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鼎鱼(鼎魚)
鼎中之鱼。比喻濒于灭亡的人或事物。 唐 杜甫 《喜闻官军已临贼境二十韵》:“鼎鱼犹假息,穴蚁欲何逃。”参见“ 鼎鱼幕燕 ”。
《漢語大詞典》:鼎鱼幕燕(鼎魚幕燕)
《文选·丘迟〈与陈伯之书〉》:“而将军鱼游於沸鼎之中,鷰巢於飞幕之上,不亦惑乎。” 李善 注:“ 袁嵩 《后汉书》:‘ 朱穆 上疏曰:养鱼沸鼎之中,栖鸟烈火之上,用之不时,必也燋烂。’《左氏传》曰:‘ 吴 季札 曰:夫子之在此也,犹鷰巢于幕之上。’”后以“鼎鱼幕燕”比喻处于极危险境地的人或事物。 宋 王禹偁 《拟侯君集平高昌纪功碑序》:“我师则奉辞伐罪,鸣皷而前,鳞萃翼涉,然犹以之环合,鼎鱼幕燕,孤垒于是卵危。”元史·外夷传一·高丽:“大军已驻乎心腹,鼎鱼幕燕,亡在旦夕。”
《國語辭典》:衰亡  拼音:shuāi wáng
衰弱以至消失、灭亡。《韩非子。爱臣》:「是以奸臣蕃息,主道衰亡。」
《國語辭典》:亡故  拼音:wáng gù
死亡、去世。《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五:「今姊已亡故无證,所以客人落得诬扳。」《红楼梦》第一四回:「目今正值缮国公诰命亡故,王邢二夫人又去打祭送殡。」
《國語辭典》:燋烂(燋爛)  拼音:jiāo làn
1.焦灼熟烂。汉。王充《论衡。说日》:「生物入火中,燋烂而死焉。」
2.死亡、毁灭。《文选。嵇康。养生论》:「虽终归燋烂,必一溉者后枯。」《文选。丘迟。与陈伯之书》:「恶积祸盈,理至燋烂。」
《漢語大詞典》:三亡
导致灭亡的三种祸端。战国策·秦策一:“世有三亡而天下得之,其此之谓乎?臣闻之曰:以乱攻治者亡,以邪攻正者亡,以逆攻顺者亡。”后汉书·郑太传:“夫战有三亡,以乱攻理者亡,以邪攻正者亡,以逆攻顺者亡。”
《漢語大詞典》:废灭(廢滅)
(1).废弃毁灭。墨子·非攻下:“夫杀之人,灭鬼神之主,废灭先王,贼虐万民,百姓离散,则此中不中鬼之利矣。”晏子春秋·谏下二一:“谗諛萌通,而贤良废灭。”
(2).谓灭亡、灭绝。 唐 柳宗元 《非国语上·料民》:“惑于神怪愚诬之説,而以是徵 幽 之废灭。” 鲁迅 《野草·死后》:“假使一个人的死亡,只是运动神经的废灭,而知觉还在,那就比全死了更可怕。”
《國語辭典》:没落(沒落)  拼音:mò luò
1.陷落。如:「边防要塞已没落于敌军。」
2.衰亡。如:「近代西方精神文明已渐趋没落。」
3.衰落、凋零。如:「自从火车站迁移以后,原有热闹的商圈便渐趋没落了。」
《漢語大詞典》:中劫
佛家的宏观时间概念之一。相当于世界产生、发展、衰朽、灭亡(成、住、坏、空)中的一个阶段。即二十小劫或四分之一大劫。见大智度论法苑珠林卷三:“此中一减一增,十八增减,合二十中劫。”
《漢語大詞典》:不血食
指因为无后嗣或国家灭亡而绝祀。古代祭祀用牲,谓血食。左传·庄公六年:“ 邓侯 曰:‘人将食吾餘。’对曰:‘若不从三臣,抑社稷实不血食,而君焉取餘。’”新五代史·刘承钧传:“然 承钧 家世非叛者,区区守此,盖惧 汉氏 之不血食也。”
《国语辞典》:倾崩(倾崩)  拼音:qīng bēng
倾倒毁坏。形容灭亡。《三国演义》第一二○回:「今成都不守,社稷倾崩,司马炎必有吞吴之心。」
《漢語大詞典》:共存亡
存在或灭亡都在一起,谓彼此的命运紧密相联。 陆俊超 《惊涛骇浪万里行》:“在这战斗的时刻,在这共存亡的时候,我们 中 波 两国海员的心完全连到了一起。”如:战士们决心与阵地共存亡。
《國語辭典》:天择(天擇)  拼音:tiān zé
自然界对物种的选择。在自然界中,只有能适应环境的生物,才能生存并繁衍后代,这种选择是取决于自然的力量,故称为「天择」。
《漢語大詞典》:崩毁
崩溃灭亡。 骆宾基 《父女俩》:“这些妇女大部分是妇救会的积极分子,在解放不久随着地主阶级的崩毁开始出现的。”
《漢語大詞典》:灭祀(滅祀)
断绝宗庙祭祀。指朝代灭亡。 唐 储光羲 《贻余处士》诗:“ 吴王 昔丧元, 隋帝 又灭祀。”
《漢語大詞典》:虚亡
无故而灭亡。管子·七臣七主:“法令非虚乱也,国家非虚亡也。”史记·秦始皇本纪:“﹝ 胡亥 ﹞诛 斯 、 去疾 ,任用 赵高 。痛哉言乎!人头畜鸣。不威不伐恶,不篤不虚亡。” 张守节 正义:“言 胡亥 藉帝王之威器,残酷暴虐滋己恶,恶既深篤,以至灭亡,岂其虚哉。”
(1).虚无。汉书·高惠高后文功臣表:“圣朝怜閔,詔求其后,四方忻忻,靡不归心。出入数年而不省察,恐议者不思大义,设言虚亡,则厚德掩息,遴柬布章,非所以视化劝后也。”
(2).指高空,太空。亦指太空之气。汉书·司马相如传上:“然后扬节而上浮,陵惊风,歷骇猋,乘虚亡,与神俱。” 颜师古 注引 张揖 曰:“虚无廖廓,与元通灵,言其所乘气之高,故能出飞鸟之上而与神俱也。”汉书·司马相如传下:“视眩泯而亡见兮,听敞怳而亡闻。乘虚亡而上遐兮,超无友而独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