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综合
诗话
词话
古籍检索
类书集成
查询
诗词
典故词汇
对仗词汇
词谱
曲谱
诗词地图
登录
韵典
平水韵
词林正韵
中原音韵
中华通韵
校注
律诗校验
词格校验
曲格校验
对联校验
自动笺注
课堂
律绝创作
填词入门
公开课
学习指南
其它
简繁转换
诗社
诗词书店
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
按出处分类
按人物分类
检索结果:
全部
17
词典
6
分类词汇
11
分类词汇
漏子
透子
龙挂
挂龙
水斗
海宁观潮
滴水漏斗
漏斗管
锪孔
尘卷风
弶网
《國語辭典》:
漏子
拼音:
lòu zi
1.漏斗。
2.漏洞、乱子、麻烦。如:「你做这种假帐,别人一眼就看出漏子来。」也作「娄子」、「喽子」、「楼子」。
分類:
毛病
破绽
漏斗
孔洞
事故
漏洞
《漢語大詞典》:
透子
方言。漏斗。 毛泽东
《寻乌调查》
第三章八:“材料是洋油瓶,做的是……洋油透子呀(滤子),酒透子呀,盛茶叶的瓶子呀,各种小盒子呀等等日用必需品。”
分類:
方言
漏斗
《漢語大詞典》:
龙挂(龍掛)
亦作“ 龙掛 ”。 指龙卷风。远看积雨云下呈漏斗状舒卷下垂,旧时以为是龙下挂吸水。 宋
叶梦得
《
避暑录话
》
卷下:“五六月之閒,每雷起云族,忽然而作,类不过移时,谓之过云雨,虽三二里间亦不同。或浓云中见若尾坠地蜿蜒屈伸者,亦止雨其一方,谓之龙挂。”
《三国演义》
第二一回:“酒至半酣,忽阴云漠漠,骤雨将至。从人遥指天外龙掛, 操 与 玄德 凭栏观之。”参见“ 龙捲风 ”。
分類:
龙卷风
积雨云
漏斗
舒卷
下垂
《漢語大詞典》:
挂龙(挂龍)
刮龙卷风。因远看积雨云呈漏斗状舒卷下垂,古人误认为龙下挂吸水,故称。 宋
惠洪
《大风夕怀道夫敦素》
诗:“方收一霎挂龙雨,忽作千林攧鷂风。” 瞿秋白
《乱弹·水陆道场》
:“一股腥气扑到鼻子里来,据说是龙的腥气。极大的暴风雨和霹雳已经在天空里盘旋着,这是要‘挂龙’了。”
分類:
龙卷风
积雨云
漏斗
舒卷
下垂
《漢語大詞典》:
水斗
1.水战。
《汉书·严助传》
:“臣闻 越 非有城郭邑里也,处谿谷之间,篁竹之中,习於水鬭,便於用舟,地深昧而多水险。”
《
宋书·邓琬传
》
:“吾少习步战,未闲水鬭。”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
《太平天囯·天父下凡诏书一》
:“至今早小子适逢承命往水鬭军营造册。”
2.谓两水汹涌相激的自然现象。 明
谢肇淛
《五杂俎·地部二》
:“ 贵州 普定卫 有二水,一曰 滚塘寨 ,一曰 闹蛙地 ,相近前后。 吴 人从军至此,夜闻水声搏激,既而其响益大。居人开户视之,波涛喷面,不可逼近,坐以伺旦。及明声息,二水一涸一溢,人以为水鬭。”参阅
《
国语·周语下
》
、
《
宋史·五行志一
》
。
分類:
水战
两水
水汹
汹涌
相激
自然现象
《国语辞典》:
海宁观潮(海宁观潮)
拼音:
hǎi níng guān cháo
钱塘江的出口杭州湾,形如漏斗,每当潮汐时,海水自湾口涌入,由于海宁县附近的湾口地形突然紧缩,使潮水暴涨,形成暴涨潮,至为壮观,是中国大陆著名奇景之一。
分类:
钱塘江
出口
杭州湾
漏斗
每当
潮汐
《国语辞典》:
滴水漏斗
拼音:
dī shuǐ lòu dǒu
一种漏嘴部分较尖细,且每次只能滴出一滴液体的漏斗。如:「滴水漏斗是实验室中常见的器材之一。」
分类:
尖细
每次
只能
一滴
液体
漏斗
《国语辞典》:
漏斗管
拼音:
lòu dǒu guǎn
一种软体动物的器官,形似漏斗。如乌贼头部腹面所生的喷水管。
分类:
软体动物
器官
漏斗
乌贼
头部
喷水
水管
《漢語大詞典》:
锪孔
在孔的顶部周围作成漏斗形凹坑的钻进操作
在孔的顶部周围作成圆柱形凹坑以便安置螺钉头或垫圈,或者使连接零件能齐平安装
分類:
顶部
周围
作成
圆柱
漏斗
柱形
以便
安置
螺钉
垫圈
连接
零件
齐平
平安
安装
《漢語大詞典》:
尘卷风(塵卷風)
出现在近地气层中的漏斗状尘沙、旋风。范围小,消失快。常见于春夏午后的干燥地面。
分類:
现在
近地
地气
漏斗
尘沙
旋风
《漢語大詞典》:
弶网(弶網)
(1).捕捉鸟兽的罗网。
《
大方便佛报恩经·亲近品
》
:“坚誓师子兽中之王,弓箭所不及,弶网所不制,我今后当更设异计。”
(2).张捕江河中天然鱼苗的一种工具。网由棉、麻布制成的半漏斗形网身和集鱼的网箱两部分组成;支撑网身的竹或木架叫“弶”。有网口不能随水位涨落的硬弶和能随水位涨落的软弶两种。
分類:
捕捉
江河
鸟兽
河中
天然
罗网
鱼苗
工具
麻布
漏斗
和集
两部
分组
粤公网安备44010402003275
粤ICP备17077571号
关于本站
联系我们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