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1836,分123页显示  上一页  3  4  5  6  7  9  10  11  12 下一页
词典(续上)
火青
火风
槐火
藻火
失火
心火
改火
猛火
候火
火煎
火尽
中火
真火
燎火
燎火
《骈字类编》:火青
宋 陆游 农家六首 其二 江浦渔歌远,人家绩火青。
《漢語大詞典》:火风(火風)
(1).炎热的风。比喻恶劣的人际关系。 唐 李绅 《趋翰苑遭诬构四十六韵》:“火风晴处扇,山鬼雨中呼。”
(2).佛经所说“四大”中的火和风。 唐 刘禹锡 《闻董评事疾因以书赠》诗:“火风乖四大,文字废三餘。”参见“ 四大 ”。
《國語辭典》:四大  拼音:sì dà
1.称道、天、地、王。语本《老子》第二五章:「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
2.佛教用语。指地、水、火、风,乃组成宇宙、人身的基本元素。《喻世明言。卷二九。月明和尚度柳翠》:「一旦无常,四大消歇。」《初刻拍案惊奇》卷一四:「因晓得人身四大乃是假合,形有时尽,神则常存。」
3.指大鸣、大放、大字报、大辩论。
《國語辭典》:槐火  拼音:huái huǒ
冬天用槐或檀木取火,称为「槐火」。唐。王勃〈守岁序〉:「槐火灭而寒气消,芦灰用而春风起。」
《漢語大詞典》:藻火
(1).古代官员衣服上所绣作为等差标志用的水藻及火焰形图纹。书·益稷:“宗彝、藻、火、粉米、黼黻、絺绣,以五采彰施于五色,作服。” 孔 传:“藻,水草有文者。火为火字。” 孔颖达 疏引 郑玄 曰:“宗彝也,藻也,火也,粉米也,黼也,黻也,此六者紩以为綉,施于裳也。” 唐 韩愈 李正封 《晚秋郾城夜会联句》:“命衣备藻火,赐乐兼拊搏。” 宋 庄季裕 鸡肋编卷上:“﹝ 米芾 ﹞有好洁之癖,任太常博士,奉祠太庙,乃洗去祭服藻火,而坐是被黜。” 清 郑任钥 《春蚕词》:“不辞小妇闺中苦,愿作山龙藻火裳。”
(2).借指官服。 宋 叶适 《题贾俨不忘室》诗:“子质復粹美,藻火兼佩珂。” 康有为 《故四品卿衔军机章京参预新政刑部主事刘君光第》诗:“改元设参谋,明堂灿藻火。”
《國語辭典》:失火  拼音:shī huǒ
发生火灾。《南史。卷二八。列传。褚裕之》:「宅尝失火,烟爓甚逼,左右惊扰,彦回神色怡然,索舆徐去。」《儒林外史》第四八回:「邻家失火,令堂对天祝告,反风灭火,天下皆闻。」
《國語辭典》:心火  拼音:xīn huǒ
1.内心的浮躁或激动。唐。白居易 感春诗:「忧喜皆心火,荣枯是眼尘。」
2.中医称人体内的热气为「心火」。心火大时,易引起烦躁、口乾、舌痛等症状。
3.星名。心宿二的别称。《晋书。卷七一。列传。孙惠》:「夫心火倾移,丧乱可必,太白横流,兵家攸杖。」也称为「大火」。
《漢語大詞典》:改火
古代钻木取火,四季换用不同木材,称为“改火”,又称改木。亦用以比喻时节改易。论语·阳货:“旧穀既没,新穀既升,钻燧改火,期可已矣。” 何晏 集解引 马融 曰:“周书·月令有更火之文。春取榆柳之火,夏取枣杏之火,季夏取桑柘之火,秋取柞楢之火,冬取槐檀之火。一年之中,钻火各异木,故曰改火也。” 刘宝楠 正义引 徐颋 《改火解》:“改火之典,昉於上古,行於三代,迄於 汉 ,废於 魏 晋 以后,復於 隋 而仍废……盖四时之火,各有所宜,若春用榆柳,至夏仍用榆柳便有毒,人易以生疾,故须改火以去兹毒,即是以救疾也。” 唐 史延 《清明日赐百僚新火》诗:“九天初改火,万井属良辰。” 宋 司马光 《晋阳三月未有春色》诗:“清明空改火,元巳漫浮觴。”
《國語辭典》:猛火  拼音:měng huǒ
极强烈的大火。如:「马上控制住这场猛火,才使人放心。」《朱子语类。卷五九。孟子九。告子上》:「如煎药,初用猛火,既沸之后,方用慢火养之。」
分類:猛烈燃烧
《漢語大詞典》:候火
(1).烽火。 唐 杜甫 《秦州杂诗》之十九:“候火云峰峻,悬军幕井乾。” 唐 范成大 《太师陈文恭公挽词》之二:“候火朝连夕,筹帷决纵擒。” 明 王世贞 《书庚戌秋事》诗:“传闻胡马塞回中,候火 甘泉 极望同。”
(2).候馆迎客之灯火。 唐 李郢 《送刘谷》诗:“邮亭已送轻车发,山馆谁将候火迎。”
《骈字类编》:火煎
唐 白居易 和微之诗二十三首 和知非 思苦膏火煎,忧深扃锁秘。
唐 白居易 送毛仙翁 衰鬓忽霜白,愁肠如火煎。
《韵府拾遗 先韵》:杜甫诗今彼徵敛者迫之如火煎
《骈字类编》:火尽(火尽)
唐 王建 香印 火尽转分明,青苔碑上字。
宋 陆游 寒夜 足僵知火尽,目钝觉灯残。
《國語辭典》:中火  拼音:zhōng huǒ
1.中等火候。如:「这道糖醋排骨要中火焖烧,才能出味。」
2.在旅途中吃午饭。《喻世明言。卷二三。木绵庵郑虎臣报冤》:「下官是往京听选的,偶借此中火,甚是搅扰。」《警世通言。卷二二。宋小官团圆破毡笠》:「舟中还可混帐,到陆路中火歇宿,老爷也要存个体面。」也作「打中火」、「打中伙」。
《漢語大詞典》:真火
(1).谓心中的火。比喻旺盛的生命力。 宋 苏辙 《送杨腾山人》诗:“窻前雪花落,真火中自然。”
(2).犹言怒气。 郭沫若 《归去来·在轰炸中来去十三》:“司机尽管鼓动着发动机,汽车本身也好象在冒真火,满焦躁地象狂牛一样吐着气。”
《漢語大詞典》:燎火
(1).延烧着的火。 晋 葛洪 抱朴子·审举:“燎火及室,不奔走灌注,而揖让盘旋,吾未见其焚之自息也。” 南朝 陈 徐陵 《陈公九锡文》:“拯横浦於 碣石 ,扑燎火於 崑岑 。” 唐 杜牧 《赖师贞除怀州长史等制》:“湖外饥人相聚为寇,荡覆乡县,势如燎火。”
(2).篝火。 曹禺 《王昭君》第三幕:“远望湖边上一片大大小小炙肉的燎火。”
分類:延烧
《漢語大詞典》:燎火
火炬。汉书·叙传下:“炎炎燎火,亦允不阳。” 唐 元稹 《祭礼部庾侍郎太夫人文》:“燎火宵烬,铭旌晓翻。” 宋 陆游 《壬子除夕》诗:“前村后村燎火明,东家西家爆竹声。”
分類:火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