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318,分22页显示  上一页  3  4  5  6  7  9  10  11  12 下一页
词典(续上)
烧饭
屠烧
烧手
烧薙
兰烧
发烧
烧蚌
烧锅
烧炙
烧马
烈烧
坞烧
熏烧
烧头
烧献
《國語辭典》:烧饭(燒飯)  拼音:shāo fàn
1.煮饭烧菜。
2.一种辽、金、元的习俗。焚烧祭祀后的酒食。《金史。卷一○五。张炜传》:「明昌二年,太傅徒单克宁薨,章宗欲亲为烧饭。」
《国语辞典》:屠烧(屠烧)  拼音:tú shāo
屠杀百姓,焚烧房舍。《史记。卷五三。萧相国世家》:「项王与诸侯屠烧咸阳而去。」唐。韩愈〈与鄂州柳中丞书〉:「战天下之兵,乘机逐利,四出侵暴,屠烧县邑,贼杀不辜。」
《漢語大詞典》:烧手(燒手)
(1).烧指。佛教徒自烧其手,以示忓罪献身。 南朝 陈 徐陵 《东阳双林寺傅大士碑》:“弟子居士 徐普拔 潘普成 等九人,求输己命,愿代宗师。其中或馘耳而刊鼻,或焚臂而烧手。”
(2).棘手,难以处理。儿女英雄传第二九回:“况且他自幼儿就自己为难惯了自己的了……因此一进 安 家门,便自己给自己出了一个烧手的大难题目。”
《漢語大詞典》:烧薙(燒薙)
一种原始耕作法。芟除田中杂草,草干枯后,焚烧以为肥料。礼记·月令:“﹝季夏之月﹞是月也,土润溽暑,大雨时行,烧薙行水,利以杀草,如以热汤。” 郑玄 注:“薙谓迫地芟草也。此谓欲稼莱地,先薙其草,草乾烧之。至此月大雨,流水潦畜於其中,则草死不復生,而地美可稼也。” 北周 庾信 《奉和永丰殿下言志》之六:“兴云榆荚晚,烧薙杏花初。”
《骈字类编》:兰烧(兰烧)
晋书宣五王传赞彼美齐献卓尔不群自家刑国纬武经文木摧于秀兰烧以薰
《國語辭典》:发烧(發燒)  拼音:fā shāo
1.一种生理病理反应,也称为「发热」、「发热反应」。是指身体控制体温的神经中枢为因应身体所需将体温设定至高于正常范围。最常引起发烧的原因是感染,包括细菌、病毒和黴菌等。癌症、自体免疫疾病和药物等也是可能的原因。
2.比喻非常兴盛或狂热。如:「最近股市又发烧了。」
《韵府拾遗 讲韵》:烧蚌(烧蚌)
梅尧臣诗烧蚌㬠槎沬织蓑依树根
《國語辭典》:烧锅(燒鍋)  拼音:shāo guō
1.烧火煮饭。《通俗常言疏證。饮食。烧锅煮饭》引《巧团圆》剧:「你会烧锅煮饭,舂米磨面么?」《儒林外史》第二○回:「买些面筋、豆腐乾、青菜之类到庵,央及一个邻居烧锅。」
2.酿制烧酒的地方。《儿女英雄传》第四回:「果然好一座大镇市!只见两旁烧锅、当铺客店、栈房,不计其数。」
《漢語大詞典》:烧炙(燒炙)
烧烤。《诗·曹风·蜉蝣》“蜉蝣之羽” 孔颖达 疏引 三国 吴 陆玑 毛诗草木鸟兽虫鱼疏:“蜉蝣……夏月阴雨时,地中出,今人烧炙噉之。”法苑珠林卷十一:“将诸罪人置铁城中,其城火然,内外俱赤,烧炙罪人。” 老舍 《四世同堂》十四:“她不住的眨眼,好像是被烟火烧炙着似的。”
《漢語大詞典》:烧马(燒馬)
元 代俗语。指大祭。 明 叶子奇 草木子·杂制:“ 元 朝人死,致祭曰烧饭,其大祭则烧马。”《土风录》卷二引 清 王昊 《当恕轩偶笔》:“ 元 朝人死致祭曰烧饭,大祭曰烧马。”
分類:俗语大祭
《漢語大詞典》:烈烧(烈燒)
炽烈的野火。 唐 许棠 《宿青山馆》诗:“烈烧飞荒野,栖鳬宿广陂。”
分類:炽烈野火
《骈字类编》:坞烧(坞烧)
唐 贯休 山居诗二十四首 其二十一 坞烧崩腾奔涧鼠,岩花狼籍斗山鸡。
《漢語大詞典》:熏烧(熏燒)
亦作“燻烧”。
(1).烟熏火烧,以驱狐鼠。比喻惩处坏人。后汉书·虞延传:“尔,人之巨蠹,久依城社,不畏熏烧,今考实未竟,宜当尽法。”
(2).一种烹调方法。指用木柴、木屑等的烟火灼炙食物。 清 李斗 《扬州画舫录·城南录》:“宰夫 杨氏 工宰肉,得炙肉之法,谓之燻烧。”
《漢語大詞典》:烧头(燒頭)
信佛者以身供养于佛。自烧其头,以示虔诚。法苑珠林卷五一:“舍利高出,见者不同……或有全不见者。问其本末,为一生已来多造重罪,有善友人教使彻到懺悔,或有烧头炼指,刺血洒地,殷重至诚,遂得见之。”
方言。指作燃料用的柴草。 柳溪 《爬在旗杆上的人--献给耿长锁》:“咱县目前还有十一个受灾村,从去年就没有柴烧,首先要供给他们;再其次是经济作物地区,也缺烧头。”
《漢語大詞典》:烧献(燒獻)
向神祇等焚化奉献品。古今小说·史弘肇龙虎君臣会:“自家今日不説别的,説两箇客人将一对龙笛 蘄 材,来 东峯 东岱岳 烧献。”清平山堂话本·刎颈鸳鸯会:“请医调治,倩巫烧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