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烛火(燭火)  拼音:zhú huǒ
蜡烛的火焰。亦泛指灯火。如:「烛火通明」。《南史。卷四八。陆慧晓传》:「云公善奕棋,尝夜侍坐,武冠触烛火。帝笑谓曰:『烛烧卿貂。』帝将用为侍中,故以此戏之。」
《漢語大詞典》:朱火
(1).红色的火焰。 晋 傅玄 《天郊飨神歌》:“藴朱火,燎芳薪。紫烟游,冠青云。” 元 钱惟善 《题广微天师升龙图》诗:“朱火腾空超碧落,翠鳞垂水捲沧溟。”
(2).特指烛火,灯火。文选·傅毅〈舞赋〉:“朱火曄其延起兮,燿华屋而熺洞房。” 吕向 注:“朱火,烛也。”《文选·王微〈杂诗〉》:“孟冬寒风起,东壁正中昏。朱火独照人,抱景自愁怨。” 吕延济 注:“朱火,灯也。” 宋 钱惟演 《南朝》诗:“舴艋凌波朱火度,觚稜拂汉紫烟微。”
(3).指夏天;暑气。 唐 陈子昂 《感遇》诗之十三:“闲卧观物化,悠悠念群生。青春始萌达,朱火已满盈。” 唐 元稹 《有鸟》诗之十五:“五月炎光朱火盛,阳焰烧阴幽响絶。”
(4).传说神仙居住的地方。汉武帝内传:“后造 朱火 丹陵 ,食灵瓜,味甚好。”
《漢語大詞典》:凤炬(鳳炬)
(1).对烛火的美称。 明 薛蕙 《元夕篇》:“龙膏凤炬列千行,蕙火兰烟百和香。”
(2).新唐书·令狐綯传:“﹝ 令狐綯 ﹞还为翰林承旨。夜对禁中,烛尽,帝以乘舆、金莲华炬送还,院吏望见,以为天子来。及 綯 至,皆惊。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辅政十年。”后即以“凤炬”代称皇宫的金莲华炬。借指帝王的恩宠。 明 陈汝元 《金莲记·慈训》:“你父亲恩降凤炬,金仗鼠鬚。”
《漢語大詞典》:华烛(華燭)
(1).光彩映照。
(2).华美的烛火。 三国 魏 曹植 《七启》:“华烛烂,幄幙张,动朱脣,发清商。” 唐 鲍溶 《杂歌谣辞·李夫人歌》:“璿闺羽帐华烛陈,方士夜降夫人神。” 宋 辛弃疾 《满江红·和杨民瞻送祐之弟还侍浮梁》词:“珠泪争垂华烛暗,雁行欲断哀筝切。”
(3).旧时结婚所用的画有彩饰的蜡烛。借指婚礼。《剪灯馀话·洞天花烛记》:“丈人读既,称嘆再三,遂留宿,以光华烛之会。”
《國語辭典》:转烛(轉燭)  拼音:zhuǎn zhú
风中摇曳晃动的烛火。比喻世事及岁月迁流迅速。唐。杜甫佳人〉诗:「世情恶衰歇,万事随转烛。」
《國語辭典》:洞烛(洞燭)  拼音:dòng zhú
1.明亮的烛火。南朝梁。简文帝〈南郊颂〉:「洞烛冗悬,紫殿仙宫。」
2.透澈明白。如:「这几年的起起落落,让他真正洞烛世事无常的道理。」
《漢語大詞典》:鹤焰(鶴燄)
亦作“ 鹤燄 ”。 烛火。因烛台竦立如鹤,故称。 南朝 梁元帝 《咏池中烛影》:“鱼灯且灭烬,鹤焰暂停辉。” 宋 夏竦 《上元应制》诗:“宝坊月皎龙灯淡,紫馆风微鹤燄平。”
分類:烛火烛台
《漢語大詞典》:蜡火(蠟火)
蜡烛火。 唐 李贺 《追赋画江潭苑》诗之三:“宫官烧蜡火,飞烬污铅华。” 王琦 汇解:“天时尚暗,故宫官烧蜡以照其行,而飞烬污触粉面也。”
《漢語大詞典》:馋脂(饞脂)
指经烛火燃蚀后滴下的烛油。 清 陈维嵩 《换巢鸾凤·咏烛》词:“烧残终有泪,剪断岂无心,馋脂注得十分深。”
分類:烛火滴下
《漢語大詞典》:炯烛(炯燭)
明亮的烛火。 晋 葛洪 抱朴子·守塉:“吾子苟知老农之小功,未喻面墙之巨拙,何异拾琐沙而捐 隋和 ,向炯烛而背白日也。”
分類:明亮烛火
《国语辞典》:盲人把烛(盲人把烛)  拼音:máng rén bǎ zhú
瞎子拿著烛火照明。比喻没有助益的举动。
《国语辞典》:风前之烛(风前之烛)  拼音:fēng qián zhī zhú
风前的烛火,随时将灭。比喻年老之人。如:「如今父亲已是风前之烛了,却依然保持乐观开朗的心。」
《国语辞典》:针孔现象(针孔现象)  拼音:zhēn kǒng xiàn xiàng
以针将厚纸穿一小孔,置于烛火前,则见烛火之光,通过小孔,生一倒像于幕上,称为「针孔现象」。
《国语辞典》:当风秉烛(当风秉烛)  拼音:dāng fēng bǐng zhú
迎著风拿烛火。比喻身临险境。《孤本元明杂剧。勘金环。第三折》:「我性命恰便似当风秉烛,恰便似水上浮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