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1024,分69页显示  上一页  50  51  52  53  54  56  57  58  59 下一页
词典(续上)
立足点
立脚点
龙门点额
旅游点
鹭点青秧
临界点
分类词汇
指挥
料理
指示
指画
点化
指拨
挑剔
敲点
点拨
《國語辭典》:立足点(立足點)  拼音:lì zú diǎn
1.观察或判断事物时所处的立场、观点。如:「大家的意见虽不同,但是所持的立足点却相同。」也作「立脚点」。
2.根本的位置。如:「所谓的真平等,是立足点的平等,不是齐头式的假平等。」
《國語辭典》:立脚点(立腳點)  拼音:lì jiǎo diǎn
1.观察或判断事物时所处的立场、观点。如:「他对这件事的评论,立脚点很稳。」也作「立足点」。
2.生存或容身的地方。如:「这是我们好不容易才建立起来的立脚点,绝对不能放弃掉。」
《國語辭典》:立脚点(立腳點)  拼音:lì jiǎo diǎn
1.观察或判断事物时所处的立场、观点。如:「他对这件事的评论,立脚点很稳。」也作「立足点」。
2.生存或容身的地方。如:「这是我们好不容易才建立起来的立脚点,绝对不能放弃掉。」
《國語辭典》:龙门点额(龍門點額)  拼音:lóng mén diǎn é
旧传鲤鱼若能跃过龙门,则可化为龙,否则头额触破败退而回。比喻应试落第。南朝梁。元帝〈东宫荐石门侯启〉:「窃以凤鸣朝阳,必资蓝田之宝;龙门点额,亦俟堂溪之珍。」唐。白居易 醉别程秀才诗:「五度龙门点额回,却缘多艺复多才。」
《漢語大詞典》:旅游点
旅游者旅行、游览集结的目的地,是构成旅游区的基本单元。其数量、质量、规模、分布、性质是影响客源的主要因素,开发、建设和保护旅游点是发展旅游业的关键。
《分类字锦》:鹭点青秧(鹭点青秧)
陆游 游云门诸兰若诗 牛行向白水,鹭下点青秧。
分类:禾稼
《國語辭典》:临界点(臨界點)  拼音:lín jiè diǎn
自然界中物质的气态与液态变为同一相的温度和压力。像水蒸气在摄氏三百七十四度以上时,无论如何压缩均不液化,该温度即为水的临界温度,当时的压力称为临界压力。后也用以形容事物待变的关键。如:「昨晚的争吵,是他们夫妇关系破裂的临界点。」
《國語辭典》:指挥(指揮)  拼音:zhǐ huī
1.发号施令,指示别人行动。《薛仁贵征辽事略》:「薛仁贵指挥士卒,欲立云梯。」《三国演义》第一○二回:「吾水陆并进,若蜀兵大至,只看吾指挥而击之。」也作「指麾」。
2.发令调度的人。如:「乐团指挥」、「交通指挥」。
3.职官名。由唐至明有都指挥使等,明清京城有兵马司指挥。《儒林外史》第二二回:「他那管家都是锦衣卫指挥五品的前程,到我下处来了几次,我只得到他家盘桓了几天。」
《國語辭典》:料理  拼音:liào lǐ
1.处理。《三国演义》第五三回:「可急差人到彼守禦城池,并料理葬事。」《儒林外史》第五回:「现今出了差票在此,怎样料理?」
2.菜肴。如:「日本料理以精致闻名。」
3.照顾。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德行》:「汝若为选官,当好料理此人。」唐。杜甫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之二:「诗酒尚堪驱使在,未须料理白头人。」
4.煎熬、折磨。唐。白居易 对镜偶吟赠张道士抱元诗:「眼昏久被书料理,肺渴多因酒损伤。」
《國語辭典》:指示  拼音:zhǐ shì
1.指给别人看。《初刻拍案惊奇》卷四:「果有小路快便,相烦指示同行,到了镇上买酒相谢。」
2.对部属或晚辈说明处理事情的原则和方法。《三国演义》第一○二回:「杜睿等二人在谷中监督匠作,依法制造,孔明每日往来指示。」《红楼梦》第一四回:「因此也不把众人放在眼里,挥霍指示,任其所为,目若无人。」
3.指教、赐教。如:「多承指示,万分感激。」
《國語辭典》:指画(指畫)  拼音:zhǐ huà
1.一种绘画方法。以指头、指甲与手掌蘸墨或染料而作画。也称为「指头画」。
2.用手指比划,做手势。《后汉书。卷二四。马援列传》:「又于帝前聚米为山谷,指画形执,开示众军所从道径往来。」也作「指划」。
《國語辭典》:点化(點化)  拼音:diǎn huà
1.以法术变化事物。《西游记》第二一回:「他既奉法旨暗保师父,所以不能现身明显,故此点化仙庄。」《初刻拍案惊奇》卷一八:「学生家事虽寒,数千之物还尽可办。若肯不吝大教,拜迎到家下点化一点化,便是生平愿足。」
2.指点教化。《朱子语类。卷一三六。历代三》:「纯夫议论,大率皆只从门前过。资质极平正,点化得,甚次第,不知伊川当时如何不曾点化他。」明。贾仲名《升仙梦》第四折:「我奉上仙法旨特来点化,先教你为人,后教你成仙。」
3.变化,别出新意。《朱子语类。卷七。小学》:「古人于小学存养已熟,根基已深厚,到大学,只就上面点化出些精彩。」宋。葛立方《韵语阳秋》卷二:「诗家有换骨法,谓用古人意而点化之,使加工也。」
《漢語大詞典》:指拨(指撥)
(1).以指弹拨乐器的弦。用左手扣弦、揉弦是指法,用右手顺手下拨或反手回拨是拨法,合称“指拨”。 唐 元稹 《琵琶歌》:“自后流传指拨衰, 崑崙 善才徒尔为。” 宋 欧阳修 《于刘功曹家见杨直讲女奴弹琵琶》诗:“娇儿身小指拨硬,功曹厅冷絃索鸣。” 元 马致远 《青衫泪》第三折:“这琵琶不是野调,好似 裴兴奴 指拨。”
(2).指点;指挥。朱子语类卷四十:“ 曾参 、 曾点 父子两人絶不类, 曾子 随事上做,细微曲折,做得极烂熟了,才得圣人指拨,一悟即了当。”《初刻拍案惊奇》卷十七:“知观又指拨把檯桌搭成一桥,恰好把孝堂路逕塞住。” 茅盾 《子夜》四:“你也不用发忧,还有你老子是识途老马,慢慢地来指拨你罢!”
《國語辭典》:挑剔  拼音:tiāo tī
1.苛求责备,吹毛求疵。《官场现形记》第三五回:「现在开了这个大门,以后尽多尽用,部里头还能再多来挑剔我们吗?」《文明小史》第二五回:「幸而这先生是济川拜服的,有些错处,可以将就过去,也不来挑剔先生了。」
2.拨弄。如:「挑剔灯火」。唐。姚合 天竺寺殿前立石诗:「苔黏月眼风挑剔,尘结云头雨磕敲。」
3.雕琢、塑造。元。马致远《汉宫秋》第二折:「体态是二十年挑剔就的温柔,姻缘是五百载该拨下的配偶。」
《國語辭典》:敲点(敲點)  拼音:qiāo diǎn
指点、指明。《朱子语类。卷一三○。自熙宁至靖康用人》:「温公之说,前后自不相照应,被他一一捉住病痛,敲点出来。」
分類:惦记
《國語辭典》:点拨(點撥)  拼音:diǎn bō
1.指点。《水浒传》第四一回:「蔡九知府已被瞒过了,却是我点拨他,教知府先干了。」《喻世明言。卷三九。汪信之一死救全家》:「自此程彪、程虎住在汪家,朝夕与汪世雄演习弓马,点拨鎗棒。」
2.指挥、分派。《水浒传》第三四回:「叫小卒似总管模样的,却穿了足下的衣甲头盔,骑著那马,横著狼牙棒,直奔青州城下,点拨红头子杀人。」
3.教唆。《水浒传》第四一回:「都是黄文炳那厮三回五次,点拨知府,教害二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