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351,分24页显示  上一页  2  3  4  5  6  8  9  10  11 下一页
词典(续上)
烧栗
烧肉
烧指
蜡烧
生烧
烧鍊
烧牛
烧燕
烧饼
烧除
烧灯节
烧化
林烧
火烧云
烧炉
《韵府拾遗 质韵》:烧栗(烧栗)
苏轼诗簿书鞭扑昼填委煮茗烧栗宜宵征
《国语辞典》:烧肉(烧肉)  拼音:shāo ròu
一种烤肉食品。
《漢語大詞典》:烧指(燒指)
信佛者以身供养于佛,自烧其指,以示虔诚。 南朝 陈 徐陵 《东阳双林寺傅大士碑》:“次有比邱 慧海 、 菩提 等八人,烧指供养。” 吴兆宜 注引《法华经》:“能然手指乃至足一指供养佛墖,胜以国城妻子及三千大千国土珍宝而供养者。”北史·高聪传:“ 聪 有妓十餘人……及病,欲不适他人,并令烧指吞炭,出家为尼。” 唐 韩愈 《论佛骨表》:“﹝百姓﹞焚顶烧指,百十为羣,解衣散钱,自朝至暮,转相倣效,惟恐后时。”烧,一本作“ 燔 ”。
分類:供养虔诚
《骈字类编》:蜡烧(蜡烧)
宋 苏轼 答吕梁仲屯田 人生如寄何不乐,任使绛蜡烧黄昏。
《漢語大詞典》:生烧(生燒)
活烤。 元 张昱 《辇下曲》之二四:“对朋角饮自相招,黄鼠生烧入地椒。”
《漢語大詞典》:烧鍊(燒鍊)
亦作“ 烧炼 ”。
1.谓道教徒烧炉炼丹。 唐 李翱 《疏屏奸佞》:“凡自古奸佞之人可辨也……主好神仙,则通烧鍊变化之术。” 清 赵翼 瓯北诗话·白香山诗:“ 元和 中,方士烧鍊之术盛行,士大夫多有信之者。”鍊,一本作“ 炼 ”。 孙中山 《建国方略·以七事为证》:“然为化学之元祖者,即道家之烧炼术也。古人欲得不死之药,於是方士创烧炼之术以求之。”
2.冶炼。《再生缘》第二五回:“军师既会飞刀,何不早些烧炼?”
《國語辭典》:烧炼(燒煉)  拼音:shāo liàn
烧丹炼药。「炼」文献异文作「鍊」。唐。李翱 疏屏奸佞:「凡自古奸佞之人可辨也,……,主好神仙,则通烧鍊变化之术。」清。赵翼〈白香山〉诗:「元和中,方士烧鍊之术盛行,士大夫多有信之者。」
《漢語大詞典》:烧牛(燒牛)
指火牛阵。 战国 后期, 燕 军攻破 齐国 。后 齐 将 田单 乘敌松懈,在千馀头牛角上缚兵刃,尾上缚苇灌油,夜间以火点燃,使牛猛冲 燕 军,并以五千勇士随后冲杀,结果大败 燕 军,收复失去的七十馀城。见史记·田单列传。 北周 庾信 《哀江南赋》:“ 下江 餘城, 长林 故营。徒思拑马之秣,未见烧牛之兵。” 唐 周昙 《鲁仲连》诗:“昔迸烧牛发战机,夜奔惊火走 燕 师。” 唐 汪遵 《聊城》诗:“ 田单 漫逞烧牛计,一箭终输 鲁仲连 。”
《漢語大詞典》:烧燕(燒燕)
亦作“ 烧鷰 ”。 烤熟的燕肉。传说龙嗜食之。 唐 梁载言 《梁四公记·震泽洞》:“ 杰公 曰:‘龙畏蜡,爱美玉及空青,而嗜燕,若遣使通信,可得宝珠。’帝闻大喜……以蜡涂 子春 等身及衣佩,乃齎烧燕五百枚,入洞穴,至龙宫。守门小蛟闻蜡气,俯伏不敢动。乃以烧燕百事赂之,令其通问,以其上上者献龙女,龙女食之,大嘉。” 宋 苏轼 《寿州李定少卿出饯城东龙潭上》诗:“未暇然犀照奇鬼,欲将烧燕出潜虯。”按, 宋 钱易 南部新书辛:“龙之性麄猛而畏蜡,爱玉及空青而嗜烧鷰肉,故食鷰肉人,不可渡海。”
《國語辭典》:烧饼(燒餅)  拼音:shāo bǐng
1.一种用面粉制成,烘烤成熟的食品,表面多附有芝麻。
2.古时一种包羊肉、葱馅的饼。制法或与今不同。见《齐民要术。卷九。作烧饼法》。
《漢語大詞典》:烧除(燒除)
烧毁去除。法苑珠林卷五八:“王者如火,为诸万民烧除恶患。” 唐 韩愈 《与孟尚书书》:“夫 杨 墨 行,正道废,且将数百年,以至於 秦 ,卒灭先王之法,烧除其经,坑杀学士,天下遂大乱。”
分類:烧毁去除
《漢語大詞典》:烧灯节(燒燈節)
指元宵节。旧俗于正月十五晚张灯结彩,供人通宵观赏,故称。 宋 刘辰翁 《忆秦娥》词:“烧灯节,朝京道上风和雪。”
《國語辭典》:烧化(燒化)  拼音:shāo huà
燃烧成灰烬。多指焚烧尸首或冥器。《水浒传》第二六回:「来到城外化人场上,便教举火烧化。」《儒林外史》第二○回:「不要把我烧化了。倘得遇著个故乡亲戚,把我的丧带回去。」
《韵府拾遗 萧韵》:林烧(林烧)
唐书地理志林烧州隶雅州都督府
《國語辭典》:火烧云(火燒雲)  拼音:huǒ shāo yún
日出或日落时,天边出现的黄红色彩云霞,常出现于夏季,尤以雷雨发生后为常见。气象上称做「霞」。
《國語辭典》:火云(火雲)  拼音:huǒ yún
夏天的红云。唐。岑参送祁乐归河东〉诗:「五月火云屯,气烧天地红。」
分類:红云炎夏
《漢語大詞典》:烧炉(燒鑪)
金属冶炼炉。南齐书·刘悛传:“﹝ 蒙城 ﹞有烧鑪四所,高一丈,广一丈五尺。”
分類:金属冶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