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火药(火藥)  拼音:huǒ yào
受冲击或受热,即起剧烈化学变化而产生高热及大量气体的化合物或混合物。最早用于辟邪、驱鬼和娱乐,宋朝时始用于军事。是中国三大发明之一。
《国语辞典》:火药库(火药库)  拼音:huǒ yào kù
1.泛指集中放置枪炮弹药等武器的仓库。
2.比喻极危险的地方。如:「第一次大战前,巴尔干半岛是欧洲的火药库。」
《國語辭典》:无烟火药(無煙火藥)  拼音:wú yān huǒ yào
以棉花等植物纤维浸于高浓度硝酸中制成的火药。其效力比寻常火药大数倍,且不发烟。也称为「棉花火药」。
《国语辞典》:棉花火药(棉花火药)  拼音:mián huā huǒ yào
用极细的上等棉花,加硝酸、硫酸等制成,稍受撞击摩擦即发火自燃。参见「无烟火药」条。
《国语辞典》:欧洲火药库(欧洲火药库)  拼音:ōu zhōu huǒ yào kù
南欧的巴尔干半岛因半岛上内陆交通阻隔,政治上不易统一,且民族复杂,利害冲突,背后又有列强干预,易引发战争,故被称为「欧洲火药库」。
《漢語大詞典》:火药味(火藥味)
(1).火药爆炸的气味。 陆俊超 《惊涛骇浪万里行》:“炮火的硝烟弥漫着大海,空气中布满了火药味。” 郭小川 《秋歌》:“我知道,总有一天,我会化烟,烟气腾空;但愿它像硝烟,火药味很浓,很浓。”
(2).比喻矛盾冲突前的紧张气氛。如:他的话充满火药味。
《國語辭典》:黑色火药(黑色火藥)  拼音:hēi sè huǒ yào
一种最早的火药。由硝石、硫黄、木炭等粉末依适当比例混合而成。爆炸时烟雾很大,常用于采矿业及爆竹工业。西元十世纪时唐朝时,中国用来制作焰火。迄至十九世纪中叶发明硝化甘油和硝酸纤维以前,一直是唯一的炸药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