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438,分30页显示  上一页  4  5  6  7  8  10  11  12  13 下一页
词典(续上)
田烛
风前烛
烛斜
烛临
烛火
烛房
天烛
烛人
烛奴
犀烛
三烛
烛炬
烛日
秋烛
南烛
《漢語大詞典》:田烛(田燭)
古代郊祭时置于田头的火烛。礼记·郊特牲:“祭之日,丧者不哭,不敢凶服,氾扫反道,乡为田烛。” 郑玄 注:“田烛,田首为烛也。” 孔颖达 疏:“六乡之民,各於田首设烛照路,恐王祭郊之早。” 南朝 宋 颜延之 《宋南郊登歌·飨神歌》:“田烛置,爟火通。” 唐 杜甫 《有事于郊南赋》:“月窟黑而扶桑寒,田烛稠而晓星落。”
分類:郊祭于田
《漢語大詞典》:风前烛(風前燭)
比喻残年。 唐 白居易 《归田》诗之三:“况吾行欲老,瞥若风前烛;孰能俄顷间,将心繫荣辱?”参见“ 风中秉烛 ”。
分類:残年
《骈字类编》:烛斜(烛斜)
唐 杜甫 舟中夜雪有怀卢十四侍御弟 烛斜初近见,舟重竟无闻。
《漢語大詞典》:烛临(燭臨)
(1).谓由上向下照射。尸子卷上:“天高明,然后能烛临万物;地广大,然后能载任羣体。”汉书·五行志下之下:“日月星辰,烛临下土。”
(2).比喻教化广施。管子·版法解:“凡人君者,覆载万民而兼有之,烛临万族而事使之。是故以天地日月四时,为主为质以治天下。”《汉书·翼奉传》:“今陛下明圣,深怀要道,烛临万方,布德流惠,靡有闕遗。”
(3).犹明鉴。 唐 黄滔 《翰林薛舍人启》:“伏以学士舍人,轩铜照胆,蜀秤悬心,仰惟烛临,当极幽奥。”
《國語辭典》:烛火(燭火)  拼音:zhú huǒ
蜡烛的火焰。亦泛指灯火。如:「烛火通明」。《南史。卷四八。陆慧晓传》:「云公善奕棋,尝夜侍坐,武冠触烛火。帝笑谓曰:『烛烧卿貂。』帝将用为侍中,故以此戏之。」
《漢語大詞典》:烛房(燭房)
打烛明亮的厅房。多指行乐之所。 南朝 宋 谢庄 《月赋》:“君王迺厌晨懽,乐宵宴,收妙舞,弛清县,去烛房,即月殿。” 唐 李商隐 《昨夜》诗:“不辞鶗鴂妬年芳,但惜流尘暗烛房。” 宋 张先 《夜厌厌》词:“昨夜小筵欢纵,烛房深,舞鸞歌凤。”
《漢語大詞典》:天烛(天燭)
天然的光明。 宋 苏轼 《赠眼医王彦若》诗:“而况清浄眼,内景含天烛。”
分類:天然光明
《韵府拾遗 真韵》:烛人(烛人)
梁书简文帝纪太宗幼而敏睿识悟过人既长器宇宽弘未尝见愠喜方颊丰下须鬓如画眄睐则目光烛人读书十行俱下九流百氏经目必记篇章辞赋操笔立成
《國語辭典》:烛奴(燭奴)  拼音:zhú nú
烛台。《幼学琼林。卷三。器用类》:「烛台曰烛奴。」注引《天宝遗事》:「甲王以檀木刻童子,每夜饮,列执华烛,故名烛奴。」《儒林外史》第一二回:「十几个管家、小厮,每人手里执著一个烛奴,明晃晃点著蜡烛,摆列天井两边。」
《高级汉语词典》:犀烛
比喻能明察事理者
《骈字类编》:三烛(三烛)
汉书武帝纪朕躬祭土地地祇见光集于灵坛一夜三烛 王融上北伐图疏集三烛于兰席聆万岁之祯声疑梁元帝咏池中烛影诗映水 三烛翻池类九微
《漢語大詞典》:烛炬(燭炬)
指火炬或蜡烛。 唐 韩偓 《边上看猎赠元戎》诗:“红袖拥门持烛炬,解劳今夜宴华堂。” 宋 郑文宝 南唐近事:“公( 韩渥 )为学士日,常视草金鑾内殿,深夜方还翰院,当时皆宫妓秉烛炬以送,公悉藏之。”
分類:火炬蜡烛
《骈字类编》:烛日(烛日)
水经注𣾺精之阙光碧之堂琼华之室紫翠丹房锦云烛日朱霞九光西王母之所治真宫仙虚之所宗
《骈字类编》:秋烛(秋烛)
唐 刘得仁 上翰林丁学士 直庐寒漏近,秋烛白麻成。
《骈字类编》:南烛(南烛)
唐 徐凝 忆紫溪 岩空水满溪自紫,水态更笼南烛花。
宋 陆游 倚阑 残菊抱丛香欲尽,一株南烛独如丹。
分类:南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