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691,分47页显示  上一页  5  6  7  8  9  11  12  13  14 下一页
词典(续上)
热寒
热极
热洛河
热石
热饮
兴热
壮热
热手
热土
热剂
燥热
热暑
热耨
热过
热流
《骈字类编》:热寒(热寒)
素问太阴少商太阳热寒胜复同。乙丑乙未其运凉热寒。
《骈字类编》:热极(热极)
素问:故积阳为天,积阴为地。阴静阳躁,阳生阴长,阳杀阴藏,阳化气,阴化形。寒极生热,热极生寒,寒气生浊,浊气生清。清气在下,则生餐泄;浊气在上,则生䐜胀。此阴阳反作,病之逆从也。
《漢語大詞典》:热洛河(熱洛河)
食物名。以鹿血和鹿肠合制而成。太平广记卷二三四引 唐 卢言 《卢氏杂说·热洛河》:“ 玄宗 命射生官射鲜鹿,取血煎鹿肠食之,谓之热洛河。赐 安禄山 及 哥舒翰 。” 明 王世贞 《寄甘肃侯中丞儒宗》诗:“那能醉尔葡萄酒,射鹿还煎热洛河。”亦作“ 热洛何 ”。新唐书·哥舒翰传:“詔尚食生击鹿,取血瀹肠为热洛何以赐之。”
《漢語大詞典》:热石(熱石)
发烫、发热的石头。 晋 陆机 《羽扇赋》:“是故烹飪起於热石,玉輅基於椎轮。” 唐 韩愈 孟郊 《纳凉联句》:“炎湖度氛氲,热石行犖硞。” 宋 叶廷圭 海录碎事·地下:“ 临武县 山有热石,置物其上,立焦。”
《國語辭典》:热饮(熱飲)  拼音:rè yǐn
温热的饮料。如:「这家餐厅除备有餐点外,还供应各种冷、热饮。」
《骈字类编》:兴热(兴热)
夏侯湛 大暑赋 何太阳之赫曦,乃郁陶以兴热。
《漢語大詞典》:壮热(壯熱)
高热;高烧。南史·吕僧珍传:“一夜, 僧珍 忽头痛壮热,及明而顙骨益大,其骨法盖有异焉。” 隋 巢元方 《诸病源候论·败时气病候》:“时气之病,是四时之间,忽有非节之气伤人,其病状似伤寒,亦头痛壮热。”《孽海花》第二十回:“壮热不退,淹缠牀褥,足足病了一个多月,才算回头。”
分類:高热高烧
《漢語大詞典》:热手(熱手)
犹言炙手可热。比喻权势极盛。 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条流进士:“ 咸通 中,上以进士车服僭差,不许乘马;时场中不减千人,虽势可热手,亦皆跨长耳。” 清 黄鷟来 《咏怀》之一:“富贵有终时,热手空可炙。不如归蓬门,散髮自閒适。”
分類:权势极盛
《漢語大詞典》:热土(熱土)
热爱的土地。多指故乡。 孔厥 袁静 《新儿女英雄传》第二回:“ 大水 瞧他爹年纪大了,兄弟还小,自己又是穷家难舍,热土难离,心眼儿里也很活动。” 杜鹏程 《保卫延安》第一章:“老乡们乱噪噪地回答:‘穷家难离,热土难舍嘛!’”
《国语辞典》:热剂(热剂)  拼音:rè jì
使用后会发热,具有袪寒作用的药材。如乾姜、附子等。
《國語辭典》:燥热(燥熱)  拼音:zào rè
热而乾燥。如:「天气燥热」。
《漢語大詞典》:热暑(熱暑)
谓极热,极暖。 汉 枚乘 《七发》:“饮食则温淳甘膬,脭醲肥厚;衣裳则杂遝曼煖,燂烁热暑。”
分類:极热
《骈字类编》:热耨(热耨)
李商隐赛荔浦县城隍文:嗟我疲民,每虞艰食。寒耕热耨,始望于秋成;铄石流金,几伤于岁事。
《骈字类编》:热过(热过)
左传注见阳淫下。
《國語辭典》:热流(熱流)  拼音:rè liú
因内心激动、血液加速循环所产生的热的感觉。如:「看到他这么不计名利的奉献,不由得一股热流贯穿我的全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