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309,分21页显示  上一页  16  17  18  19  20
佛类词典(续上)
饥馑灾
大三灾坏劫相
三灾八难
三灾──大三灾
三灾──小三灾
疾疫灾
刀兵灾
灾火难
其它辞典
天息灾( 慧辩 )

人物简介

补续高僧传·译经篇
天息灾。北天竺迦湿弥罗国人也。太平兴国中。与乌填曩国三藏施护。至京师。时梵德前后叠来。各献梵筴。集置甚富。上。方锐意翻传。思欲得西来华梵淹贯器业隆善者。为译主。诏于太平兴国寺西。建译经传法院。以须之。先是。有梵德法天者。中天竺国人。妙解五明。深入三藏。初至蒲津。与通梵学沙门法进。译无量经七佛赞。守臣表上之。上览之大悦曰。胜事成矣。与天息灾施护同召见。问佛法大意。对扬称旨。赐紫方袍。并居传法院。赐师号天息灾明教大师。法天传教大师。施护显教大师。令先以所将梵本。各译一经。诏梵学僧法进常谨清沼。笔受缀文。光禄卿杨说。兵部员外郎张洎润文。殿直刘素监护。所须受用。悉从官给。三师述译经仪式上之。且请。译文有与御名庙讳同者。前代不避。若变文回护。恐妨经旨。诏答。佛经用字。宜从正文。庙讳御名。不须回避。未一月新译经成。天息灾上圣佛母经。法天上吉祥持世经。施护上如来庄严经各一卷。诏两街。选义学沙门百人。详定经义。时左街僧录神曜等言。译场久废。传译至艰。三师。即持梵文先翻梵义。以华文證之。曜众乃服。上览新经。示宰臣曰。佛氏之教。有裨政理。普利群生。达者自悟渊源。愚者妄生诬谤。朕于此道。微识其宗。凡为君正心无私。即自利行。行一善以安天下。即利他行。如梁武舍身为奴。此小乘偏见。非后代所宜法也。车驾幸译经院。赐坐慰劳。增什物给童子。悉出禁中所藏梵本。令其翻译。复选梵学沙门。为笔受。义学沙门十人。为證义。自是每岁诞节。必献新经。皆召坐赐斋。以经付藏颁行。适西国有进大乘祝藏经。诏法天详定。天奏。此经是于阗书体。非是梵文。况其中无请问人。及听法众。前后六十五处。文义不正。帝召天谕曰。使邪伪得行。非所以崇佛教也。宜焚弃此本。以绝后惑。下诏曰。朕方隆教法。用福邦家。其内外诸郡童行并与剃度。时新经陆续以进上如次披览。谓宰臣曰。天息灾等。妙得翻译之体。诏除天息灾朝散大夫试光禄卿。法天施护朝奉大夫试鸿胪卿。法天改名法贤。并月给酥酪钱有差。上亲制三藏圣教序以赐之。用冠新译之首。中云。法师天息灾等。常持四忍。早悟三空。翻贝叶之真诠。续人天之圣教。芳猷重启。偶运当时。润五声于文章。畅四始于风律。堂堂容止。穆穆辉华。旷劫而昏蛰重明。玄门昭显。轨范而宏光妙法。净界腾音。及真宗即位。礼部侍郎陈恕。以译院久费供亿为言。上不听。且制序文。命置先帝序后。从法贤请也。咸平三年八月。天息灾示寂。谥慧辩。敕有司具礼祭葬。次年法贤亡。谥玄觉。礼视慧辩。施护先逝。三师遭逢圣世。首隆译场。续狮弦之响。发空谷之音。阐宣之功。无忝前哲矣。
新续高僧传·译经篇第一之一
释天息灾者,中天竺惹兰陀难国密林寺僧也。宋太平兴国五年二月,与施护西来,止于汴京,时法天蚤至,方译《大乘庄严宝王经》,太宗为制《大宋新译三藏圣教序》,诏普度天下童男为僧,使习梵书,复敕设译经传法院于东京太平兴国之西,如唐故事,以宰辅为译经润文使。息灾译经十馀部,中有《大方广菩萨藏文殊师利根本仪轨经》二十卷,二十有八品,又《佛说大乘庄严宝王经》四卷:佛在舍卫国,有无量菩萨及八部男女集,从大地狱出大光明遍照园中,见大庄严,除盖障菩萨请问因缘,佛为说圣观自在菩萨历劫救苦之事,及说所住种种三昧之名,又说身毛诸孔希有功德,普贤菩萨十二年不得边际云云。词义明晓。施护译《给孤长者女得度因缘经》,语意简括,皆依次呈览。宋自太宗尊崇梵典,译经设官,前后所翻新来一切经律都九十馀部。真宗为制《继圣教序》,护与息灾皆承锡三藏朝奉大夫光禄卿,并号传法大师。而息灾更得紫方袍之赐。咸平三年八月,息灾示寂,谥曰慧辨法师,敕有司具礼送终。宠恤并优。施护者,乌埙曩国人,其国属北印度,故称北印度僧也。
饥馑灾
【佛学大辞典】
(杂语)中劫末所起小三灾之一。俱舍论十一曰:「小三灾中劫末起。三灾者:一刀兵,二疾疫,三饥馑。(中略)中劫末十岁时人,亦具如前诸过失故,天龙忿责,不降甘雨。由是世间久遭饥馑,既无支济,多分命终。」
【佛学常见辞汇】
中劫末期所发生的小三灾之一。小三灾是刀兵、疾疫、饥馑。
【三藏法数】
谓人寿八万四千岁时,历过百年,人若生时,寿减一岁,如是人寿减至三十岁时,天不降雨,由大旱故,草菜不生;思欲见水尚不可得,何况饮食。以是因缘,世间人民,饥馑死者,其数无量,是名饥馑灾。
大三灾坏劫相
【佛学次第统编】
大三灾坏劫之相,谓能坏初二三禅,递次增上,至三禅止。
一、坏初禅 一大劫尽,有一火灾,坏至初禅。
二、坏二禅 七火之后,又一大劫,有一水灾,坏至二禅。
三、坏三禅 七七四十九番火,则有七水,又加七火,则为六十三大劫。至第六十四劫,乃有风灾,坏至三禅。
大三灾坏劫相
┌第一大劫    至  第七大劫     ─ 火
│第八大劫                ─ 水
│第九大劫    至  第十五大劫    ─ 火
│第十六大劫               ─ 水
│第十七大劫   至  第二十三大劫   ─ 火
│第二十四大劫              ─ 水
│第二十五大劫  至  第三十一大劫   ─ 火
│第三十二大劫              ─ 水
大三灾坏劫┤第三十三大劫  至  第三十九大劫   ─ 火
│第四十大劫               ─ 水
│第四十一大劫  至  第四十七大劫   ─ 火
│第四十八大劫              ─ 水
│第四十九大劫  至  第五十五大劫   ─ 火
│第五十六大劫              ─ 水
│第五十七大劫  至  第六十三大劫   ─ 火
└第六十四大劫              ─ 风
三灾八难
【俗语佛源】
俗称多灾多难,灾祸接连不断为「三灾八难」。「三灾」和「八难」在佛经上都有确指的内容,与俗语的泛指用法不同。佛教认为,世界从形成到毁坏为一大劫,经历「成、住、坏、空」四个阶段,周而复始。在「住劫」的后期,众生行为邪僻,寿命减少,便陆续发生饥馑、疾疫和刀兵等灾祸,称为「小三灾」。到了「坏劫」之末,则发生更为可怕的火灾、水灾和风灾,称为「大三灾」。最后的风灾,把世界吹得荡然无存,从而进入「空劫」。宋·郭若虚《图画闻见志》卷二记载,唐末僧人智蕴曾在洛阳福先寺画有「三灾变相」数壁。「八难」指的是难以见佛闻法,不能修道的八种处境:「一者地狱,二者畜生,三者饿鬼,四者盲聋喑哑,五世智辨聪,六佛前佛后,七郁单越国,八者寿天。」(隋·慧远《大乘义章》卷八)前三难为「三恶道」,加上「盲聋喑哑」,称为「苦障」难。「郁单越国」即四大洲中的北洲,意为「胜处」,有福无慧;「长寿天」人有寿无慧。以上二难称为「乐障」之难。此外,「世智辨聪」者自以为是,称为「恶增」之难;「佛前佛后」者无从见佛闻法,称为「善微」之难。例如《红楼梦》第四五回:「从小儿三灾八难,化的银子,照样也打出你这个银人儿来了。」(李明权)
三灾──大三灾
【三藏法数】
(出法苑珠林)
〔一、火灾〕,谓于坏劫时,有七日出现大火,须弥山渐渐崩坏,四大海水展转消尽,大千世界及初禅天皆悉洞然,无有遗馀,是名火灾。(梵语须弥,华言妙高。四大海者,即东西南北四海也。)
〔二、水灾〕,谓初禅天已下,七番火灾,坏于世间之后,世界复成,又于坏劫之时,渐降大雨,滴如车轴;更兼地下水轮涌沸,上腾大千世界,乃至二禅天,水皆弥满,一切坏灭,如水消盐,是名水灾。
〔三、风灾〕,谓二禅天已下,七番水灾已后,又经七番火灾,坏于世间,至世界复成,又于坏劫之时,从下风轮,有猛风起;兼以众生业力尽故,处处生风,大千世界乃至三禅天,悉皆飘击,荡尽无馀,是名风灾。
三灾──小三灾
【三藏法数】
(出法苑珠林)
〔一、饥馑灾〕,谓人寿八万四千岁时,历过百年,人若生时,寿减一岁,如是人寿减至三十岁时,天不降雨,由大旱故,草菜不生;思欲见水尚不可得,何况饮食。以是因缘,世间人民,饥馑死者,其数无量,是名饥馑灾。
〔二、疾疫灾〕,谓人寿减至二十岁时,有大疾疫,种种诸病,一切皆起。以是因缘,世间人民,疾疫死者,其数无量,是名疾疫灾。
〔三、刀兵灾〕,谓人寿减至一十岁时,诸人各起斗诤,手执草木,即成刀仗;由此器仗,互相残害。以是因缘,世间人民,刀兵死者,其数无量,是名刀兵灾。
疾疫灾
【三藏法数】
谓人寿减至二十岁时,有大疾疫,种种诸病,一切皆起。以是因缘,世间人民,疾疫死者,其数无量,是名疾疫灾。
刀兵灾
【三藏法数】
谓人寿减至一十岁时,诸人各起斗诤,手执草木,即成刀仗;由此器仗,互相残害。以是因缘,世间人民,刀兵死者,其数无量,是名刀兵灾。
灾火难
【三藏法数】
谓火灾起时,万姓烧尽,或鬼火、龙火、天火、山神火、人火、树木火、贼火,如是种种灾异,是为灾火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