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水风火灾
【佛学大辞典】
(术语)大三灾:一火灾,二水灾,三风灾也。(参见:三灾)
【佛学常见辞汇】
劫末所起的水灾风灾火灾。
火一切处
【佛学大辞典】
(术语)十一切处之一。观火周遍一切处之禅定也。
火大
【佛学大辞典】
(术语)四大之一。以温热为性,调熟为用者。周遍于一切之物质,故曰大。(参见:火界)
【佛学常见辞汇】
四大种之一,以温热为性,调热为用,因周遍于一切物质,故曰大。
【三藏法数】
火以燥热为性。谓身中煖气,名为火大。若不假风,则不增长。经云:煖气归火。是也。
【三藏法数】
火性无我,寄于诸缘,如执镜艾,对日火生。众生昏迷,但见其相,不知火性融通,遍周法界,随众生心,循业发现。如一处执镜,一处火生。遍法界执,满世间起。起遍世间,宁有方所,故名火大。(火性无我者,言火性无体也。)
【三藏法数】
火以燥热为性,谓身中暖气,名为火大。圆觉经云:暖气归火。是也。
火界
【佛学大辞典】
(术语)谓火之自体也。界为持之义。火持火之自性,而不混于他物,故名为界。俱舍论一曰:「地水火风,能持自相。」又曰:「火界,煖性。」
火天
【佛学大辞典】
(天名)胎藏界曼陀罗第十二外金刚院之一众。大日如来为引摄事火梵志示现火神之形者。其形与梵天王同。大日经一曰:「行者于东南隅,而作火仙像,住于炽焰中,三点灰为标,身色皆深赤,心置三角印,而在圆焰中,持珠及澡瓶。」大日经疏五曰:「东南隅布,列诸火天众,住火焰中,额及两臂,各有三灰画,即婆罗门用三指取灰自涂身象也。一切深赤色,当心有三角印,在焰火圆中,左手持数珠,右手持澡瓶,此是普门之一身,为引摄火祠韦陀梵志,方便开示佛围陀法,故示此大慧火坛,净修梵行之标帜也。」此为二臂。青龙轨下曰:「行者于东隅,而作火仙像,住于炽焰中,三点灰为标,身色皆深赤,心置三角印,慧珠定澡瓶,掌仰定持杖,青羊以为座。」瑜伽护摩仪轨曰:「火天四臂,右手无畏,第二手持珠,左手仙仗,第二手执军持。」此二轨之文为四臂。数珠与澡瓶,比大日经疏异其左右,然同轨次文曰:「东南方火天,乘青羊,赤肉色,遍身火焰,右二手,一持青竹,一持军持,左二手,一扬掌,一持念珠。」依此则与大日经疏同。
火天妃
【佛学大辞典】
(天名)秘藏记下曰:「火天妃,白肉色,在盛火炎中,持三角火轮。」
火天真言
【佛学大辞典】
(真言)阿誐那曳,火之义也。以最初之(阿)字为种子。以一切诸法本不生之故,即归于金刚之智体,誐是行之义,以诸法本不生之故,虽具足万行,然无所行,故名无师自觉。同于大空而遍于一切处,故与那字之大空同体。又诸法无行,故于三界不动不出而到萨婆若地,故无乘及乘者,是末句之(曳)字义也。又曳字所以加三昧之声者,意明此乘定慧均等也。行诸佛菩萨之道时,皆以如是之慧火,焚烧一切之心垢,而燃正法之光明。是故如实说之,则即为真言,若请召时,增伊系伊系之字,若发遣时,则增迦车迦车之字。见大日经义释四。
火天拨遣印
【佛学大辞典】
(印相)其说甚多。曰:拨忍度。忍度者火指(右中指)也,是为拨遣火天之意。或拨水指(无名指)以水拨火之意也。此印最合本轨之说。文云:以禅度(大指)拨戒度(右手无名)即成拨遣。此以水指作拨遣,故以大指拨水指也。如平常之弹指。大疏十六释请召火天印云:「当侧伸右手,其风指(头指)第三节稍屈,又屈空指上节向掌,直而屈是请召,若先屈而还展是拨遣也。」请召既钩屈风,拨遣时尤宜拨风也。
火王
【佛学大辞典】
(譬喻)譬火之猛曰王。无量寿经下曰:「犹如火王,烧灭一切烦恼薪故。」
火光
【佛学大辞典】
(杂名)火放焰光也。
火光定
【佛学大辞典】
(术语)出火之禅定。西域记三记阿难之入灭曰:「即升虚空,入火光定,身出烟焰,而入寂灭。」
火光三昧
【佛学大辞典】
(术语)即第四禅定。与火光定同。本行集经四十曰:「如来尔时,亦入如是火光三昧,身出大火。」
火光尊
【佛学大辞典】
(术语)修护摩时劝请之火天也。大日经二曰:「思惟火光尊。」
火生三昧
【佛学大辞典】
(修法)为不动尊之三昧,由身出火焰者。底哩三昧耶经上曰:「不动亦自身遍出火焰光,即是本尊,自住火生三昧。」【又】「此真言行人,亦于诸尊若欲作降伏,即须自身作无动尊,住于火轮中,亦名火生三昧也。」义释七曰:「啰字门,是毗卢遮那大忿怒之火,能烧一切世界,使灰烬无馀,今不动尊自此火中生,犹如军荼利尊自执金刚之火中而生。」天神之权化,有自护摩之灰中化生者。见于印度古代之传说。
火生长者
【佛学大辞典】
(人名)树提伽长者之别称。(参见:树提迦)
火宅
【佛学大辞典】
(譬喻)三界之生死,譬如火宅也。法华经譬喻品曰:「三界无安,犹如火宅。众苦充满,甚可怖畏。常有生老病死忧患,如是等火,炽然不息。」
【佛学常见辞汇】
法华经说,三界无安,犹如火宅,意谓三界好像是一所被火烧著的房子一样,人们住在里面,苦不堪言。
【俗语佛源】
典出《法华经·譬喻品》:有一大富翁,家宅广大,而唯有一门,忽然火起,诸子在宅中游戏,全然不觉。富翁心急,对诸子说:门外有羊车、鹿车和牛车,可以游戏,你们快出来吧!于是,诸子争先恐后地奔出火宅,上车而去。经上用这个譬喻说明如来「但以智慧方便,于三界火宅,拔济众生。」佛教以火宅比喻众苦充满的「三界」(欲界、色界和无色界,即众生生死轮回之处)。如《心地观经·序品》谓:「了达三界如火宅,八苦充满难可出。」八苦,指众生八种基本的苦难: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求不得苦、爱别离苦、怨憎会苦和五阴盛苦。唐·白居易《赠昙禅师》诗:「欲知火宅焚烧苦,方寸如今化作灰。」即用此佛教典故。火宅亦特指烦恼牵缠的俗世家室。如明·妙叶《念佛直指》:「如俗在家,火宅方煎。」民间亦贬称私畜妻室的破戒僧人为火宅僧。诗中亦用火宅比喻荒年乱世。如清·魏源《北岳五台看雪行》诗:「各号清凉奠震旦,欲易火宅为宁坤。」(李明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