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人物简介

全宋诗
张濡(?~一二七六),字子含,一字泽民(《东林山志》卷二二),号松窗(《洞霄诗集》卷四)。俊四世孙。恭帝德祐元年(一二七五)以浙西安抚司参议官守独松关,因袭击元使廉希贤,次年,为元所获,杀于临安。事见《宋史》卷四七《瀛国公纪》、《元史》卷一二六《廉希宪传》附《廉希贤传》。今录诗三首。

人物简介

简介
朝鲜庆州人。生员丁卯丁科。官刑曹判书。佐翼原从功臣。
申濡 朝代:

人物简介

简介
朝鲜人。
《分类字锦》:入水不濡
西京杂记武帝时西域献吉光裘入水不濡上时服此裘以听朝
分类:
《漢語大詞典》:磨濡
研磨浸渍。 宋 何薳 春渚纪闻·端溪龙香砚:“砚深紫色,古斗样,每贮水磨濡久之,则香气袭人,如龙脑者。”
分類:研磨浸渍
《國語辭典》:目染耳濡  拼音:mù rǎn ěr rú
因经常眼见与耳闻而受影响。也作「耳濡目染」。
《國語辭典》:目擩耳染  拼音:mù rù ěr rǎn
擩,沾染。目擩耳染指眼常见,耳常闻,因而受到影响。唐。韩愈 清河郡公房公墓碣铭:「生长食息,不离典训之内,目擩耳染,不学以能。」也作「耳濡目染」。
《漢語大詞典》:辽濡(遼濡)
辽河 。 明 夏完淳 《燕问》:“至於 辽濡 、 滹沱 ,洞达名郭,四民取给,户贱藜藿。”参见“ 辽河 ”。
分類:辽河
《國語辭典》:辽河(遼河)  拼音:liáo hé
河川名。源头有三:一、新辽河源自大兴安岭南麓。二、西辽河源自承德县北方的老图山。三、东辽河源自吉林省哈达山。新辽河与西辽河先于辽源市汇合后,再南流与东辽河汇流,而由辽宁省盘山县注入辽东湾。全长一千四百三十公里。
《高级汉语词典》:鴷濡
以嘴沾取
满濡
【佛学大辞典】
(菩萨)Man^ju,又作曼殊,曼乳。译曰妙。又曼殊室利菩萨,古经谓之满濡。新译家略称曼殊。
濡佛
【佛学大辞典】
(图像)露佛也。无厨子或堂宇之佛像也。毗卢舍那佛之露佛,在于诸方。
濡首
【佛学大辞典】
(菩萨)文殊师利之前后略也。(参见:文殊)
文殊
【佛学大辞典】
(菩萨)Man^jus/ri^,文殊师利之略,旧称文殊师利,满殊尸利,新称曼殊室利。新旧有六译:无量寿经、涅槃经曰妙德,无行经曰妙首,观察三昧经,大净法门经曰普首,阿目祛经、普超经曰濡首,无量门微密经、金刚璎珞经曰敬首(已上旧译);大日经曰妙吉祥、文殊或曼殊,是妙之义;师利或室利,是头之义,德之义,吉祥之义也。此菩萨与普贤为一对,常侍释迦如来之左,而司智慧(普贤在右司理,但当以右智左理,今违之,一依胜劣之次第,二示理智融通之义也)。心地观经八曰:「三世觉母妙吉祥。」放钵经曰:「今我得佛,皆是文殊师利之恩也。过去无央数诸佛,皆是文殊师利弟子。当来者亦是其威神力所致。譬如世间小儿有父母,文殊者佛道中父母也。」此菩萨顶结五髻,以表大日之五智,手持剑,以表智慧之利剑,驾师子以表智慧之威猛。此文殊有种种之差别,如一字文殊,五字文殊,六字文殊,八字文殊,一髻文殊,五髻文殊,八髻文殊,儿文殊等。此中以五字五髻文殊为本体。法华文句二曰:「文殊师利,此云妙德。大经云:了了见佛性,犹如妙德。」法华嘉祥疏二曰:「文殊,此云妙德。以了了见佛性,故德无不圆,累无不尽,称妙德也。」西域记四曰:「曼殊室利,唐言妙吉祥,旧曰濡首,又曰文殊师利,或言曼殊尸利,译曰妙德,讹也。」探玄记四曰:「梵语唤头为室利、吉祥、德等,亦为室利,故致翻译不同也。」慧苑音义上曰:「文殊师利,正云曼殊室利,言曼殊者此云妙也,室利者德也。」

【佛学常见辞汇】
文殊师利的简称,菩萨名,以大智著称,与普贤常侍于释迦如来的左右。
濡首分卫经
【佛学大辞典】
(经名)濡首菩萨无上清净分卫经之略。
濡首菩萨无上清净分卫经
【佛学大辞典】
(经名)二卷,刘宋释翔公译。一名决了诸法如幻三昧。与大般若第八会同。
虽成硬用,不失濡性
【三藏法数】
谓众生真如之心,虽随无明之缘,起诸染用,然即事恒真,其不变之性,未始不存。犹水虽成坚硬之用,而其濡性,未尝有失也。
煖融成濡
【三藏法数】
谓众生真如之心,虽随无明之缘,而起染用;然无明若尽,则本识还净。犹水之成冰,遇煖而融,濡性自成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