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810,分54页显示  上一页  5  6  7  8  9  11  12  13  14 下一页
词典(续上)
潜晦
潜翳
潜精
潜火
潜泳
潜蓄
潜度
时潜
潜伺
潜穴
潜避
潜耀
潜道
潜转
潜研
《漢語大詞典》:潜晦(潛晦)
隐藏才能,不使外露。 汉 蔡邕 《汉太尉杨公碑》:“文以典籍,寻道入奥,操清行庙,潜晦幽闲。”梁书·孝行传序:“淳和比屋,罕要诡俗之誉;潜晦成风,俯列踰羣之迹。” 宋 曾巩 《〈洪范〉传》:“沉深潜晦者,本於柔而刚有不足也。”
《漢語大詞典》:潜翳(潛翳)
亦作“潜翳”。 隐蔽;隐藏。 汉 蔡邕 《述行赋》:“想 宓妃 之灵光兮,神幽隐以潜翳。”三国志·魏志·管宁传:“ 寧 抱道怀贞,潜翳海隅。”晋书·潘岳传:“黄尘为之四合兮,阳光为之潜翳。”
分類:隐蔽隐藏
《漢語大詞典》:潜精(潛精)
(1).专心一意。 汉 应璩 《与从弟君苗君胄书》:“潜精坟籍,立身扬名。”
(2).隐蔽光辉。精,精光。 三国 魏 曹植 《愁霖赋》:“悼朝阳之隐曜兮,怨北辰之潜精。”
(3).谓隐居。 唐 吴筠 《高士咏·樊先生》:“ 巢父 志何远,潜精人莫知。”
《漢語大詞典》:潜火(潛火)
谓灭火;防火。 宋 刘昌诗 《芦浦笔记·潜火》:“州郡火政,必曰潜火。” 宋 洪迈 容斋三笔·潜火字误:“今人所用潜火字,如潜火军兵,潜火器具,其义为防。然以书传考之,乃当为熸。左传·襄二十六年‘ 楚 师大败,王夷师熸’、《昭二十三年》‘ 子瑕 卒, 楚 师熸’, 杜预 皆注曰:‘ 吴 楚 之间谓火灭为熸。’……则知当曰熸火。”
分類:灭火防火
《國語辭典》:潜泳(潛泳)  拼音:qián yǒng
为泳者潜在水底或水中的一种游泳方法。
《漢語大詞典》:潜蓄(潛蓄)
见“ 潜畜 ”。
《漢語大詞典》:潜畜(潛畜)
亦作“ 潜蓄 ”。 暗中积聚。《辽史·后妃传·天祚文妃萧氏》:“亲戚并居兮藩屏位,私门潜畜兮爪牙兵。”按, 陈衍 《辽诗纪事》作“潜蓄”。 徐念慈 《余之小说观·小说今后之改良》:“其影响之及於同胞者,将见潜蓄之势力,益益发展。”
《漢語大詞典》:潜度(潛度)
暗暗测算。 明 沈德符 野获编补遗·督抚·周文襄:“宰相 杨收 造白檀亭子会亲友,落成之先,是 璋 潜度其广袤,织成地毯,至日以献。”
分類:暗暗测算
《骈字类编》:时潜(时潜)
法言见上
《漢語大詞典》:潜伺(潛伺)
暗中观察。后汉书·方术传上·任文公:“ 哀帝 时,有言 越巂 太守欲反,刺史大惧,遣 文公 等五从事检行郡界,潜伺虚实。”旧唐书·儒学传下·陆质:“上在春宫, 执谊 惧, 质 已用事,故令 质 入侍,而潜伺上意,因用解。”
《漢語大詞典》:潜穴(潛穴)
(1).深穴;暗穴。文选·曹植〈七启〉:“出山岫之潜穴,倚峻崖而嬉游。” 李周翰 注:“潜,深也。” 唐 张说 《岳州西城》诗:“潜穴探灵诡,浮生揖圣仙。”
(2).深居。 唐 李远 《咏壁鱼》:“潜穴河图内,吞鉤乙字边。”
分類:深居
《國語辭典》:潜避(潛避)  拼音:qián bì
躲避隐藏。《三国演义》第三回:「儒曰:『此丁原义儿:姓吕,名布,字奉先者也。主公且须避之。』卓乃入园潜避。」
分類:隐避躲避
《漢語大詞典》:潜耀(潛耀)
(1).隐藏光辉。 唐 权德舆 《仲秋朝拜昭陵》诗:“ 文皇 昔潜耀, 隋 季自颠覆。”
(2).比喻怀才不遇。 元 辛文房 唐才子传·张仲素:“﹝ 张仲素 ﹞以朝中无援,不调,潜耀久之,復中博学宏辞,始往 武康 从军事。”
《国语辞典》:潜道(潜道)  拼音:qián dào
地道。宋。无名氏《李师师外传》:「若于此处为潜道,帝驾往还殊便。」
分类:地道
《漢語大詞典》:潜转(潛轉)
谓在内部圆转回旋。文选·成公绥〈啸赋〉:“响抑扬而潜转,气衝鬱而熛起。” 李善 注:“言声在喉中而转,故曰潜也。”
《漢語大詞典》:潜研(潛研)
专心钻研。 清 曾国藩 《唐确慎公墓志铭》:“公潜研性道,宗尚 洛 闽 诸贤。” 田北湖 《论文章源流》:“文体递变,字之用亦多,世无好学深思之士,悉心潜研,对之昏瞀,其苦实甚。”
分類:专心钻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