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灭相
【佛学大辞典】
(术语)有为四相之一。谓有为法有现法灭而入于过去之相也。又真如三相之一。真如寂灭,无二种之生死,谓为灭相。法华经化城喻品曰:「如来说法,一相一味。所谓解脱相、离相、灭相。」
【三藏法数】
谓业尽命终,身亦坏灭,是为灭相。
【三藏法数】
谓尘境既忘,心念亦灭,是为灭相。
灭度
【佛学大辞典】
(术语)梵语Nirva%na,巴Nibba%na之译,有有馀无馀之二((参见:涅槃)),故皆指命终證果。无量寿经上曰:「国中天人不住定聚,必至灭度者,不取正觉。」法华经序品曰:「佛此夜灭度如薪火灭。」遗教经曰:「世尊灭度,一何疾哉。」涅槃经二十九曰:「灭生死故,名为灭度。」肇论曰:「灭度者,言其大患永灭,超度四流。」行愿品钞四曰:「言涅槃者,具云般涅槃那,古译为入灭息。息即是灭故,但云入灭,或云灭度,即灭障度苦也。」
【佛学常见辞汇】
即涅槃。灭是灭见思尘沙,无明三种惑,度是度分段变易两种生死。
涅槃
【佛学大辞典】
(术语)Nirva%na,又作泥曰,泥洹,泥畔,涅槃那等。旧译诸师,译为灭,灭度,寂灭,不生,无为,安乐,解脱等。新译曰波利昵缚喃Parinirva%n!a。译为圆寂。灭者,灭生死因果之义也。灭度者,灭生死之因果,渡生死之瀑流也。是灭即度也。寂灭者,寂有无为空寂安稳之义,灭者生死之大患灭也。不生者,生死之苦果不再生也。无为者,无惑业因缘之造作也。安乐者,安稳快乐也。解脱者,离众果也。此中单译灭为正翻。他皆为义翻。肇师之涅槃无明论曰:「泥曰,泥洹,涅槃,此三名前后异出。盖是楚夏不同耳。云涅槃,音正也,(中略)秦言无为,亦名度。无为者,取于虚无寂寞妙灭绝于有为。灭度者,言其大患永灭,超度四流。」涅槃玄义上曰:「既可得翻,且举十家:一竺道生,时人呼为涅槃圣,翻为灭。二庄严大斌,翻为寂灭。三白马爱,翻为秘藏。四长干影,翻为安乐。五定林柔,翻为无累解脱。六大宗昌,翻为解脱。七梁武,翻为不生。八肇论,云无为亦云灭度。九会稽基,偏用无为一义。十开善光宅,同用灭度。」大乘义章十八曰:「外国涅槃,此翻为灭。灭烦恼故,灭生死故,名之为灭。离众相故,大寂静故,名之为灭。」涅槃经四曰:「灭诸烦恼,名为涅槃。离诸有者,乃为涅槃。」圆觉经曰:「以因缘俱灭,故心相皆尽,名得涅槃。」贤首心经略疏曰:「涅槃,此云圆寂。谓德无不备称圆,障无不尽名寂。」俱舍论二十四曰:「通达言唯自见道,是證圆寂初加行故。」唯识述记一本曰:「西域梵音云波利昵缚喃。波利者,圆也。昵缚喃,言寂。即是圆满体寂灭义。旧云涅槃,音讹略也。今或顺古亦云涅槃。」华严大疏五十二曰:「译名涅槃,正名为灭。取其义类,乃有多方。总以义翻称为圆寂。以义充法界,德备尘沙曰圆。体穷真性,妙绝相累为寂。」

【佛学常见辞汇】
华译灭度、寂灭、圆寂、大寂定等,是超越时空的真如境界,也是不生不灭的意思。
【佛学次第统编】
涅槃义别,略有四种:
一、本来自性清净涅槃 谓一切法相真如理,虽有客染,而本性净,具无数量微妙功德,无生无灭,湛若虚空,一切有情,平等共有,与一切法,不一不异,离一切相,一切分别,寻思路绝,名言道断,唯真圣者自内所證,其性本寂,故名涅槃。
二、有馀依涅槃 谓即真如出烦恼障,虽有微苦所依未灭而障永寂,故名涅槃。
三、无馀依涅槃 谓即真如,出生死苦,烦恼既尽,馀依亦灭,众苦永寂,故名涅槃。
四、无住处涅槃 谓即真如出所知障,大悲般若,常所辅翼,由斯不住生死涅槃,利乐有情,穷未来际,用而常寂,故名涅槃。
【俗语佛源】
涅槃,梵语nirvana的音译,意为「灭度」、「寂灭」等。或从梵语Parinivana意译为「圆寂」。「涅槃」是佛家修證的最高境界。简单地说,「涅槃」就是经过修道,能够彻底地断除烦恼,具备一切功德,超脱生死轮回,入于「不生不灭」。如《涅槃经》卷四所说:「灭诸烦恼,名为涅槃;离诸有(指生死)者,乃为涅槃。」又如《魏书·释老志》所说:「涅槃译云灭度,或言常乐我净,明无迁谢及诸苦累也。」后称僧人逝世为涅槃、圆寂。在文学中运用如郭沫若赋有长诗《凤凰涅槃》,借用佛语「涅槃」,谓凤凰经过烈火的锻炼而获得新生。又如徐迟《火中的凤凰》谓:「这是一只火中的凤凰,一只新生的凤凰,它在大火之中涅槃,却又从灰烬里新生。」(李明权)
【三藏法数】
梵语涅槃,华言灭度。谓诸众生,厌生死苦,修习梵行,断诸烦恼,證大涅槃,故违烦恼之惑也。
【三藏法数】
梵语涅槃,华言灭度。即如来所證究竟法身之果。以其无灭无生,不迁不变,是为常住果。
灭后
【佛学大辞典】
(术语)如来之涅槃,谓为入灭。灭后者入灭已后也。遗教经曰:「汝等比丘,于我灭后当尊重珍敬波罗提木叉。」
【佛学常见辞汇】
涅槃之后。
灭病
【佛学大辞典】
(术语)圆觉经所说四病之一。住于诸法寂灭相之病也。圆觉经曰:「灭病,若复有人作如是言:今我永断一切烦恼,身心毕竟空无所有,何况根尘虚妄境界。一切永寂,欲求圆觉,彼圆觉性非寂相,故说名为病。」
【佛学次第统编】
于一切法执灭者,略说亦有四种。云何为四?
【三藏法数】
灭者,即寂灭之谓也。谓若有人言,我今永灭一切烦恼,身心根尘,虚妄境界一切永寂,欲求圆觉。彼圆觉性,非灭相故,说名为病。
灭除五逆罪大陀罗尼经
【佛学大辞典】
(经名)一卷,赵宋法贤译。佛为阿难说之。
灭理
【佛学大辞典】
(术语)谓涅槃也。是寂灭之真理也。寄归传二曰:「无生妙智,托灭理而方兴。」
【佛学常见辞汇】
寂灭的真理,亦即涅槃。
灭恶趣
【佛学大辞典】
(菩萨)胎藏界除盖障院之上第二位。密号曰除障金刚。以破灭三恶趣为本誓,与地藏同。又名破恶趣,除恶趣。菩萨形,白黄色,左手屈中指,附于大指,伸馀指,当胸。右手为与愿,坐于赤莲。
灭智
【佛学大辞典】
(术语)照了灭谛之理之智也。
【佛学常见辞汇】
彻底明瞭灭谛的道理的智慧。
【三藏法数】
灭即断灭之义,谓断灭见、思烦恼,得无漏智,故名灭智。
灭场
【佛学大辞典】
(杂名)寂灭道场之略。
灭道
【佛学大辞典】
(术语)灭谛与道谛也。灭者,灭生死因果之涅槃也,道者證涅槃之正道也,灭为果而道为因,谓之无漏之因果,又曰还灭之因果。先果后因者,先示果使生欣求之念,因以修因也。
【佛学常见辞汇】
灭谛与道谛。(参见:四谛)
灭业
【佛学大辞典】
(术语)可得涅槃灭果之业事也。性灵集二曰:「三谛之灭业。」
灭罪生善
【佛学大辞典】
(术语)请佛力而灭罪生善也。往生要集中本曰:「灭罪生善,共生极乐。」
灭尽定
【佛学大辞典】
(术语)梵语Nirodhasama%patti,又名灭受想定。二无心定之一。灭尽六识心心所而不使起之禅定也。不还果已上之圣者,为假入涅槃之想而入于此定,极长者为七日,属于非想天,外道所入之无心定,名为无想定。属于第四禅。俱舍论五曰:「如说复有别法,能令心心所灭,名无想定。如是复有别法,能令心心所灭,名灭尽定。」大乘义章二曰:「灭尽定者,谓诸圣人患心劳虑,暂灭心识。得一有为非色心法,领补心处,名灭尽定。」同九曰:「灭受想者,偏对受想二阴彰名。想绝受亡,名灭受想。灭尽定者,通对一切心心数法以彰名也。心及心法一切俱亡,名为灭尽。」
【佛学常见辞汇】
又名灭受想定,或灭定,在此定中,以灭受想二心所为主,最后并六识心所亦灭,是九次第定的最后一定。
【三藏法数】
谓入此定时,一切受领思想之心,一时灭尽,都无见闻觉知,出入之息亦尽,是名灭尽定无心。
灭尽三昧
【佛学大辞典】
(术语)又曰灭尽定。灭尽六识心心所之禅定也。(参见:灭尽定)。无量寿经下曰:「风触其身,皆得快乐。譬如比丘得灭尽三昧。」
【佛学常见辞汇】
又名灭尽定。(参见:灭尽定)
灭种
【佛学大辞典】
(术语)灭无漏之种子,永不可成佛者。唯识论所说五种性中之无性有情,楞伽经所说二阐提中之断善阐提也。释门正统八曰:「唯识等论定性灭种之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