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激切  拼音:jī qiè
1.激烈率直。《后汉书。卷四六。陈宠传》:「虑言事者必多激切,或致不能容,乃上疏豫通广帝意。」唐。刘禹锡〈上杜司徒书〉:「昔称韩非善著书,而说难、孤愤尤为激切。」
2.激励、鼓励。《文选。袁宏。三国名臣序赞》:「行不脩饰,名迹无愆;操不激切,素风愈鲜。」
3.激动振奋。唐。高适酬河南节度使贺兰大夫见赠之作〉诗:「感时常激切,于己即忘情。」《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四一回:「虽是一般的感激,然而总没有这种激切。」
4.声音高亢悲切。《南史。卷五六。庾域传》:「每闻哭泣之声,必飞翔檐宇,悲鸣激切。」
《漢語大詞典》:快紧(快緊)
犹激切。 宋 叶适 《送郑景元》诗:“丈夫轩豁意,快紧出鹰鶚;忍事得无惭,信有古人学。”
分類:激切
《漢語大詞典》:矫激(矯激)
(1).犹诡激。奇异偏激,违逆常情。后汉书·第五伦传论:“君子侈不僭上,俭不偪下,岂尊临千里而与牧圉等庸乎?詎非矫激,则未可以中和言也。” 宋 苏轼 《应制举上两制书》:“ 东汉 之衰也,时人莫不矫激而奋厉,故贤不肖不相容,以至於乱。” 金 王若虚 《揖翠轩赋》:“或取深山穷谷以为家,指泉石风月以为友,是岂迂僻矫激不近于人情?” 清 赵翼 《读史》诗之八:“衰世尚名义,作事多矫激。”
(2).指诗文风格特异而激切。 唐 李肇 唐国史补卷下:“ 元和 以后,歌行则学流荡於 张籍 ,诗章则学矫激於 孟郊 。” 宋 梅尧臣 《依韵奉和永叔感兴》:“每闻諫諍辞,苦意多矫激。” 李大钊 《青春》:“ 拜轮 此言,固甚矫激,且寓风刺之旨。”
(3).激励。 唐 韦皋 《鹦鹉舍利塔记》:“因可以矫激流俗,端严梵伦。”
《國語辭典》:过言(過言)  拼音:guò yán
过分的言论。《楚辞。屈原。九章。惜诵》:「吾闻作忠以造怨兮,忽谓之过言。」
《國語辭典》:剧论(劇論)  拼音:jù lùn
激烈的辩论。《元史。卷一八一。元明善传》:「初在江西、金陵,每与虞集剧论,以相切劘。」
《漢語大詞典》:恳激(懇激)
诚恳激切。旧唐书·李渤传:“ 絳 等能率御史諫官论列於朝,有恳激事君之体。” 宋 苏舜钦 《上范希文书》:“而阁下误有听采,将引猥琐,置於左右……是以上犯盛意,恳激避辞者,盖在此也。”
分類:诚恳激切
《國語辭典》:清厉(清厲)  拼音:qīng lì
1.耿直有志气。《后汉书。卷四十五。周荣传》:「清厉之志,闻于州里。」
2.形容声音清切高亢。《文选。马融。长笛赋》:「激朗清厉,随光之介也。」《文选。成公绥。啸赋》:「音要妙而流响,声激嚁而清厉。」
3.形容气候寒冷凄清。三国。魏。文帝〈燕歌行〉:「悲风清厉秋气寒,罗帷徐动经秦轩。」
《漢語大詞典》:切论(切論)
激切的议论。 宋 真德秀 《跋二吴公帖》:“盖 正肃 参大政,时朝列多君子,虽危言切论,数与小人忤,坐是不果相,然始终宠遇不少衰。”
分類:激切议论
《國語辭典》:佹诗(佹詩)  拼音:guǐ shī
言辞诡异激切的诗。《荀子。赋》:「天下不治,请陈佹诗。」
《漢語大詞典》:激朗
激切明朗。文选·马融〈长笛赋〉:“旷瀁敞罔, 老 庄 之概也;温直扰毅, 孔 孟 之方也;激朗清厉, 随 光 之介也。” 李善 注:“激切明朗。” 三国 魏 嵇康 《酒会》诗之三:“流咏兰池,和声激朗。”
分類:激切明朗
《國語辭典》:急言  拼音:jí yán
古代学者注音用词,相对于缓言。《淮南子。说林》汉。高诱。注:「楚人谓之辚辚读似邻,急气言乃得之也。」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音辞》:「而古语与今殊别,其间轻重清浊,犹未可晓;加以内言外言,急言徐言,读若之类,益使人疑。」
《漢語大詞典》:辨激
谓能说会道,好矫情立异作激切之辞。辨,通“ 辩 ”。宋史·仁宗纪四:“庚戌,詔中书门下采端实之士明进诸朝,辨激巧伪者放黜之。”
《漢語大詞典》:诡诗(詭詩)
辞意诡异、语调激切的诗。 元 吴莱 《定命赋》:“惟先儒之谈王兮,固卓立以忤俗;环车辙而至老兮,陈诡诗以遭逐。”参见“ 佹诗 ”。
《國語辭典》:佹诗(佹詩)  拼音:guǐ shī
言辞诡异激切的诗。《荀子。赋》:「天下不治,请陈佹诗。」
《國語辭典》:指天画地(指天畫地)  拼音:zhǐ tiān huà dì
1.边说话边用手比划的样子。《儿女英雄传》第七回:「女子忙问:『进来便怎么样?』公子指天画地的说道:『进来他就跳上桌子。』」
2.形容举动放肆,毫无忌惮的样子。《后汉书。卷二六。侯霸传》:「歆又證岁将饥凶,指天画地,言甚刚切,坐免归田里。」《聊斋志异。卷七。刘姓》:「刘又指天画地,叱骂不休。」
《漢語大詞典》:修激
谓有操守且言行激切果决。 汉 刘向 说苑·立节:“非良篤修激之君子,其谁能行之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