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79,分12页显示 上一页 6 7 8 9 10 12 下一页
佛灭度后,恶性车匿,云何共住?
佛灭度后,我等以何为师?
佛灭度后,我等依何法住?
灭识多少
得无灭忍
有生灭
灭已名无
身光忽灭
深信因果,知佛不灭
刹那灭义
生福灭罪
见谛所灭流
修道所灭流
舍所灭流
佛类词典(续上)
十信觉灭相佛灭度后,恶性车匿,云何共住?
佛灭度后,我等以何为师?
佛灭度后,我等依何法住?
灭识多少
得无灭忍
有生灭
灭已名无
身光忽灭
深信因果,知佛不灭
刹那灭义
生福灭罪
见谛所灭流
修道所灭流
舍所灭流
十信觉灭相
【三藏法数】
十信觉灭相者,谓菩萨修行,證此信位,则能觉了心中念念灭相分齐也。(十信者,信心、念心、精进心、慧心、定心、不退心、护法心、回向心、戒心、愿心也。)
十信觉灭相者,谓菩萨修行,證此信位,则能觉了心中念念灭相分齐也。(十信者,信心、念心、精进心、慧心、定心、不退心、护法心、回向心、戒心、愿心也。)
佛灭度后,恶性车匿,云何共住?
【三藏法数】
佛答言:车匿比丘,其性鄙恶。我灭度后,汝当依我教法,调伏其心,舍本恶性,不久自当得證道果。(车匿无翻。西域记云:正音阐释迦,亦释种。太子出家,令车匿牵揵陟。揵陟马名,译云纳。)
佛答言:车匿比丘,其性鄙恶。我灭度后,汝当依我教法,调伏其心,舍本恶性,不久自当得證道果。(车匿无翻。西域记云:正音阐释迦,亦释种。太子出家,令车匿牵揵陟。揵陟马名,译云纳。)
佛灭度后,我等以何为师?
【三藏法数】
佛答言:汝问以何为师者,当知尸波罗戒是汝大师,依之修行,能得出世甚深定慧。(梵语尸波罗,华言戒。)
佛答言:汝问以何为师者,当知尸波罗戒是汝大师,依之修行,能得出世甚深定慧。(梵语尸波罗,华言戒。)
佛灭度后,我等依何法住?
【三藏法数】
佛答言:汝问依何法住者,当知依四念处,严心而住。一、观身性相,同于虚空,名身念处;二、观受不在内外,不住中间,名受念处;三、观心但有名字,名字性离,名心念处;四、观法不得善法,不得不善法,名法念处。一切比丘,应当依此四念处住。(观受者,受即领纳之义,谓眼耳鼻舌身意六根,领纳色声香味触法六尘之境也。不在内外者,心不在六根名内;不在六尘名外;根尘之中,名为中间。)
佛答言:汝问依何法住者,当知依四念处,严心而住。一、观身性相,同于虚空,名身念处;二、观受不在内外,不住中间,名受念处;三、观心但有名字,名字性离,名心念处;四、观法不得善法,不得不善法,名法念处。一切比丘,应当依此四念处住。(观受者,受即领纳之义,谓眼耳鼻舌身意六根,领纳色声香味触法六尘之境也。不在内外者,心不在六根名内;不在六尘名外;根尘之中,名为中间。)
灭识多少
【三藏法数】
谓灭尽定既灭第六识已,兼能灭第七识染分;无想定但灭第六识分别之见,而诸邪见则未能尽断,故云灭识多少也。(第六识即意识,第七识即传送识,又云执我识。染分者,我痴、我见、我慢、我爱之四惑也。)
谓灭尽定既灭第六识已,兼能灭第七识染分;无想定但灭第六识分别之见,而诸邪见则未能尽断,故云灭识多少也。(第六识即意识,第七识即传送识,又云执我识。染分者,我痴、我见、我慢、我爱之四惑也。)
得无灭忍
【三藏法数】
谓一切诸法,昔本不生,今亦无灭。菩萨證知此法,则能超出毁犯禁戒之罪,是为得无灭忍。
谓一切诸法,昔本不生,今亦无灭。菩萨證知此法,则能超出毁犯禁戒之罪,是为得无灭忍。
有生灭
【三藏法数】
谓世间一切诸法,皆从因缘和合而生,皆从因缘别离而灭,故名有生灭也。
谓世间一切诸法,皆从因缘和合而生,皆从因缘别离而灭,故名有生灭也。
灭已名无
【三藏法数】
谓梵志妄计灭烦恼已,名为涅槃,涅槃即无,譬如瓶既坏已,名为无瓶。盖外道不知烦恼既灭,涅槃即显。故佛答言:亦非灭无,同瓶坏已。
谓梵志妄计灭烦恼已,名为涅槃,涅槃即无,譬如瓶既坏已,名为无瓶。盖外道不知烦恼既灭,涅槃即显。故佛答言:亦非灭无,同瓶坏已。
身光忽灭
【三藏法数】
谓诸天众身光赫弈,昼夜昭然。衰相现时,其光不现,是为小衰相也。
谓诸天众身光赫弈,昼夜昭然。衰相现时,其光不现,是为小衰相也。
深信因果,知佛不灭
【三藏法数】
所作为因,感报为果。谓若信因果不虚,则无造恶之过;若知法身常住,则无断灭之见。是即忏悔也。
所作为因,感报为果。谓若信因果不虚,则无造恶之过;若知法身常住,则无断灭之见。是即忏悔也。
刹那灭义
【三藏法数】
梵语刹那,华言一念。谓眼等诸识种子,一念才生,生则随灭,念念不停,刹那变异;耳鼻舌身意等诸识种子,各各亦复如是,是为刹那灭义。
梵语刹那,华言一念。谓眼等诸识种子,一念才生,生则随灭,念念不停,刹那变异;耳鼻舌身意等诸识种子,各各亦复如是,是为刹那灭义。
生福灭罪
【三藏法数】
谓建造佛塔,非惟生自己之福,灭自己之罪,盖令一切众生,凡瞻睹顶礼者,无不生一切福,灭一切罪也。
谓建造佛塔,非惟生自己之福,灭自己之罪,盖令一切众生,凡瞻睹顶礼者,无不生一切福,灭一切罪也。
见谛所灭流
【三藏法数】
谓初果之人,见真谛理,能断欲界见惑;因灭此惑,不流转欲界,故云见谛所灭流。(初果,即须陀洹果也。)
谓初果之人,见真谛理,能断欲界见惑;因灭此惑,不流转欲界,故云见谛所灭流。(初果,即须陀洹果也。)
修道所灭流
【三藏法数】
谓第二果、第三果之人,因修四谛之观,能断欲界思惑,因灭此惑,不为欲界漂流。故云修道所灭流。(二果,即斯陀含果;三果,即阿那含果也。)
谓第二果、第三果之人,因修四谛之观,能断欲界思惑,因灭此惑,不为欲界漂流。故云修道所灭流。(二果,即斯陀含果;三果,即阿那含果也。)
舍所灭流
【三藏法数】
谓第四果之人,已空五蕴等法。所空之法既无,能空之心亦舍,能所两亡,无憎无爱,一味平等,證于无学,不复流转三界,故云舍所灭流。(无学者,谓阿罗汉见、思惑尽,无法可学也。)
谓第四果之人,已空五蕴等法。所空之法既无,能空之心亦舍,能所两亡,无憎无爱,一味平等,證于无学,不复流转三界,故云舍所灭流。(无学者,谓阿罗汉见、思惑尽,无法可学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