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79,分12页显示 上一页 1 2 4 5 6 7 下一页
佛灭
佛灭度
佛灭度后棺歛葬送经
非生非灭
非灭
非数灭
非择灭无为
金刚灭定
金刚三昧本性清净不坏不灭经
法灭
法灭尽经
刹那生灭
舍利弗目连先佛入灭
苦集灭道
佛类词典(续上)
佛法灭尽经佛灭
佛灭度
佛灭度后棺歛葬送经
非生非灭
非灭
非数灭
非择灭无为
金刚灭定
金刚三昧本性清净不坏不灭经
法灭
法灭尽经
刹那生灭
舍利弗目连先佛入灭
苦集灭道
佛法灭尽经
【佛学大辞典】
(经名)佛说法灭尽经之略名。
(经名)佛说法灭尽经之略名。
佛灭
【佛学大辞典】
(术语)佛之涅槃也,在凡夫曰死,于佛曰涅槃,译曰灭,又译灭度。灭烦恼度苦海之义也。法华经序品曰:「佛此夜灭度,如薪尽火灭。」
【佛学常见辞汇】
佛入涅槃。
(术语)佛之涅槃也,在凡夫曰死,于佛曰涅槃,译曰灭,又译灭度。灭烦恼度苦海之义也。法华经序品曰:「佛此夜灭度,如薪尽火灭。」
【佛学常见辞汇】
佛入涅槃。
佛灭度
【佛学大辞典】
(术语)佛之灭度也。与佛灭同。
【佛学常见辞汇】
与佛灭同义。灭度是灭烦恼和度苦海的意思。
(术语)佛之灭度也。与佛灭同。
【佛学常见辞汇】
与佛灭同义。灭度是灭烦恼和度苦海的意思。
佛灭度后棺歛葬送经
【佛学大辞典】
(经名)一卷,失译。阿难请问荼毗之法,佛言应如转轮圣王,又悬记千年后佛体显神变之事。
(经名)一卷,失译。阿难请问荼毗之法,佛言应如转轮圣王,又悬记千年后佛体显神变之事。
非生非灭
【佛学大辞典】
(术语)释迦如来之出世灭度,非实之生灭,其本身之寿量,无量无数,而为众生化益,非生现生,非灭现灭也。法华经寿量品曰:「诸善男子,若有众生来至我所,我以佛眼观其信等诸根利钝随所应度,处处自说名字不同年纪大小,亦复现言当入涅槃。」同文句九曰:「非生现生,非灭现灭。」
(术语)释迦如来之出世灭度,非实之生灭,其本身之寿量,无量无数,而为众生化益,非生现生,非灭现灭也。法华经寿量品曰:「诸善男子,若有众生来至我所,我以佛眼观其信等诸根利钝随所应度,处处自说名字不同年纪大小,亦复现言当入涅槃。」同文句九曰:「非生现生,非灭现灭。」
非灭
【佛学大辞典】
(术语)谓释尊之入灭,为非灭现灭,非实之灭也。以法华经寿量品说。释迦之本身为常住故也。然则出世亦化现也。法华文句九曰:「非生现生,非灭现灭。」
(术语)谓释尊之入灭,为非灭现灭,非实之灭也。以法华经寿量品说。释迦之本身为常住故也。然则出世亦化现也。法华文句九曰:「非生现生,非灭现灭。」
非数灭
【佛学大辞典】
(术语)三无为之一。新云非择灭。大乘义章曰:「三无为者:一虚空无为,二数灭无为,三非数灭无为。」非数缘尽项。
(术语)三无为之一。新云非择灭。大乘义章曰:「三无为者:一虚空无为,二数灭无为,三非数灭无为。」非数缘尽项。
非择灭无为
【佛学大辞典】
(术语)三无为之一。灭者灭尽有为法也,灭尽了,毕竟不生,曰无为。此灭有二种,以智慧之简择力断灭烦恼,不令再生,谓之择灭无为,即涅槃也。又不依择力,仅由缺有为法之自生缘,而毕竟不生,谓之非择灭无为。盖择灭者,圣道所得,非择灭者,缘缺所得也。俱舍论一曰:「永碍当生得非择灭,谓能永碍未来法生得灭异前,名非择灭。得不因择,但由阙缘。」唯识述记二末曰:「而此本性不由慧能而性清净,名非择灭。或有为法缘阙不生,不生之灭显真理故,名非择灭,离无漏慧而自灭故。」
【佛学常见辞汇】
三无为之一。(参见:三无为)
【三藏法数】
谓声闻之人,證果之后,诸惑不复续起,自然契悟寂灭真空之理,不假拣择,故名非择灭无为。
(术语)三无为之一。灭者灭尽有为法也,灭尽了,毕竟不生,曰无为。此灭有二种,以智慧之简择力断灭烦恼,不令再生,谓之择灭无为,即涅槃也。又不依择力,仅由缺有为法之自生缘,而毕竟不生,谓之非择灭无为。盖择灭者,圣道所得,非择灭者,缘缺所得也。俱舍论一曰:「永碍当生得非择灭,谓能永碍未来法生得灭异前,名非择灭。得不因择,但由阙缘。」唯识述记二末曰:「而此本性不由慧能而性清净,名非择灭。或有为法缘阙不生,不生之灭显真理故,名非择灭,离无漏慧而自灭故。」
【佛学常见辞汇】
三无为之一。(参见:三无为)
【三藏法数】
谓声闻之人,證果之后,诸惑不复续起,自然契悟寂灭真空之理,不假拣择,故名非择灭无为。
金刚灭定
【佛学大辞典】
(术语)与金刚喻定,金刚三昧同。言菩萨最后之禅定,坚利如金刚,能伏灭微细之烦恼也。仁王经上曰:「四辨四摄,金刚灭定,一切功德皆成就。」天台疏上曰:「金刚灭定者,十地上忍定。如金刚碎烦恼山,自不倾动,亦名首楞严定。」
【佛学常见辞汇】
与金刚三昧同义。
(术语)与金刚喻定,金刚三昧同。言菩萨最后之禅定,坚利如金刚,能伏灭微细之烦恼也。仁王经上曰:「四辨四摄,金刚灭定,一切功德皆成就。」天台疏上曰:「金刚灭定者,十地上忍定。如金刚碎烦恼山,自不倾动,亦名首楞严定。」
【佛学常见辞汇】
与金刚三昧同义。
金刚三昧本性清净不坏不灭经
【佛学大辞典】
(经名)佛说金刚三昧本性清净不坏不灭经,一卷,失译。说初修百三昧终入金刚三昧而成佛者。
(经名)佛说金刚三昧本性清净不坏不灭经,一卷,失译。说初修百三昧终入金刚三昧而成佛者。
法灭
【佛学大辞典】
(术语)佛法灭尽也。凡佛法灭尽之相,乃诸佛之通轨,分正像末之三法,次第渐灭。一正法,佛虽去世而法仪未改,證悟之人多也。二像法,去佛世已久,道化渐讹替,正法变为似法也。三末法,去佛世长远,仅存教法之一分,更无修行證果之实效也。此三时之年限,其长短诸佛各不同,又我释迦佛经论之所说亦不同,今据通途之一说,则正法五百年,像法一千年,末法一万年,过此三时,则佛法悉灭尽。
【佛学常见辞汇】
佛法灭时,亦即在末法过后的时期。
(术语)佛法灭尽也。凡佛法灭尽之相,乃诸佛之通轨,分正像末之三法,次第渐灭。一正法,佛虽去世而法仪未改,證悟之人多也。二像法,去佛世已久,道化渐讹替,正法变为似法也。三末法,去佛世长远,仅存教法之一分,更无修行證果之实效也。此三时之年限,其长短诸佛各不同,又我释迦佛经论之所说亦不同,今据通途之一说,则正法五百年,像法一千年,末法一万年,过此三时,则佛法悉灭尽。
【佛学常见辞汇】
佛法灭时,亦即在末法过后的时期。
法灭尽经
【佛学大辞典】
(经名)一卷,失译,佛临涅槃,说末世众魔比丘为不如法事,乃至袈裟变白,为法灭之相者。
(经名)一卷,失译,佛临涅槃,说末世众魔比丘为不如法事,乃至袈裟变白,为法灭之相者。
刹那生灭
【佛学大辞典】
(术语)一刹那之短时间中有生灭。谓万法刹那生,刹那灭,转转相续也。此为成实论之说。梵Ks!an!abhan%ga。
【佛学常见辞汇】
一刹那之间就有生灭的意思。
(术语)一刹那之短时间中有生灭。谓万法刹那生,刹那灭,转转相续也。此为成实论之说。梵Ks!an!abhan%ga。
【佛学常见辞汇】
一刹那之间就有生灭的意思。
舍利弗目连先佛入灭
【佛学大辞典】
(传说)舍利弗目犍连二大弟子共闻佛告诸比丘言:却后三月,当入涅槃。不忍眼见世尊入灭,告佛已取灭。目连为宿业被执杖外道打杀。大方便报恩经五,贤愚因缘经五,记舍利弗入灭,且佛说其往昔因缘。增一阿含经十八说目连为执杖外道殴折,将入涅槃事,及舍利弗见之先取涅槃。又月光菩萨经说舍利弗目连二人告佛请入灭,佛为之说往昔因缘。上足二人告佛而入灭者,乃三世诸佛之通规也。增一阿含经十八曰:「舍利弗言:又我躬从如来闻此语,诸过去当来今现在诸佛上足弟子先取般涅槃,然后佛取般涅槃。」萨婆多论七曰:「舍利弗目连以不忍见佛泥洹,便先泥洹。以其先泥洹故,七万阿罗汉同时泥洹。」
(传说)舍利弗目犍连二大弟子共闻佛告诸比丘言:却后三月,当入涅槃。不忍眼见世尊入灭,告佛已取灭。目连为宿业被执杖外道打杀。大方便报恩经五,贤愚因缘经五,记舍利弗入灭,且佛说其往昔因缘。增一阿含经十八说目连为执杖外道殴折,将入涅槃事,及舍利弗见之先取涅槃。又月光菩萨经说舍利弗目连二人告佛请入灭,佛为之说往昔因缘。上足二人告佛而入灭者,乃三世诸佛之通规也。增一阿含经十八曰:「舍利弗言:又我躬从如来闻此语,诸过去当来今现在诸佛上足弟子先取般涅槃,然后佛取般涅槃。」萨婆多论七曰:「舍利弗目连以不忍见佛泥洹,便先泥洹。以其先泥洹故,七万阿罗汉同时泥洹。」
苦集灭道
【佛学大辞典】
(术语)即四谛也。苦集二者如上。灭者谓灭生死苦果之涅槃。道者谓可得涅槃果之正道。盖苦集灭道者为世间与出世间,即生死与涅槃之一双因果,苦为生死之果,集为生死之因,灭为涅槃之果,道为涅槃之因也。但先果而后因者,以果显著易知,因幽微难知故也。此四种之理,皆是真实,故云谛。声闻乘之人,观此四谛之理厌生死,乐涅槃,以断烦恼(集谛)而證涅槃(灭谛)也。(参见:四谛)。按法界次第云:苦以逼恼为义。一切有为心行,常为无常患累之所迫恼,故名为苦。集以招聚为义。若心与结业相应,未来定能招集生死之苦,故名为集。灭以灭无为义。结业既尽,则不为生死之患累,故名为灭。道以能通之义。有二种:一正道。实观三十七道品,三解脱门,缘理慧行,名为正道。二助道。得解观中种种诸对治法及诸禅定,皆是助道。此二相扶,能通涅槃。故名为道。
【佛学常见辞汇】
即四圣谛。(参见:四圣谛)
(术语)即四谛也。苦集二者如上。灭者谓灭生死苦果之涅槃。道者谓可得涅槃果之正道。盖苦集灭道者为世间与出世间,即生死与涅槃之一双因果,苦为生死之果,集为生死之因,灭为涅槃之果,道为涅槃之因也。但先果而后因者,以果显著易知,因幽微难知故也。此四种之理,皆是真实,故云谛。声闻乘之人,观此四谛之理厌生死,乐涅槃,以断烦恼(集谛)而證涅槃(灭谛)也。(参见:四谛)。按法界次第云:苦以逼恼为义。一切有为心行,常为无常患累之所迫恼,故名为苦。集以招聚为义。若心与结业相应,未来定能招集生死之苦,故名为集。灭以灭无为义。结业既尽,则不为生死之患累,故名为灭。道以能通之义。有二种:一正道。实观三十七道品,三解脱门,缘理慧行,名为正道。二助道。得解观中种种诸对治法及诸禅定,皆是助道。此二相扶,能通涅槃。故名为道。
【佛学常见辞汇】
即四圣谛。(参见:四圣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