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沮滞(沮滯)
阻滞。 清 曾国藩 《复刘霞仙中丞书》:“所以沮滞而不达者,约有数端。”《新华日报》1942.10.12:“在鸦片战争以前, 欧 美 各国都已进到资本主义工业国家,而我们 中国 还是被沮滞在封建社会中。”
分類:阻滞
《漢語大詞典》:危滞(危滯)
困厄。宋书·孝武帝纪:“其士庶或怨鬱危滞,受抑吏司,或隐约洁立,负摈州里,皆听近朕前,面自陈诉。”
分類:困厄
《漢語大詞典》:委滞(委滯)
(1).积滞,不解。 汉 徐干 中论·贵言:“故君子之与人言也,使辞足以达其智虑之所至,事足以合其性情之所安,弗过其任而强牵制也。苟过其任而强牵制则将昏瞀委滞而遂疑君子以为欺我也。”
(2).搁置;稽留。三国志·吴志·薛综传:“其书遂委滞,迄今未撰奏。”北史·李訢传:“﹝ 訢 ﹞用 范檦 陈策计,令千里之外,户别转运,诣仓输之。使所在委滞,停延岁月。”
《漢語大詞典》:迍滞(迍滯)
滞留。 前蜀 杜光庭 《张相公九曜醮词》:“今则迍滞宫中,土星所歷。” 清 黄彭年 《家书》之二:“若委员督运,则州县卸责,恐迍滞在途,委员无如之何。”
分類:滞留
《漢語大詞典》:滞执(滯執)
固执;不通达。 明 沈德符 野获编·户部·西北水利:“明旨再三申嘱,徒付空言,盖北人滞执偏见,难以理喻如此。” 清 恽敬 《光孝寺碑铭》:“两 汉 之言滞执,滞执久亦生厌,而浮图之宗乘得入。”
《漢語大詞典》:滞壅(滯壅)
谓臃肿而不灵活畅通。 清 方苞 《书〈淮阴侯列传〉后》:“然使战 韩 之前,具列两国之将佐、三败之时地,则重膇滞壅,其体尚能自举乎?”
《漢語大詞典》:滞抑(滯抑)
受压制。新唐书·李安期传:“比见公卿有所荐进,皆劾为朋党,滞抑者未申,而主荐者已訾,所以人人争噤默以避嚣谤。”
分類:压制
《漢語大詞典》:滞瑕(滯瑕)
积滞的尘秽。文选·颜延之〈应诏宴曲水作〉诗:“有悔可悛,滞瑕难拂。” 李善 注引广雅:“瑕,秽也。” 张铣 注:“积滞之瑕,难可除拂。”
分類:积滞
《韵府拾遗 萧韵》:滞樵(滞樵)
张澄诗久雨妨渔复滞樵
《韵府拾遗 职韵》:滞墨(滞墨)
砚笺洗砚用莲蓬或皂荚清水半夏切平去滞墨
《國語辭典》:滞累(滯累)  拼音:zhì lěi
为世俗所牵累。《北齐书。卷三六。邢卲传》:「其高情达识,开遣滞累,东门吴以还,所未有也。」
分類:牵累束缚
《漢語大詞典》:滞缓(滯緩)
迟缓;缓慢。 王西彦 《寻常事》:“两人前后的距离缩短了,女儿的脚步变成滞缓而沉重。” 王西彦 《古城的忧郁·蛊惑》:“对过屋脊上一只黑猫,耸起身子,走着轻步,影子被月光拉得老长,斜映在灰色的瓦背上,滞缓地向前面移动。”
《漢語大詞典》:滞阂(滯閡)
停留;阻隔。 凡人 《无圣篇》:“然以吾国士夫素崇 孔子 ,莫敢怀疑,故数千年来思想滞阂不进,学术陵迟,至不可救。”
分類:停留阻隔
《韵府拾遗 职韵》:滞劾(滞劾)
宋书孝武帝纪若繁文滞劾證逮遐广必须亲察以尽情状自后依旧听讼
《漢語大詞典》:滞案(滯案)
积压的案件。 宋 叶适 《运使直阁郎中王公墓志铭》:“公在 常 ,如詹事治 鄱 ,以明义厚俗省争讼为本,滞案如山,予夺皆尽。”
分類:积压案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