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唱名  拼音:chàng míng
1.按名册高声点名。《北史。卷五五。元文遥传》:「令赵郡王睿宣旨唱名,厚加慰喻。」《二刻拍案惊奇》卷一五:「正值知州投文换牌,唱名点到江溶名字。」
2.旧时殿试后,皇帝呼名召见登第的进士。宋。洪迈《夷坚丁志。卷一一。郑侨登云梯》:「先是考官用分数编排,石君当居上,临唱名始易之云。」元。周密《武林旧事。卷二。唱名》:「上御集英殿拆号唱进士名,各赐绿襕袍、白简、黄衬衫。」
《國語辭典》:胪唱(臚唱)  拼音:lú chàng
科举时,天子宣旨传召新科进士入见,称为「胪唱」。元。方回〈赵宾旸唐师善见和涌金城望次韵〉五首之五:「胪唱曾叨殿上传,末班遥望御炉烟。」也作「胪传」。
《國語辭典》:工尺谱(工尺譜)  拼音:gōng chě pǔ
一种中国记录乐谱的方法。约产生于隋唐时代,由管乐器的指法记号逐渐演变而来。常见者用上、尺、工、凡、合、四、乙,依次记写七声。也称为「笛色谱」、「管色谱」。
《國語辭典》:点兵(點兵)  拼音:diǎn bīng
军队召集兵士。《乐府诗集。卷二五。横吹曲辞五。古辞。木兰诗二首之一》:「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三国演义》第一一回:「融教一面点兵,一面差人送书。」
《漢語大詞典》:点中(點中)
点名选中。二刻拍案惊奇卷十八:“﹝ 甄希贤 ﹞叫将出来看时,头一名就点中了 春花 。”
分類:点名
《國語辭典》:点阅(點閱)  拼音:diǎn yuè
点召校阅。如:「每年的国庆日庆祝大会上,总统都会亲自点阅三军。」
《漢語大詞典》:面环(麪環)
糕点名。亦名麻花。 清 郝懿行 《证俗文》卷一:“楚辞·招魂:‘粔籹蜜饵。’ 王逸 注:‘言以蜜和米麪熬煎作粔籹。’……其类又有麪筒、麪环之属。”原注:“麪环者,亦纠之如三股绳,皆和餹油煎,俗呼麻餹,麻华也。”
《國語辭典》:点将(點將)  拼音:diǎn jiàng
旧时主帅对将官点名分派任务。比喻点选录用某类人才。如:「新主管上任,便开始点将工作。」
《國語辭典》:点将录(點將錄)  拼音:diǎn jiàng lù
明代有用水浒传罡煞星名配东林诸人,以供谈谑的,称为「点将录」。后喻指记载菁英的名册。如:「这是今年参加亚运选手的点将录。」
《国语辞典》:抽点(抽点)  拼音:chōu diǎn
1.从众物中抽取一部分检查核对。如:「这批新货,你要不要抽点一下,看看品质如何?」
2.抽取部分人员点名的一种方式。如:「老师随堂抽点,竟有十个人没来。」
《國語辭典》:应卯(應卯)  拼音:yìng mǎo
1.旧时官衙卯时开始办公,吏役按时到官府里报到,听候点检,称为「应卯」。
2.比喻虚应故事,敷衍了事。《红楼梦》第九回:「妙在薛蟠如今不大来学中应卯了,因此秦钟趁此和香怜挤眉弄眼,递暗号儿,二人假装出小恭,走到后院说私己话。」也称为「打卯」、「画卯」。
《漢語大詞典》:赞名(贊名)
唱名,点名。 宋 曾巩 《〈类要〉序》:“ 晏元献公 出东南,起童子,入秘阁读书,遂赞名,命入翰林为学士。”
分類:唱名点名
《國語辭典》:检录(檢錄)  拼音:jiǎn lù
运动竞赛中,有关运动员检验登录的工作。如:「检录处」、「检录员」。
《国语辞典》:点选(点选)  拼音:diǎn xuǎn
点名挑选。如:「他的努力没有白费,终于被点选为国家代表队的一员。」
分类:点名挑选
《國語辭典》:点菜(點菜)  拼音:diǎn cài
由顾客指定菜肴。如:「先生,这是菜单,请您点菜。」
分類:食客点名
《國語辭典》:唱籍  拼音:chàng jí
按名册点名。《新唐书。卷二三。仪卫志上》:「监察御史领百官入,夹阶,监门校尉二人执门籍,曰:『唱籍。』既视籍,曰:『在。』入毕而止。」
分類:点名
《漢語大詞典》:点除
点名授官。 明 王衡 《郁轮袍》第三折:“则我是 曹崑崙 ,琵琶第一手,御笔点除,做了第一 曹博士 。”
分類:点名
《國語辭典》:点拨(點撥)  拼音:diǎn bō
1.指点。《水浒传》第四一回:「蔡九知府已被瞒过了,却是我点拨他,教知府先干了。」《喻世明言。卷三九。汪信之一死救全家》:「自此程彪、程虎住在汪家,朝夕与汪世雄演习弓马,点拨鎗棒。」
2.指挥、分派。《水浒传》第三四回:「叫小卒似总管模样的,却穿了足下的衣甲头盔,骑著那马,横著狼牙棒,直奔青州城下,点拨红头子杀人。」
3.教唆。《水浒传》第四一回:「都是黄文炳那厮三回五次,点拨知府,教害二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