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综合
诗话
词话
古籍检索
类书集成
查询
诗词
典故词汇
对仗词汇
词谱
曲谱
诗词地图
登录
韵典
平水韵
词林正韵
中原音韵
中华通韵
校注
律诗校验
词格校验
曲格校验
对联校验
自动笺注
课堂
律绝创作
填词入门
公开课
学习指南
其它
简繁转换
诗社
诗词书店
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
按出处分类
按人物分类
检索结果:
全部
94
词典
1
分类词汇
93
共93,分7页显示
上一页
1
2
3
4
1
2
3
4
5
6
7
6
7
下一页
分类词汇
(续上)
衍形
衍声
演递
演展
流于形式
罗马字母
敲击音乐
历史语言学
轮式印字机
阴沟里翻船
解释性新闻
历史比较语言学
知机识变
潟湖
管色谱
《漢語大詞典》:
衍形
谓文字从形体上演变。 梁启超
《新民说》
十一:“列国文字,皆起于衍形。及其进也,则变而为衍声……故衍声之国,言文常可以相合;衍形之国,言文必日以相离。”
分類:
文字
形体
上演
演变
《漢語大詞典》:
衍声(衍聲)
谓文字从声音上演变。 梁启超
《新民说》
十一:“列国文字,皆起于衍形。及其进也,则变而为衍声……故衍声之国,言文常可以相合;衍形之国,言文必日以相离。”
分類:
文字
声音
上演
演变
《漢語大詞典》:
演递(演遞)
演变进展。 殷夫
《一九二九年的五月一日》
诗之五:“未来的世界是我们的,没有刽子手断头台绞得死历史的演递。”
分類:
演变
进展
《漢語大詞典》:
演展
演变发展。 李大钊
《史观》
:“或曰,社会的演展,乃由昌盛而日趋衰落;或曰,社会的演展,乃如循于一环,周而復始;或曰,社会的演展,乃由野僿而日躋开明。”
分類:
演变
《国语辞典》:
流于形式(流于形式)
拼音:
liú yú xíng shì
演变成徒具表面形式而无实质内涵。如:「会议必须发挥功能,不宜议而不决,流于形式。」
分类:
演变
变成
徒具
表面
面形
无实
实质
内涵
《国语辞典》:
罗马字母(罗马字母)
拼音:
luó mǎ zì mǔ
罗马人用来书写的拉丁文,后来续加演变,成为今日欧美各国通行的拼音字母。也译作「罗马字」。
分类:
罗马
马人
来书
书写
拉丁文
演变
《国语辞典》:
敲击音乐(敲击音乐)
拼音:
qiāo jí yīn yuè
1.使用敲击乐器来发声的音乐。
2.一种由非洲土人音乐演变而来的热门音乐。节奏快、歌词多,是其特色。
分类:
敲击乐器
非洲
土人
音乐
发声
演变
而来
《国语辞典》:
历史语言学(历史语言学)
拼音:
lì shǐ yǔ yán xué
从历史发展、演变的角度研究语言现象的学科。
分类:
历史
演变
角度
学科
《国语辞典》:
轮式印字机(轮式印字机)
拼音:
lún shì yìn zì jī
早期的印表机。由打字机演变改进而来,可将电脑所储存的资料,印在纸上,以供阅读的机器。因其将所有可供列印的字及符号排列成轮状,故称。优点为印字品质高,但是速度慢,无法列印图形是最大的缺点。也称为「菊轮式印表机」。
分类:
早期
印表机
打字机
演变
改进
进而
而来
《国语辞典》:
阴沟里翻船(阴沟里翻船)
拼音:
yīn gōu li fān chuán
事情的演变出乎意料之外。如:「这件事原本是计划好的,怎奈半路杀出个程咬金来,真是阴沟里翻船!」
分类:
演变
出乎意料
之外
《国语辞典》:
解释性新闻(解释性新闻)
拼音:
jiě shì xìng xīn wén
在新闻报导中,对事件背景及其演变加入适当说明及参考资讯,以帮助读者正确了解。
分类:
新闻报导
事件
背景
演变
加入
适当
说明
参考
《国语辞典》:
历史比较语言学(历史比较语言学)
拼音:
lì shǐ bǐ jiào yǔ yán xué
一门属于历史语言学范围的学科。以语言的亲属关系和历史演变为研究对象。透过历史比较法探讨不同语言之间的关系和个别语言的演化规则,以建立语系系谱,拟构原始母语。历史比较语言学于十九世纪初随著西欧学者对印欧语言的研究而成立。
分类:
历史
语言学
范围
学科
亲属
演变
《国语辞典》:
知机识变(知机识变)
拼音:
zhī jī shì biàn
能预见事物演变的徵兆,掌握机会。《旧唐书。卷六八。尉迟敬德等传》史臣曰:「皆所谓猛将谋臣,知机识变。有唐之盛,斯实赖焉。」
分类:
预见
见事
演变
徵兆
掌握
机会
史臣
《国语辞典》:
潟湖
拼音:
xì hú
因海湾被沙洲所封闭而演变成的湖泊。原本的海湾,其出海处因为泥沙沉积而形成沙洲,之后将海湾与海洋分隔,而成为湖泊。
分类:
海湾
沙洲
封闭
演变
变成
湖泊
《国语辞典》:
管色谱(管色谱)
拼音:
guǎn sè pǔ
中国传统记谱法。由管乐器的指法记号演变而来,常见以上、尺、工、凡、六、五、乙,依次记写七声。也称为「笛色谱」、「工尺谱」。
分类:
中国
管乐器
指法
记号
演变
而来
粤公网安备44010402003275
粤ICP备17077571号
关于本站
联系我们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