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652,分44页显示  上一页  2  3  4  5  6  8  9  10  11 下一页
词典(续上)
热毒
焦热
晚热
水热
热耘
增热
热眼
热天
热心肠
热浪
光热
先热
喧热
耐热
热釜
《國語辭典》:热毒(熱毒)  拼音:rè dú
中医上指受疫疠火热所致的发热性外科脓疡。以高热、头面口咽肿痛、出血斑疹等为其特点。
《漢語大詞典》:焦热(焦熱)
犹酷热。《淮南子·兵略训》:“天下敖然若焦热,倾然若苦烈,上下不相寧,吏民不相憀。” 唐 方干 《上张舍人》诗:“此地清廉惟饮水,四方焦热待为霖。”
分類:酷热
《漢語大詞典》:晚热(晚熱)
指秋天的暑热。 晋 王羲之 《杂帖》二:“秋日感怀深。得五日告,甚慰。晚热盛,君比可不迟復问。” 唐 白居易 《残暑招客》诗:“谁能淘晚热?闲饮两三盃。”
分類:秋天暑热
《骈字类编》:水热(水热)
易:革彖,水火相息。疏:息,生也。火本乾燥,泽本润湿,燥湿殊性,不可共处。若其共处,必相侵尅。既相侵尅,其变乃生,变生则本性改矣。水热而成汤,火灭而气冷,是谓革也。
《骈字类编》:热耘(热耘)
孔子家语:孔子弟子冇宓子贱者,仕于鲁,为单父宰。齐人攻鲁,道由单父,单父之老请曰:麦已熟矣,今齐寇至,不及人人自收其麦,请放民出,皆穫傅郭之麦,可以益粮,且不资于寇。三请而宓子不听。俄而齐寇逮于麦,季孙闻之怒,使人以让宓子曰:民寒耕热耘,曾不得食,岂不。哀哉!不知犹可以告者,而子不听,非所以为民也。宓子蹴然曰:今兹无麦,明年可树,使不耕者穫,是使民乐有寇。且得单父一岁之麦,于鲁不加强,丧之不加弱。若使民有自取之心,其创必数世不息。季孙闻之,赧然而愧曰:地若可入,吾岂忍见宓子哉!
《骈字类编》:增热(增热)
张衡思元赋:温风翕其增热兮,惄郁邑其难聊。
《漢語大詞典》:热眼(熱眼)
热切的目光。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赌符:“忘餐废寝,则久入成迷;舌敝脣焦,则相看似鬼。迨夫全军尽没,热眼空窥。”
分類:热切目光
《國語辭典》:热天(熱天)  拼音:rè tiān
炎热的天气或炎热的季节。《红楼梦》第三二回:「这个客也没意思,这么热天,不在家里凉快,还跑些什么?」
《國語辭典》:热心肠(熱心腸)  拼音:rè xīn cháng
做事积极、乐于助人的心性。元。曾瑞《留鞋记》第一折:「我是小梅香,好片热心肠,全凭诗一首,送与有情郎。」也作「热心」、「热肠」。
《國語辭典》:热浪(熱浪)  拼音:rè làng
辐射热如波浪般涌来。比喻天气的炎热。如:「美国热浪未退。」
《高级汉语词典》:光热  拼音:guāng rè
既有光又有热
《高级汉语词典》:先热  拼音:xiān rè
先将加热到运转温度,再行运转;在热处理或机械处理前预先将金属加热
《漢語大詞典》:喧热(喧熱)
谓地位、权势显赫。 明 唐顺之 《月楼唐翁行状》:“人谓翁由喧热至落莫,不能无介介,翁独翛然自得也。”
《國語辭典》:耐热(耐熱)  拼音:nài rè
能抗高温。如:「陶磁杯比玻璃杯耐热。」
《高级汉语词典》:热釜
热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