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灵帝(靈帝)
南朝 齐 东昏侯 赐给 蒋侯 神的封号。南史·齐纪下·东昏侯:“又偏信 蒋侯 神,迎来入宫,昼夜祈祷……遂加位相国,末又号为‘灵帝’。” 明 夏完淳 《大哀赋》:“拜 蒋侯 为‘灵帝’,弋白雁为国宾。”
《国语辞典》:汉灵帝(汉灵帝)  拼音:hàn líng dì
帝号。(西元156~189)姓刘名宏。在位二十二年(168~189)。东汉章帝的玄孙,继桓帝立。在位时宠信宦官,戮杀忠臣,朝政日坏。最终引发黄巾之乱,东汉走向衰乱的局面。
《漢語大詞典》:桓灵(桓靈)
东汉 末世 桓帝 与 灵帝 的并称。 三国 蜀 诸葛亮 《出师表》:“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嘆息痛恨於 桓 灵 也。” 南朝 宋 谢灵运 《拟魏太子〈邺中集〉诗·王粲》:“ 幽 厉 昔崩乱, 桓 灵 今板荡。”
分類:末世灵帝
《國語辭典》:飞白(飛白)  拼音:fēi bái
1.飞白书的简称。参见「飞白书」条。
2.白,白字、别字。飞白指将语言中的方言、俗语、吃涩、错别,故意加以记录或援用的修辞方法。
《國語辭典》:题柱(題柱)  拼音:tí zhù
题字于柱上。如:「他在凉亭里挥毫题柱,写下了一副对联。」
《漢語大詞典》:题桥柱(題橋柱)
汉 司马相如 初离 蜀 赴 长安 ,曾于 成都 城北 昇仙桥 题句于桥柱,自述致身通显之志,曰:“不乘赤车駟马,不过汝下也!”事见 晋 常璩 华阳国志·蜀志太平御览卷七三、艺文类聚卷六三引此,桥名作“升迁”。后以“题桥柱”比喻对功名有所抱负。 清 赵翼 《芸浦中丞复奉命来抚江南以诗即赠》:“似偿少日题桥柱,惜未炎天啖荔芰。”亦省作“ 题桥 ”、“ 题柱 ”。 唐 苏颋 《利州北佛龛前重于去岁题处作》:“岁年书有记,非为学题桥。” 宋 苏轼 《复改科赋》:“虽负凌云之志,未酬题柱之心。” 元 王实甫 《西厢记》第五本第四折:“得意也当时题柱,正酬了今生夫妇。”
《國語辭典》:鸿都(鴻都)  拼音:hóng dū
汉代藏书的地方。唐。韩愈石鼓歌〉:「观经鸿都尚填咽,坐见举国来奔波。」
《漢語大詞典》:鸿都客(鴻都客)
神仙中人。 唐 白居易 《长恨歌》:“ 临邛 道士鸿都客,能以精诚致魂魄。” 清 洪升 《长生殿·传概》:“鸿都客引会 广寒宫 ,织女星盟証 长生殿 。” 徐朔方 校注:“鸿都客,神仙中人……鸿都,仙府。”
分類:朔方
《國語辭典》:翻车(翻車)  拼音:fān chē
1.用于汲水的水车。晋。傅玄马钧传〉:「先生乃作翻车,令儿童转之,而灌水自覆,更入更出,其功百倍于常。」宋。陈淳〈答陈伯澡问辨诸丈人心道心之论〉:「问人心无定如翻车流转,无须臾停。」
2.车辆翻覆。如:「天雨路滑,车速过快易导致翻车。」
3.捕鸟的网子。《尔雅。释器》:「罬,谓之罦。罦,覆车也。」晋。郭璞。注:「今之翻车也,有两辕中施罥以捕鸟。」
4.喻因话不投机,恶语相向而发怒争吵。如:「他们俩人是死对头,常说不到两句话就翻车,而大打出手。」
《漢語大詞典》:玉凫(玉鳧)
(1).凫鸭形的玉雕。 汉 袁康 越绝书·外传记吴地传:“ 闔庐 冢在 閶门 外,名 虎丘 ……坟池六尺,玉鳧之流,扁诸之剑三千,方圆之口三千,时耗鱼肠之剑在焉。” 唐 李贺 《夜来乐》诗:“五色丝封青玉鳧, 阿侯 此笑千万餘。” 王琦 汇解:“青玉鳧,刻青玉为鳧鸭形,盖玩器也。”
(2).喻水中的裸女。 汉 灵帝 沉湎淫乐,建裸游馆,日夜乘船游漾。选玉色宫人掌篙楫,故使舟覆,乃奏《招商》之歌,曰:“惟日不足乐有餘,清丝流管歌玉鳧。”事见 晋 王嘉 拾遗记·后汉。后亦指美人。
《漢語大詞典》:八校
汉 所置八种校尉的合称。汉书·百官公卿表上:“中垒校尉掌北军垒门内,外掌 西域 。屯骑校尉掌骑士。步兵校尉掌 上林 苑门屯兵。 越 骑校尉掌 越 骑。 长水 校尉掌 长水 宣曲 胡 骑。又有 胡 骑校尉,掌 池阳 胡 骑,不常置。射声校尉掌待詔射声士。虎賁校尉掌轻车。凡八校尉,皆 武帝 初置,有丞、司马。自司隶至虎賁校尉,秩皆二千石。” 东汉 灵帝 又置西园八校尉。后通称将佐为八校。 汉 应玚 《西狩赋》:“双翼伉旌,八校祖分。” 唐 王维 《奉和圣制登降圣观应制》诗:“山川八校满,井邑三农竟。”
《漢語大詞典》:灵献(靈獻)
东汉 灵帝 与 献帝 的并称。两帝当政时期,政治黑暗,国势衰微。文选·潘岳〈为贾谧作赠陆机〉诗:“ 灵 献 微弱,在涅则渝。” 吕向 注:“ 灵帝 、 献帝 也。” 晋 常璩 华阳国志·序志·述南中志:“爰迄 灵 献 ,皇极不建。” 宋 李觏 《袁州学记》:“俗化之厚,延于 灵 献 。” 元 耶律楚材 《怀古》诗:“ 魏 吴 将奋起, 灵 献 自荒嬉。”
分類:灵帝当政
《漢語大詞典》:十常侍
东汉 灵帝 时宦官 张让 、 赵忠 等十二人,都任中常侍,故称。十,取其成数。后汉书·宦者传·张让:“是时 让 、 忠 及 夏惲 、 郭胜 、 孙璋 、 毕嵐 、 栗嵩 、 段珪 、 高望 、 张恭 、 韩悝 、 宋典 十二人,皆为中常侍,封侯贵宠,父兄子弟布列州郡,所在贪残,为人蠹害。 黄巾 既作,盗贼糜沸,郎中 中山 张钧 上书曰:‘……宜斩十常侍,县头南郊,以谢百姓。’”《三国演义》第二回:“天下人民,欲食十常侍之肉。” 清 侯方域 《朋党论上》:“ 汉 有 陈 竇 、十常侍之党, 陈竇 以君子而败,十常侍以小人而胜。”
《漢語大詞典》:董逃歌
东汉 灵帝 时童谣。内容写 董卓 跋扈,纵其残暴,终归逃窜,至于灭族。辞载后汉书·五行志一。 晋 崔豹 古今注·音乐:“《董逃歌》, 后汉 游童所作也。后有 董卓 作乱,卒以逃亡,后人习之以为歌章,乐府奏之,以为烱戒也。”
《國語辭典》:太平道  拼音:tài píng dào
东汉末道教派别之一。钜鹿人张角以《太平经》一书的思想为根据,组织太平道,以法术授徒,兼画符诵咒为人治病。
《国语辞典》:西狭颂(西狭颂)  拼音:xī xiá sòng
东汉时的刻石。刻于灵帝建宁四年(西元171)甘肃省成县鱼窍峡摩崖上,为武都太守李翕所立。每字约四公分见方,皆为汉隶。笔势方严峻伟,笔力雄杰。为汉碑中的上品。
《漢語大詞典》:鸿都门学(鴻都門學)
东汉 灵帝 光和 元年(公元178年)设在 洛阳 鸿都门 的学校。专习辞赋书画。学生由州、郡、三公举送,学成后多授予高级官职。后汉书·灵帝纪:“始置 鸿都门 学生。” 李贤 注:“ 鸿都 ,门名也,於内置学。时其中诸生,皆勑州、郡、三公举召能为尺牘辞赋及工书鸟篆者相课试,至千人焉。”后汉书·蔡邕传:“ 光和 元年,遂置 鸿都门 学,画 孔子 及七十二弟子像。其诸生皆勑州、郡、三公举用辟召,或出为刺史、太守,入为尚书、侍中,乃有封侯赐爵者,士君子皆耻与为列焉。” 清 厉鹗 《〈石经考异〉序》:“自 洛 入 鄴 ,自 汴 入 燕 ,之分其地,駮 鸿都门 学非太学, 魏 石经非 邯郸淳 书。” 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二编第三章第二节:“一七八年, 汉灵帝 立 鸿都门 学。这个皇帝亲自创办的太学里,讲究辞赋、小说、绘画、书法,意在用文学艺术来对抗太学的腐朽经学。”亦省称“ 鸿都学 ”。 唐 张彦远 历代名画记·叙画之兴废:“又创立 鸿都学 ,以集奇艺。” 清 陈培脉 《陈留吊蔡中郎二十四韵》:“淹贯 鸿都 学,辉皇清庙珍。”
分類:灵帝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