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综合
诗话
词话
古籍检索
类书集成
查询
诗词
典故词汇
对仗词汇
词谱
曲谱
诗词地图
登录
韵典
平水韵
词林正韵
中原音韵
中华通韵
校注
律诗校验
词格校验
曲格校验
对联校验
自动笺注
课堂
律绝创作
填词入门
公开课
学习指南
其它
简繁转换
诗社
诗词书店
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
按出处分类
按人物分类
检索结果:
全部
691
典故
8
词典
652
佛典
30
其它
1
共652,分44页显示
上一页
4
5
6
7
8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10
11
12
13
下一页
词典
(续上)
汤热
歊热
热至
赤热
瘅热
去热
热忱
热寒
热极
热洛河
热石
热饮
兴热
壮热
热手
《骈字类编》:
汤热(汤热)
汉书五行志:盛阳雨水温暖而汤热,阴气胁之不相入,则转而为雹。
《漢語大詞典》:
歊热(歊熱)
炎热。
《
新唐书·西域传下·波斯
》
:“气常歊热,地夷漫,知耕种畜牧。”
《文明小史》
楔子:“虽然赤日当空,流金鑠石,全不觉半点歊热。”
分類:
炎热
《骈字类编》:
热至(热至)
素问:不远热则热至,不远寒则寒至。
分类:
热至
《國語辭典》:
赤热(赤熱)
拼音:
chì rè
1.酷热。如:「这种赤热的天气,让人只想躲在冷气房里。」、宋。
文同
鸣玉亭筹笔之南
诗:「坐可脱赤热,听宜彻清夜。」
2.赤诚火热。如:「赤热心肠」。
3.又红又热。如:「钢铁工人整日与赤热的铁汁为伍,危险且辛劳。」
分類:
酷热
炽热
赤诚
炎热
火热
《漢語大詞典》:
瘅热(癉熱)
盛热。
《
灵枢经·论疾诊尺
》
:“冬伤於寒,春生癉热。”
《
汉书·严助传
》
:“﹝ 淮南王 安 上书﹞南方暑湿,近夏癉热。” 汉
王充
《
论衡·感虚
》
:“人形长七尺,形中有五常,有癉热之病,深自剋责,犹不能愈。”
分類:
盛热
《分类字锦》:
去热(去热)
诗:蒙彼绉絺。是绁袢也。传:絺之靡者为绉。是当暑袢延之服也。疏绁袢者,去热之名,故言袢延之服,袢延是热之气也。
分类:
葛
《國語辭典》:
热忱(熱忱)
拼音:
rè chén
诚挚热心。如:「他做事富有热忱。」
分類:
热忱
热情
《骈字类编》:
热寒(热寒)
素问太阴少商太阳热寒胜复同。乙丑乙未其运凉热寒。
《骈字类编》:
热极(热极)
素问:故积阳为天,积阴为地。阴静阳躁,阳生阴长,阳杀阴藏,阳化气,阴化形。寒极生热,热极生寒,寒气生浊,浊气生清。清气在下,则生餐泄;浊气在上,则生䐜胀。此阴阳反作,病之逆从也。
《漢語大詞典》:
热洛河(熱洛河)
食物名。以鹿血和鹿肠合制而成。
《
太平广记
》
卷二三四引 唐 卢言
《卢氏杂说·热洛河》
:“ 玄宗 命射生官射鲜鹿,取血煎鹿肠食之,谓之热洛河。赐 安禄山 及 哥舒翰 。” 明
王世贞
《寄甘肃侯中丞儒宗》
诗:“那能醉尔葡萄酒,射鹿还煎热洛河。”亦作“ 热洛何 ”。
《
新唐书·哥舒翰传
》
:“詔尚食生击鹿,取血瀹肠为热洛何以赐之。”
分類:
食物
食物名
合制
《漢語大詞典》:
热石(熱石)
发烫、发热的石头。 晋
陆机
《羽扇赋》
:“是故烹飪起於热石,玉輅基於椎轮。” 唐 韩愈
孟郊
《纳凉联句》
:“炎湖度氛氲,热石行犖硞。” 宋
叶廷圭
《
海录碎事·地下
》
:“ 临武县 山有热石,置物其上,立焦。”
分類:
发烫
发热
石头
《國語辭典》:
热饮(熱飲)
拼音:
rè yǐn
温热的饮料。如:「这家餐厅除备有餐点外,还供应各种冷、热饮。」
分類:
饮用
饮料
咖啡
《骈字类编》:
兴热(兴热)
夏侯湛 大暑赋 何太阳之赫曦,乃郁陶以兴热。
《漢語大詞典》:
壮热(壯熱)
高热;高烧。
《
南史·吕僧珍传
》
:“一夜, 僧珍 忽头痛壮热,及明而顙骨益大,其骨法盖有异焉。” 隋 巢元方
《诸病源候论·败时气病候》
:“时气之病,是四时之间,忽有非节之气伤人,其病状似伤寒,亦头痛壮热。”
《孽海花》
第二十回:“壮热不退,淹缠牀褥,足足病了一个多月,才算回头。”
分類:
高热
高烧
《漢語大詞典》:
热手(熱手)
犹言炙手可热。比喻权势极盛。 五代 王定保
《
唐摭言·条流进士
》
:“ 咸通 中,上以进士车服僭差,不许乘马;时场中不减千人,虽势可热手,亦皆跨长耳。” 清 黄鷟来
《咏怀》
之一:“富贵有终时,热手空可炙。不如归蓬门,散髮自閒适。”
分類:
权势
极盛
粤公网安备44010402003275
粤ICP备17077571号
关于本站
联系我们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