搓手頓足)  拼音:cuō shǒu dùn zú
形容极为焦急或不耐烦时的动作。《儿女英雄传》第一四回:「说著急得搓手顿足,满面流泪。」《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七○回:「辅成搓手顿足了半晌,没个理会。」也作「搓手跺脚」、「搓手顿脚」。
分類:焦急
《國語辭典》:七窍生烟(七竅生煙)  拼音:qī qiào shēng yān
眼耳鼻口都冒出火来。形容十分愤怒。《荡寇志》第五回:「那太尉等待回来,看见儿子耳鼻俱无,又见那几个人这般模样,气得说不出话来,三尸神炸,七窍生烟。」也作「七孔生烟」。
《漢語大詞典》:挠腮撧耳(撓腮撧耳)
抓搔腮颊,揪扯耳朵。形容慌乱焦急。 元 关汉卿 《蝴蝶梦》第一折:“我这里急忙忙过六街穿三市,行行里挠腮撧耳,抹泪揉眵。”
《漢語大詞典》:肉燎
犹心焦。谓焦急难过。儿女英雄传第四十回:“你説,这娘儿四位这一分手,大爷大奶奶心里该怎么难受!太太心里该怎么难受!叫咱们这作奴才的旁边瞅着肉燎不肉燎。”
《國語辭典》:撧耳挠腮(撧耳撓腮)  拼音:juē ěr náo sāi
拉耳朵,抓脸庞。形容焦急的样子。元。关汉卿《蝴蝶梦》第四折:「我前行他随后赶将来,諕的我撧耳挠腮。」元。秦𥳑夫《东堂老》第二折:「你这般撧耳挠腮,可又便怎生?」也作「挠腮撧耳」。
分類:焦急
《漢語大詞典》:焦情
焦急的心情。 郭沫若 《瓶》诗之二九:“这无限的焦情向谁解道?我整日地翘望着远方。”
分類:焦急心情
《漢語大詞典》:焦噪
焦躁,焦急而烦躁。清平山堂话本·简帖和尚:“再四问他,不应。 宇文綬 焦噪。”
《漢語大詞典》:焦乱(焦亂)
焦急烦乱。白雪遗音·剪靛花·暮秋九月:“自嗟自嘆自焦乱,譙楼上更鼓闹嚷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