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烧录(烧录)  拼音:shāo lù
透过烧录器将所想要储存的资料,以雷射记录的方式,烧制于光碟片上。
《国语辞典》:串烧(串烧)  拼音:chuàn shāo
用细竹签串起食材烧烤而成的食物。如:「烤肉架上的串烧发出阵阵诱人的香味,令人不禁垂涎三尺。」
《国语辞典》:不服烧埋(不服烧埋)  拼音:bù fú shāo mái
烧埋,元代对于负命案责任的人,除判决刑罚外,另外必须给苦主赔偿金,作为死者烧埋的费用。后以不服烧埋比喻不服输、不认罪。元。康进之《李逵负荆》第四折:「休道您兄弟不服烧埋,由你便直打到梨花月上来,若不打这顽皮不改。」也作「不伏烧埋」。
《国语辞典》:堆花烧酒(堆花烧酒)  拼音:duī huā shāo jiǔ
醇酒。《初刻拍案惊奇》卷一九:「元来江边苦无好酒,群盗只吃得是烧刀子,这一坛是他们因要尽兴,买那真正堆花烧酒,是极狠的。」
分类:醇酒
《国语辞典》:二度烧伤(二度烧伤)  拼音:èr dù shāo shāng
伤及真皮的烧伤程度。除了有红、肿、痛的症状之外,还有水泡出现。
《国语辞典》:焖烧锅(焖烧锅)  拼音:mēn shāo guō
一种利用真空断热原理制成的内外双层锅具。烹调时先将食物放入内锅加热,再将内锅放入外锅中加以焖熟。如:「用焖烧锅烹煮食物比较省火。」
《国语辞典》:交趾烧(交趾烧)  拼音:jiāo zhǐ shāo
一种用陶土塑形,加上各种颜色的釉彩,在低温窑里烧成的艺术品。参见「交趾陶」条。
《国语辞典》:烙烧饼(烙烧饼)  拼音:lào shāo bǐng
烙烧饼时两面反覆翻过。比喻重复累赘,没有新的内容。如:「每次开会都是老调重弹,活像烙烧饼。」
《国语辞典》:铜锣烧(铜锣烧)  拼音:tóng luó shāo
一种点心。用面粉加糖和香料做成铜锣状的小糕饼,中间夹上红豆、奶油或冰淇淋等馅料。
《国语辞典》:烧火焜(烧火焜)  拼音:shāo huǒ gùn
炉灶旁叉草、推柴、翻火的棍棒。亦借指枪枝。
《国语辞典》:烧喇嘛(烧喇嘛)  拼音:shāo lǎ ma
(歇后语)站起来了。相传喇嘛死时,搁在铁椅上,用火一烧就会站起来。如:「你怎么不好好坐著休息,真是烧喇嘛──站起来了。」
《国语辞典》:烧录器(烧录器)  拼音:shāo lù qì
光碟烧录机。参见「光碟烧录机」条。
分类:光碟
《国语辞典》:烧石膏(烧石膏)  拼音:shāo shí gāo
化学式CaSO4‧0.5H2O。将石膏加热至摄氏一百二十五度左右约一小时,去除部分结晶水后,成为半水合硫酸钙的白色粉末。加水后仍能凝固,可用来粉刷墙壁、制造模型、石膏像等。也称为「熟石膏」。
《国语辞典》:烧头香(烧头香)  拼音:shāo tóu xiāng
在重要节庆礼神拜佛时,信徒争烧第一支香,以示虔敬的习俗。见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卷八。六月六日崔府君生日二十四日神保观神生日》。
《国语辞典》:烧王船(烧王船)  拼音:shāo wáng chuán
一种民间祭祀。为先民渡海来台,从福建一带带来的习俗。在建醮后,将载有王爷神像或其他器物的王船,放流海上或焚烧,藉以驱除瘟疫灾害,造福乡里。依各地风俗不同,有三年一醮、五年一醮或十二年一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