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79,分12页显示 2 3 4 5 下一页
二灭
七事断灭宗
七灭诤
生灭二观
十二佛名神咒校量功德除障灭罪经
入灭
大寂灭
大灭谛金刚智
五千五百佛名神咒除障灭罪经
不生不灭
文殊灭淫欲我慢陀罗尼
心生灭门
心行处灭言语道断
心灭
佛类词典
一灭二灭
七事断灭宗
七灭诤
生灭二观
十二佛名神咒校量功德除障灭罪经
入灭
大寂灭
大灭谛金刚智
五千五百佛名神咒除障灭罪经
不生不灭
文殊灭淫欲我慢陀罗尼
心生灭门
心行处灭言语道断
心灭
一灭
【佛学大辞典】
(术语)四谛中之灭谛也。成实论一谛品曰:「以一谛得道,所谓为灭。」三论玄义曰:「就成实义,但会一灭,方乃成圣。」归敬仪中曰:「事分三义,宗成一灭。」(三义,戒定慧也)。
【佛学常见辞汇】
一个趣向于寂灭的道理,也就是四圣谛中的灭谛。
(术语)四谛中之灭谛也。成实论一谛品曰:「以一谛得道,所谓为灭。」三论玄义曰:「就成实义,但会一灭,方乃成圣。」归敬仪中曰:「事分三义,宗成一灭。」(三义,戒定慧也)。
【佛学常见辞汇】
一个趣向于寂灭的道理,也就是四圣谛中的灭谛。
二灭
【佛学大辞典】
(名数)一择灭,二非择灭也。【又】有馀涅槃与无馀涅槃也。
(名数)一择灭,二非择灭也。【又】有馀涅槃与无馀涅槃也。
七事断灭宗
【佛学大辞典】
(流派)外道十六宗之一。言人死后皆断灭七事也。(参见:断见)
(流派)外道十六宗之一。言人死后皆断灭七事也。(参见:断见)
七灭诤
【佛学大辞典】
(名数)比丘具足戒八篇之第八为灭比丘诤论之戒律也。比丘之诤有四事:一、言诤,此由谈论法相是非而起之诤也。二、觅诤,求觅比丘所犯之罪而起之诤也。三、犯诤,缘比丘犯罪之虚实轻重而起之诤也。四、事诤,依他行羯磨之事,或云如法,或云不如法之诤也。灭已上四诤,有七种之毗尼,应用此七种之毗尼可灭之也。一、现前毗尼Sammukhavinaya,或使双方对决于现前,或于现前引證三藏之教法而决之,或于现前引證戒律之制条而决之。二、忆念毗尼Smr!tivinaya,使馀人忆念陈述,依是决当人之犯不犯。三、不痴毗尼Amu%d!havinaya,有比丘,时发癫狂病,而犯众罪,说戒之时,此人若来,彼果有病,虽造过,而差后證知不造,则于彼与以不痴羯磨,而得加于说戒之僧数。四、自言毗尼Tatsvabhavais!iya,比丘犯罪,不以威力制之,但使彼自吐露其罪而决之。五、多语毗尼Pratjn^a%ka%raka,僧中之诤论长而不息时,则或显露,或秘密,行筹而决其是非于多数。六、罪处所毗尼Yadbhu%yasikiya,比丘犯罪,彼妄语以重为轻,不自首本罪,则众僧以白四之羯磨,治罚彼本罪。待彼伏首本罪,复解之。七、草覆地毗尼Tr!n!asta%raka,若彼此二众共诤不止。则会二众,由其中各出一上座,各陈灭诤之言而息其诤。法药如草,诤论如泥,今以此法药而止诤论,如草之覆泥地,故云草覆地。见戒疏行宗记四下。
(名数)比丘具足戒八篇之第八为灭比丘诤论之戒律也。比丘之诤有四事:一、言诤,此由谈论法相是非而起之诤也。二、觅诤,求觅比丘所犯之罪而起之诤也。三、犯诤,缘比丘犯罪之虚实轻重而起之诤也。四、事诤,依他行羯磨之事,或云如法,或云不如法之诤也。灭已上四诤,有七种之毗尼,应用此七种之毗尼可灭之也。一、现前毗尼Sammukhavinaya,或使双方对决于现前,或于现前引證三藏之教法而决之,或于现前引證戒律之制条而决之。二、忆念毗尼Smr!tivinaya,使馀人忆念陈述,依是决当人之犯不犯。三、不痴毗尼Amu%d!havinaya,有比丘,时发癫狂病,而犯众罪,说戒之时,此人若来,彼果有病,虽造过,而差后證知不造,则于彼与以不痴羯磨,而得加于说戒之僧数。四、自言毗尼Tatsvabhavais!iya,比丘犯罪,不以威力制之,但使彼自吐露其罪而决之。五、多语毗尼Pratjn^a%ka%raka,僧中之诤论长而不息时,则或显露,或秘密,行筹而决其是非于多数。六、罪处所毗尼Yadbhu%yasikiya,比丘犯罪,彼妄语以重为轻,不自首本罪,则众僧以白四之羯磨,治罚彼本罪。待彼伏首本罪,复解之。七、草覆地毗尼Tr!n!asta%raka,若彼此二众共诤不止。则会二众,由其中各出一上座,各陈灭诤之言而息其诤。法药如草,诤论如泥,今以此法药而止诤论,如草之覆泥地,故云草覆地。见戒疏行宗记四下。
生灭二观
【佛学大辞典】
(术语)一、生观,观缘无无明生行,缘行生识,乃至缘生生老死,次第生起之相也。是为流转门。二、灭观。观无明灭则行灭,乃至生灭则老死灭,次第灭坏之相也。是为还灭门。见四教仪。
(术语)一、生观,观缘无无明生行,缘行生识,乃至缘生生老死,次第生起之相也。是为流转门。二、灭观。观无明灭则行灭,乃至生灭则老死灭,次第灭坏之相也。是为还灭门。见四教仪。
十二佛名神咒校量功德除障灭罪经
【佛学大辞典】
(经名)一卷,隋阇那崛多译。佛对弥勒说东方佛馀九方九佛之名号功德及神咒。
(经名)一卷,隋阇那崛多译。佛对弥勒说东方佛馀九方九佛之名号功德及神咒。
入灭
【佛学大辞典】
(术语)入于灭度也。梵语涅槃,译为灭度。灭惑度生死海之义。谓證果之人死也。
【佛学常见辞汇】
證入涅槃,又名圆寂,也作为圣者谢世的代名词。
(术语)入于灭度也。梵语涅槃,译为灭度。灭惑度生死海之义。谓證果之人死也。
【佛学常见辞汇】
證入涅槃,又名圆寂,也作为圣者谢世的代名词。
大寂灭
【佛学大辞典】
(术语)大涅槃也。涅槃,一译寂灭。圆觉经曰:「以轮回心生轮回见,入于如来语寂灭海终不能至。」
(术语)大涅槃也。涅槃,一译寂灭。圆觉经曰:「以轮回心生轮回见,入于如来语寂灭海终不能至。」
大灭谛金刚智
【佛学大辞典】
(术语)大灭谛为佛之断德,金刚智为佛之智德,是三德中之前二者也。仁王经上曰:「十号三明大灭谛,金刚智释迦牟尼佛。」
(术语)大灭谛为佛之断德,金刚智为佛之智德,是三德中之前二者也。仁王经上曰:「十号三明大灭谛,金刚智释迦牟尼佛。」
五千五百佛名神咒除障灭罪经
【佛学大辞典】
(经名)八卷,隋阇那崛多译。列四千七百二十五佛之名,并载神咒。
(经名)八卷,隋阇那崛多译。列四千七百二十五佛之名,并载神咒。
不生不灭
【佛学大辞典】
(术语)对生灭之语,常住之异名也。小乘独就涅槃之理而观不生不灭,大乘于有为之事相上论不生不灭之义。维摩经不二门品曰:「法本不生,今则无灭。」涅槃经曰:「涅言不生,槃言不灭,不生不灭名大涅槃。」般若波罗蜜经曰:「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中论曰:「不生亦不灭,不常亦不断,不一亦不异,不来亦不出。能说是因缘,善灭诸戏论。我稽首礼佛,诸说中第一。」按不生亦不灭四句偈文,所以发明真空无相第一妙谛。凡佛经均不外此意。
【佛学常见辞汇】
不生也不灭,是常住的别名,也是永生的意思。涅槃经说:「涅言不生,槃言不灭,不生不灭,名大涅槃。」
(术语)对生灭之语,常住之异名也。小乘独就涅槃之理而观不生不灭,大乘于有为之事相上论不生不灭之义。维摩经不二门品曰:「法本不生,今则无灭。」涅槃经曰:「涅言不生,槃言不灭,不生不灭名大涅槃。」般若波罗蜜经曰:「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中论曰:「不生亦不灭,不常亦不断,不一亦不异,不来亦不出。能说是因缘,善灭诸戏论。我稽首礼佛,诸说中第一。」按不生亦不灭四句偈文,所以发明真空无相第一妙谛。凡佛经均不外此意。
【佛学常见辞汇】
不生也不灭,是常住的别名,也是永生的意思。涅槃经说:「涅言不生,槃言不灭,不生不灭,名大涅槃。」
文殊灭淫欲我慢陀罗尼
【佛学大辞典】
(经名)一卷,失译。为一髻一字文殊法之真言也。
(经名)一卷,失译。为一髻一字文殊法之真言也。
心生灭门
【佛学大辞典】
(术语)起信论所说一心二门之一。(参见:二门)
【佛学常见辞汇】
起信论所说的一心二门,即真如门与生灭门。
【三藏法数】
谓不生不灭真如之性,因无明熏动,故有生灭之心,此即觉成不觉也。觉与不觉,复更互相熏。以不觉熏本觉故,则生诸染法,流转生死。以本觉熏不觉故,则生诸净法,反流出缠,成于本觉,故名心生灭门。(熏即熏发,击动之义。反流出缠者,谓旋反无明之流,而出离惑业之缠缚也。)
(术语)起信论所说一心二门之一。(参见:二门)
【佛学常见辞汇】
起信论所说的一心二门,即真如门与生灭门。
【三藏法数】
谓不生不灭真如之性,因无明熏动,故有生灭之心,此即觉成不觉也。觉与不觉,复更互相熏。以不觉熏本觉故,则生诸染法,流转生死。以本觉熏不觉故,则生诸净法,反流出缠,成于本觉,故名心生灭门。(熏即熏发,击动之义。反流出缠者,谓旋反无明之流,而出离惑业之缠缚也。)
心行处灭言语道断
【佛学大辞典】
(杂语)又曰言语道断心行处灭。(参见:言语道断)
(杂语)又曰言语道断心行处灭。(参见:言语道断)
心灭
【佛学大辞典】
(术语)言真如离心念之相,故心行之处灭而无可思念也。二教论曰:「言断心灭。」
(术语)言真如离心念之相,故心行之处灭而无可思念也。二教论曰:「言断心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