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64,分25页显示 上一页 15 16 17 18 19 21 22 23 24 下一页
潮银
裁潮
怒风抟潮
闹风潮
如潮涌至
酒晕潮红
门听江潮
潦潮
潮音洞
潮不过限
张潮(别称 张朝 )
令狐潮
词典(续上)
潮陷潮银
裁潮
怒风抟潮
闹风潮
如潮涌至
酒晕潮红
门听江潮
潦潮
佛类词典
海潮音潮音洞
潮不过限
其它辞典
李洧( 潮阳郡王 )张潮(别称 张朝 )
令狐潮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高丽人。李正己从兄。正己用为徐州刺史。正己死,子李纳叛,攻宋州,洧挈州归顺,加御史大夫,封潮阳郡王,迁检校户部尚书。发疽溃背而卒,赠左仆射。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润州丹阳人。玄宗开元时处士。工诗,所作委曲怨切,颇多悲凉。《长干行》尤为世所称。殷璠录其诗入《丹阳集》。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年不详。一作朝,非。润州丹阳(今江苏丹阳)人。开元时处士。事迹散见《新唐书·艺文志四》《包融诗》注、《唐诗纪事》卷二七。潮善诗,殷璠收其诗入《丹阳集》,评曰:“潮诗委曲怨切,颇多悲凉。”(《吟窗杂录》卷二六《历代吟谱》)李康成《玉台后集》、顾陶《唐诗类选》皆选录其诗。其《长干行》诗,辞气婉曲清丽,后人因误为李白或李益作。《全唐诗》存诗5首。唐诗汇评
张潮,生年年未详,润州曲阿(今江苏丹阳)人。玄宗时处士,殷墦集潮及包融、储光羲等润州籍诗人十八人诗,编为《丹阳集》,已佚。《全唐诗》存诗五首。另有残句二,乃他人诗误入。
作品评论
《吟窗杂录》
引殷瑶语:潮诗委曲怨切,颇多悲凉。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人。玄宗时为雍丘令,安史之乱,举县附之,为禄山将。出击淮阳,雍丘为唐将张巡所占。玄宗天宝十五载,潮以四万众围雍丘,张巡以二千众守拒,前后战六十余日,潮卒败退。
《骈字类编》:潮陷
荀子奸人之误于乱以欺愚者而潮陷之以偷取利焉夫是之谓大奸注犹于潮泥之中陷之
《高级汉语词典》:如潮涌至 拼音:rú cháo yǒng zhì
比喻某种事物来势甚猛。像潮涌一样
海潮音
【佛学大辞典】
(术语)音之大者,譬之于海潮。又海潮无念,不违其时。与大悲之音声应时适机而说法相似。法华经普门品曰:「梵音海潮音。」楞严经二曰:「佛兴慈悲。哀悯阿难及诸大众。发海潮音。遍告同会诸善男子!」长水之义疏曰:「天鼓无思,随人发响,海潮无念,要不失时,此表无缘慈悲应机而说,不待请也。」
【佛学常见辞汇】
佛讲经说法或僧众诵经的声音,好像海潮之声,响亮无尽。
【俗语佛源】
海潮声势雄壮,涨落有时,常用来比喻佛、菩萨应时对机的说法。如《楞严经》卷二说:「佛兴慈悲,哀悯阿难及诸大众,发海潮音,便告诸善男子。」「海潮音」也可以专指观世音菩萨的「法音」。《法华经·普门品》说:「妙音观世音,梵音海潮音,胜彼世间音。」中国佛教界把浙江普陀山视为「观音道场」。普陀山是个海岛,岛上有潮音洞,传为观世音菩萨现身说法之处。此外,「海潮音」又指唱赞诵经之声。如唐·刘长卿《送少微上人游天台》诗:「秋夜闻清梵,余音逐海潮。」唱赞诵经之声抑扬起伏,称为「梵呗」,源于印度的法曲。以海潮比况梵呗,十分形象。(李明权)
(术语)音之大者,譬之于海潮。又海潮无念,不违其时。与大悲之音声应时适机而说法相似。法华经普门品曰:「梵音海潮音。」楞严经二曰:「佛兴慈悲。哀悯阿难及诸大众。发海潮音。遍告同会诸善男子!」长水之义疏曰:「天鼓无思,随人发响,海潮无念,要不失时,此表无缘慈悲应机而说,不待请也。」
【佛学常见辞汇】
佛讲经说法或僧众诵经的声音,好像海潮之声,响亮无尽。
【俗语佛源】
海潮声势雄壮,涨落有时,常用来比喻佛、菩萨应时对机的说法。如《楞严经》卷二说:「佛兴慈悲,哀悯阿难及诸大众,发海潮音,便告诸善男子。」「海潮音」也可以专指观世音菩萨的「法音」。《法华经·普门品》说:「妙音观世音,梵音海潮音,胜彼世间音。」中国佛教界把浙江普陀山视为「观音道场」。普陀山是个海岛,岛上有潮音洞,传为观世音菩萨现身说法之处。此外,「海潮音」又指唱赞诵经之声。如唐·刘长卿《送少微上人游天台》诗:「秋夜闻清梵,余音逐海潮。」唱赞诵经之声抑扬起伏,称为「梵呗」,源于印度的法曲。以海潮比况梵呗,十分形象。(李明权)
潮音洞
【佛学大辞典】
(地名)普陀山志一曰:「潮音洞在普济寺左龙湾之麓,金沙尽处,岩石丛起沙中。广至亩馀,齿齿然不可容足。从崖至洞脚,高二十馀丈。歧处如门,穹上虚下,窅若漏屋。朝山士女,向洞叩拜。大士现身不一,随诚所感。康熙三十八年,御书潮音洞额赐挂。」
(地名)普陀山志一曰:「潮音洞在普济寺左龙湾之麓,金沙尽处,岩石丛起沙中。广至亩馀,齿齿然不可容足。从崖至洞脚,高二十馀丈。歧处如门,穹上虚下,窅若漏屋。朝山士女,向洞叩拜。大士现身不一,随诚所感。康熙三十八年,御书潮音洞额赐挂。」
潮不过限
【三藏法数】
谓如来说涅槃之时,扶律谈常,制诸禁戒,令诸弟子如法受持,不得踰越。如经所说,制诸比丘不得受畜八不净物之类。犹如海潮,朝夕往来,不过其限也。(八不净物者,一置买田宅,二种植根栽,三贮聚谷粟,四畜养奴婢,五畜养群畜,六藏积金银财宝,七藏积象牙刻镂等物,八藏积铜铁釜镬以自煮爨也。)
【三藏法数】
此喻善慧地菩萨修行,入佛智海,获护世功德,利于世间,随机授法,不差根器也。(护世者,谓救护世间也。)
谓如来说涅槃之时,扶律谈常,制诸禁戒,令诸弟子如法受持,不得踰越。如经所说,制诸比丘不得受畜八不净物之类。犹如海潮,朝夕往来,不过其限也。(八不净物者,一置买田宅,二种植根栽,三贮聚谷粟,四畜养奴婢,五畜养群畜,六藏积金银财宝,七藏积象牙刻镂等物,八藏积铜铁釜镬以自煮爨也。)
【三藏法数】
此喻善慧地菩萨修行,入佛智海,获护世功德,利于世间,随机授法,不差根器也。(护世者,谓救护世间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