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1025,分69页显示  上一页  53  54  55  56  57  59  60  61  62 下一页
佛类词典(续上)
点心
点石
点茶汤
点茶
点净
点汤
点对
点尘
雷声大,雨点小
其它辞典
曾点(别称 曾晰 晰 )
丰点
何点(子晰、子皙 )
点点师
蔡希点(子与 春山 )
释可真(别称 真点胸 )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名一作蒧。春秋时鲁国南武城人,字晰。孔子弟子。曾参之父。尝侍孔子言志,云:“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孔子赞同其志。季武子之丧,大夫往吊,而点倚门而歌,人谓之狂。
丰点 朝代:春秋鲁国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春秋时鲁国人。孟庄子之御驺。好孟庄子庶子羯,欲为之谋,立为嗣。因构成孟孙氏立庶废嫡之祸乱。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437—504 【介绍】: 南朝梁庐江灊人,字子晰。何求弟。博通群书,善谈论。父何铄有疾,无故害妻,坐法死。点时年十一,感此家祸,遂绝婚宦,立志隐逸。时人号为“通隐”。历宋、齐、梁三世,累征不就。好文学,与孔稚圭等为莫逆交,曾识拔丘迟、江淹。与兄何求、弟何胤皆为当世名隐。
全梁文·卷四十
点字子皙,庐江人灊,宋司空尚之孙。泰始末,徵太子洗马。齐初,累徵中书郎、太子中庶子。梁受禅,徵侍中,并不就。天监三年卒,年六十八。

人物简介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三十 神化科(二)
孟氏。广政中。居功南大邑之灵鹫寺。虽事薙染。然迭宕不羁。与人接有所论议。必再三指点。以核实其事。故俗以名焉。或邀斋酒肉无所问。乡闾亦习以为常。而不加非笑。每日暮自外归。则剩买黄白纸笔墨。寘怀袖造。所居阖户寂然。其邻近略未尝闻謦欬声。屋室无四壁。欲诣之者。辄迷失所在。一沙弥尝蹑足匿隐处。观其所为。见秉烛箕踞。陈纸笔墨于前。诋诃良久。既而疾书。大署如断决处置状。稍觉有曹吏狱卒。森列其旁皆诡。形殊服。莫可识。沙弥竦惧而退。且质之弗答。后不知所终。
宋高僧传·卷第二十二 感通篇第六之五
释点点师者。不知何许人也。孟氏广政中隐卬南大邑山寺。多游廛肆中。虽事削染恒若风狂。或与人接必指点而言。故目是称焉。有命斋食者。酒肉不间率以为常。俚人亦不之厌也。日之夕矣乃市黄白麻纸笔墨寘怀袖以归。行数里。沈酣而至瞑矣。所居之室虽有外户且无四壁。入后阖扉人不得造。初邻僧小童蹑足伺之。见秉烛箕踞陈纸笔于前诃责大书。莫晓其文字。往往咄嗟如决断处置。久之明闇间熟视闪烁若有人森列。状如曹吏。则襦裳非世之服饰。观者怖惧而退。诘旦微询其事。怒而弗答。居数载卬。笮之人咸神异之后。不知其终。 系曰。点点师而能劾鬼。别无高洁轨生物善。亦与古人判冥司事者同邪。通曰。所作在心。如不从正道力中生。则与五斗米道同。如不从有心符禁中起。则感鬼神归信驱策之耳。故善戒经云。若须神通应感化度为示神足。庄严论中。菩萨以神通变化而为戏喜。又或此是辟支行位人也。故论云。独觉依彼。彼村落乞食。以身济度。不以语言。示现种种神通境界。为令诽谤者归向故。
神僧传·卷第九
点点师者。不知何许人也。虽事削染恒若风狂。有命斋食者。酒肉不间。每日将夕辄市黄白麻纸笔墨寘怀袖以归所居之室。虽有外户且无四壁。入后阖扉人不得造。初邻僧小童蹑足伺之。见秉烛箕踞陈纸笔于前诃责大书。莫晓其文字。往往咄嗟如决断处置。久之从明闇间熟视之闪烁若有人森列。状如曹吏。襦裳皆非世之服饰。观者怖惧而退。诘其故怒而不答。居数岁。邛笮(音昨)之人咸神异之。后不知所终。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太平人,字子与,号春山。博学能诗,隐居教授,从游者以百数。有《春山杂稿》。

人物简介

高僧摘要·道高僧摘要卷一
参慈明后。天下无可意者。善侍者知其未彻笑之。一日山行。举论锋发。善拈一片瓦砾。置盘石上。曰若向这里下得一转语。许汝亲见慈明师拟对。善叱曰。停思停机。情识未透。师愧悚。还石霜。慈明见来叱曰。本色行脚人。有甚急。夏未了。蚤至此。师泣曰。被善兄毒心。终碍塞人。故来见。明遽问。如何是佛法大意。师曰。无云生岭上。有月落波心。明喝曰。头白齿豁。犹作这个见解。如何脱离生死。师悚然求示。明曰。汝问我。师理前话问之。明震声曰。无云生岭上。有月落波心。师于言下大悟。
补续高僧传·习禅篇
可真。福州人也。参慈明。用功尅苦。每以手指点胸。诸方目为真点胸。喜谈说。英气逸群。同善侍者。坐夏金銮。善乃慈明高第。真自负。亲见慈明。天下无可意者。善与语。知其未彻笑之。一日山行。举论锋发。善拈瓦砾一片。置盘石上。曰。若于此下。得一转语。许尔亲见老师。真左右视拟对。善叱曰。伫思停机。识情未透。何曾梦见在。真愧悚。即还石霜。慈明见之诃曰。本色行脚人。必知时节。有何急事。解夏未久。早已至此。真泣曰。被善兄毒心。终碍塞人。故来见和尚。明遽问。如何是佛法大意。对曰。无云生岭上。有月落波心。明瞋目喝曰。头白齿豁。犹作如此见解。如何脱离生死。真不敢仰视。泪交颐。久之。进曰。不知如何是佛法大意。明曰。无云生岭上。有月落波心。因于言下大悟。自是机辩迅捷。丛林惮之。出世住翠岩。常拈鲁祖面壁因缘问学士。少有契者。自作偈曰。坐断千山与万山。劝人除却是非难。池阳近日无消息。果中当年不自观。尝云。天下佛法。如一只船。大宁宽师兄坐头南褊。头在其中。可真把梢。去东也由我。去西也由我。长老政公。亦慈明之嗣。性善讲说。从之者多尚义学。真。一日见政。则以手抠其衣。露两胫缓步而过。政怪问之。真曰。前廊后架。皆是葛藤。恐绊倒耳。政为大笑。乃曰。真兄尔我同参。何得见人便骂我。真熟视曰。我岂骂汝。吾畜一喙准备。骂佛骂祖。汝何预哉。其刚劲不可屈如此。将入灭。示疾甚苦。席藁于地。转侧不少休。哲侍者垂泣曰。平生呵佛骂祖。今何为乃尔。真呵之曰。汝犹作此见解耶。即起趺坐命烧香。烟起而化。善公还七闽。慈明有秤锤落井之谶。自凤林迁资福。则碌碌无闻焉。以故言句罕传于世。惜哉。
点心
【佛学大辞典】
(饮食)正食前后之小食也。小食点空心之义。畷耕录曰:「今以早饭前及饭后,午前午后晡时食为点心。唐史郑修为江淮留后,家人备夫人晨馔。夫人顾其弟曰:治妆未毕,我未及餐,尔且可点心。则此语唐时已然。」
点石
【佛学大辞典】
(故事)竺道生在虎丘山,对石讲涅槃经,使石点头之故事也。(参见:道生)
道生
【佛学大辞典】
(人名)晋道生,本姓魏,钜鹿人,值竺法汰而出家,遂姓竺。入庐山。幽栖七年,钻仰群经,后与慧睿慧严同游长安,从罗什受学。后还都,止青园寺。著二谛论,佛性常有论,法身无色论,佛无净土论等。守文之徒,多生嫌嫉。又六卷之泥洹经,先至京师,生剖析经理,立阐提成佛之义,时大本未传,旧学不许之,以为邪说,遂摈于众中,生袖手入平江虎丘山,竖石为听徒,讲涅槃经,至阐提有佛性处曰:如我所说,契佛心否,群石皆首肯。后游庐山,居销景岩,闻昙无谶在北凉,重译涅槃之后品,至南京见之,果如生言。宋元嘉十一年十一月寂。见高僧传七、释氏稽古略二。
点茶汤
【佛学大辞典】
(仪式)与点茶同。又言点茶点汤。
点茶
【佛学大辞典】
(仪式)点者以茶筅点汤,又点冷水于汤也。文公家礼曰:「主妇执茶筅,执事者执汤瓶随之,点茶。盖以神主椟前先设盏托,至是乃注汤于盏,用茶筅点之耳。古人饮茶用末。所谓点茶者,先置末茶于器中,然后投以滚汤,点以冷水。而用茶筅调之,今人烧汤煎叶茶,而此犹云点茶者,存旧也。」
点净
【佛学大辞典】
(术语)比丘得三衣坐具尼师坛等而受用之,以少分之故衣,贴于新衣,或以墨著点于此,谓之点净。净者离过非而为清净之义,不过依此点法而受用之,故名点净。行事钞中三曰:「僧祇作净者,极大齐四指,极小如豌豆(善见如麻子大),不得并作。或一三五七九,不得如华形作,若新僧伽梨趣一角作,乃至一切衣新细揲亦尔。」
点汤
【佛学大辞典】
(仪式)禅林之式,点茶之外,有点汤。供汤于人谓之点汤。汤有米汤七香汤等。
点对
【佛学大辞典】
(杂语)点检对校帐簿与实物。
点尘
【佛学大辞典】
(术语)尘点之数量也。对于恒沙之数而曰点尘。性灵集七曰:「点尘身云,恒沙心数。」(参见:尘点)
雷声大,雨点小
【俗语佛源】
原为禅语。《景德传灯录·大法眼文益禅师》载:「有僧问:『从上宗乘事如何履践?』文益答道:『雷声甚大,雨点全无。』」这句机锋话的含意是说,该僧提出了一个大问题,来势很大,但是完全没有「见性」。文益主张「佛法现成,一切具足」;「不著他求,尽由心造」。提出「如何履践」之类问题,就不免涉于「他求」而不「现成」了。后俗语衍为「雷声大,雨点小」,谓虚张声势,说得多,做得少。如鲁迅《因太炎先生而想起的二三事》:「写完题目,就有些踌蹰,怕空话多于本文,就是俗语之所谓『雷声大,雨点小』。」(李明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