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余甘(餘甘)
(1).馀留香甜滋味。 唐 杜甫 《军中醉饮寄沉八刘叟》诗:“酒渴爱江清,餘甘漱晚汀。”
(2).指馀甘子。 北魏 贾思协 齐民要术·馀甘:“《异物志》曰:餘甘大小如弹丸,视之理如定陶瓜。初入口苦涩,咽之口中,乃更甜美足味。盐蒸之尤美。可多食。” 清 何焯 义门读书记·文选赋:“餘甘,实小核大,不至 吴中 。余辛巳夏始获尝其盐渍者。 柳子厚 与檳榔并言之。问之 闽 人,亦不敢多食也。”参见“ 餘甘子 ”。
分類:香甜滋味
《漢語大詞典》:寡味
缺乏滋味;没有意思。 南朝 梁 锺嵘 《诗品》卷上:“ 永嘉 时,贵 黄老 ,稍尚虚谈,於时篇什,理过其辞,淡乎寡味。” 明 顾起纶 国雅品·士品二:“其文词多寡味。” 杜鹏程 《在和平的日子里》第六章:“有时候,他觉得这样苦苦思索和耗费心血实在寡味。”
《國語辭典》:鲜味(鮮味)  拼音:xiān wèi
美味。如:「鲜味可口。」
《漢語大詞典》:食医(食醫)
周 代掌管宫廷饮食滋味温凉及分量调配的医官。周礼·天官·食医:“食医,掌和王之六食、六饮、六膳、百羞、百酱、八珍之齐。” 孙诒让 正义:“此云百羞百酱,亦举成数也。此并庖人共其物,内饔割亨煎和之,膳夫馈之,食医唯掌其调和齐量而已。”
《漢語大詞典》:妙味
(1).美好的品质。《晋书·王接传》:“窃见处士 王接 ,岐嶷儁异,十三而孤,居丧尽礼,学过目而知,义触类而长,斯玉鉉之妙味,经世之徽猷也。”
(2).佳美的滋味。 宋 李纲 《荔枝赋》:“液贮甘露,核藏丁香,醖难言之妙味,吐自然之清芳。”
《漢語大詞典》:声味(聲味)
声音与滋味。亦以喻人的习性爱好。国语·周语下:“口内味而耳内声,声味生气。” 汉 班固 《白虎通·三正》:“声味不可变,哀戚不可改。” 唐 刘禹锡 《酬郓州令狐相公官舍言怀见寄呈乐天》诗:“词人各在一涯居,声味虽同跡自疎。”
《漢語大詞典》:滋旨
美好的滋味或意味。 南朝 宋 颜延之 《庭诰》:“明 周 之德,厌滋旨而识寡嗛之急,仁恕之功。” 南朝 梁 何逊 《七召·肴馔》:“此盖滋旨之极珍,岂从余而并进。” 唐 刘知几 史通·叙事:“至若书功过,记善恶,文而不丽,质而非野,使人味其滋旨,怀其德音,三復忘疲,百遍无斁。”
《漢語大詞典》:致味
极尽滋味之美。国语·吴语:“饮食不致味,听乐不尽声,求以报 吴 。” 韦昭 注:“致,极也。不极五味之调。”礼记·乐记:“乐之隆,非极音也;食饗之礼,非致味也。” 陈澔 集说:“乐之隆盛,不是为极声音之美;食饗禘祫之重礼,不是为极滋味之美。”
分類:极尽滋味
《漢語大詞典》:殊滋
特别的滋味;美味。 晋 傅玄 《桑椹赋》:“繁实离离,含甘吐液。翠木三变,或玄或白。嘉味殊滋,食之无斁。” 唐 白居易 《立制度策》:“饮食不守其度,则殊滋异味攻之。”
《国语辞典》:品酒  拼音:pǐn jiǔ
饮酒而品评其滋味及等级。如:「他在品酒方面很有一套。」
《漢語大詞典》:享味
享受祭品的滋味。《穀梁传·成公十七年》:“祭者,荐其时也,荐其敬也,荐其美也,非享味也。”
《國語辭典》:入味  拼音:rù wèi
1.有滋味。如:「腌渍肉类,时间久了自能入味。」
2.有趣味。如:「台下来宾听得十分入味,不时报以掌声和笑声。」
《漢語大詞典》:逞味
谓食物滋味鲜美可口。 清 汪懋麟 《九日颂嘉招同诸子饮黑龙潭得九字》诗:“韭花正逞味,蟹螯持左手。”
《漢語大詞典》:汤厨(湯廚)
相传 伊尹 曾为 有莘氏 媵臣,负鼎俎,以滋味悦 汤 。事见史记·殷本纪。后以“汤厨”指美味。 唐 张说 《奉和爰因巡省途次旧居应制》:“丛觴祝 尧 寿,合鼎献 汤 厨。”
《漢語大詞典》:噆味
仔细辨别滋味,回味。《淮南子·览冥训》:“今夫赤螭青虬之游 冀州 也,天清墬定,毒兽不作,飞鸟不骇,入榛薄食荐梅,噆味含甘,步不出顷亩之区,而蛇鱓轻之,以为不能与之争於江海之中。” 高诱 注:“噆味,长美也。” 明 屠隆 《昙花记·奸相造谋》:“莫怪心怀坑堑,奈触机太险,噆味还甜。刀头切玉未云銛,火光烧海方为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