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杨滨海 朝代:

人物简介

维基
杨滨海,福建省泉州府晋江县人,中国清朝官员。嘉庆十三年(1808年)戊辰科二甲进士。道光五年十一月(1825年12月)由福建漳州府儒学教授调任台湾府儒学教授。
《国语辞典》:海洋气候(海洋气候)  拼音:hǎi yáng qì hòu
岛屿与滨海地区,特别是大陆西岸,因受海洋影响,形成夏凉冬暖,年温差不大,雨量丰沛的气候。
《国语辞典》:海轻风(海轻风)  拼音:hǎi qīng fēng
滨海地区,昼间陆地气温较海面为高,故陆地气压较低,遂有凉风来自海面,称为「海轻风」。也称为「海风」。
《国语辞典》:河口港  拼音:hé kǒu gǎng
位于河流出口处而又滨海湾的港口。
《国语辞典》:诺曼第(诺曼第)  拼音:nuò màn dì
Normandy
地名。位于法国北部,滨英吉利海峡。包括芒什、卡尔瓦多斯、奥恩、厄尔、滨海塞纳五省。属多雨海洋性气候,农业、畜牧业发达,并有酿酒、钢铁等工业。西元一九四四年,二次世界大战末期,英美联军在此登陆,开辟第二战阳,是一个重要的战略地点。
《国语辞典》:南投县(南投县)  拼音:nán tóu xiàn
县名。位于台湾中部,为唯一不滨海的县,面积约四千一百馀平方公里。
《漢語大詞典》:海陆风
在滨海地区昼夜间风向发生反向转变的风。由于海陆表面受热不均而形成。白天,陆面增热比海面快,故在近地层产生由海面吹向陆面的向岸风,称为“海风”。夜间,陆面冷却比海面快,出现由陆面吹向海面的离岸风,称为“陆风”。
《漢語大詞典》:顾正红
(1905-1925)江苏阜宁(今属滨海)人。1922年后进上海日商内外棉九厂和七厂做工。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5月,日商资本家要求当局取缔工会,并以关闭工厂、开除罢工工人相威胁。15日,他领导工人进厂交涉,被日籍职员枪杀。
《漢語大詞典》:滨海区
临近海滨的区域;亦指滨海的建成区(如建有房屋和散步道的区域)
《國語辭典》:泥鳗(泥鰻)  拼音:ní mán
海滨泥上行走的工具。以板做成,人站在板上,一脚在外推行,每推行数丈,可以不陷于泥中。浙江沿海一带,也用来捕鱼。
《漢語大詞典》:雷蜞
虫名。形如蚯蚓,色微红,产 福建 滨海稻田中。 唐 段成式 酉阳杂俎·虫篇:“雷蜞,大如蚓,以物触之乃蹙缩圆转若鞠,良久引首,鞠形渐小,復如蚓焉。或云啮人毒甚。” 清 施鸿保 《闽杂记》卷十五:“雷蜞,形似蚯蚓,色微赤,长者五六寸,短者寸许,出近海稻田中。稻穫后,根在田,经潮上或暴雨后,则根内生此虫,故亦名稻根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