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释善良 朝代:元初

人物简介

补续高僧传·解义篇
善良。字子直。号月溪。定海朱氏子。始祝发净居。习律湖心。游杭之大雄。师顽空。觉公言。与觉合俾守讲席。尝喟然叹曰。教文浩瀚。要领难窥。如瘖获吐。如瞽获睹。舍我而谁。于是锐精述言。条焉不紊。示焉指掌。曰教观撮要。学台者便之。后游净慈。访礼禅师。示以叩辩禅语杂出瞬息听莹意。师泥名相。为可惑。师乃徐曰。三观之旨。不外乎是。礼谢曰。其归振尔宗。集庆寺成。朝命选主席主上竺者。任可否。师预是选。讲太涅槃经。听者云臻。师悬辩提机。整畅得理。然卒师顽空。上竺不能强也。主禅惠择阳报国药师治平。户履日接。别为堂以处。篝灯星列。既又以舆论领延庆。至元二十六年。寺延燬。茇舍草葺。讲论弥不辍。大德元年入寂。僧腊六十。年七十有九。清容居士桷。居迩南湖。游起信堂。见诵声接几席。取其书读之。茫不能解。泰寓曹先生谓之曰。取子直约说。读之斯解矣。后师来南湖。桷谒之。睹其容和以庄。其说坦以明。始悟曰。曹先生语。不虚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220—1285 【介绍】: 宋元间杭州仁和人,字谦甫,号清溪。年十八入大涤山学道,宋末主太一宫观。元世祖至元十五年授崇道冲应清真大师、洞霄主席,十九年兼领太一宫。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221—1285 【介绍】: 元义州弘政人,字成仲,号双溪。耶律楚材子。幼聪敏,善属文,尤工骑射。父卒,嗣领中书省事,上言宜疏禁网,采历代德政合于时宜者八十一章以进。宪宗攻蜀,诏领侍卫骁果以从,屡出奇计,攻下城邑。世祖即位,拜中书左丞相,征兵扈从,败阿里不哥于上都。加光禄大夫,奏定法令三十七章,吏民便之。后坐事罢免,徙居山后。卒谥文忠。有《双溪醉隐集》。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223—1288 【介绍】: 元东鲁人,字子冕,一作子勉,号西溪。世祖至元十八年官燕南按察使,历礼部尚书、大名路总管,官至南台中丞。谥文定。

人物简介

全宋诗
赵帘溪,理宗宝祐二年(一二五四)游广西兴安乳洞,与项大受唱和。事见《北京图书馆藏中国历代石刻拓本》。今录诗二首。

人物简介

全宋文·卷八二四一
徐理(一二二八——?),字德玉,号南溪,绍兴府萧山(今浙江萧山)人。幼好音律、算术之学,著《琴统》(存),宝祐三年上于朝。次年登进士第,时年二十九。见《宝祐四年登科录》及所撰《追古》。

人物简介

补续高僧传·习禅篇
觉宗。字道玄。别号松溪。扶风南氏子。世业儒。母陈氏。奉佛弥谨。每岁首。尝过法门寺饭僧。一日昼寝。梦法门坦公。授己玉像。高仅寸许。己接而吞之。遂娠。陈氏告其夫。夫遣人过寺候之。坦公适其日化去。因相誓曰。若得一子。必令出家事佛。诞之日。室有光。空鸣梵音。闻者惊异。既成童。绝荤茹。无戏弄。喜于静处跏趺。父母以师不忘宿因。将行其誓。会蒙古兵入境。父子不能相保。师被执入武川。给侍军主太傅公淳。谨异他侍。太傅公奇之。许令出家。乃诣妫川青山寺林法师处剃度。因泣下曰。吾父母安在。儿今已出家矣。不三年通诸经。从武川英公。听华严疏。五年揭其底蕴。游神华藏海中。纵横得妙。座下龙象。无出师右者。繇是。名称远闻。自以说食不可期饱。走见圣因。圣因老禅匠也。问曰。闻子情华严。何不开讲度生。来此何为。师曰。生死事大。因曰。自从识得曹溪路。了知生死不相关。子如何会。师儗议。因喝之。师出。因召云。上座。师回首。因曰。分明认取。师领其旨。次日上方丈曰。昨日蒙和尚一喝。某甲有个见处。因曰。试举看。师拂袖便出。因笑而可之。宪宗元年。矾山令。遗书圣因。求主灵山法席者。因曰。无如觉宗。遂以师应命。行之以偈曰。十载志如铁。玄关皆透彻。跳出荆棘林。踏破澄潭月。好向孤峰顶上行。灵光独耀无时节。师升堂说法。十馀年间。众至数千。增饰佛宇。金碧之辉。炤映泉石。丛林所宜有。无不毕备。灵山复大振。与诸钜刹齿。至元四年。潭柘龙泉住持文公。退隐西堂。师补其处。法席视灵山为尤盛。师道貌修整。临众俨然。人望之生畏敬心。然门庭孤峻。不以一言之合。一机之契。便尔许可。必潜观嘿审。了然无疑于心。然后首一肯。故衲子望崖而退者居多。以至元某年。坐蜕。塔于潭柘。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台州黄岩人,字彦肃,号泉溪。理宗嘉熙二年进士。累官秘书少监。以古文鸣,精于性理之学。有《中说辨妄》、《通鉴前纪》、《曾子遗书》、《论语外书》、《孔子年谱》、《七十子说》等。
全宋诗
戴良齐,字彦肃,号泉溪,黄岩(今属浙江)人。理宗嘉熙二年(一二三八)进士。景定二年(一二六一)除秘书郎,兼史馆校勘。度宗咸淳元年(一二六五)为军器少监(《南宋馆阁续录》卷八)。明万历《黄岩县志》卷五有传。今录诗三首。
全宋文·卷七九九二
戴良齐,字彦肃,号泉溪,台州黄岩(今属浙江台州)人。嘉熙二年进士,历太常寺簿、著作佐郎,至秘书少监。精性理之学,著有《中说辨妄》、《通鉴前纪》、《曾子遗书》、《论语外书》等。见刘克庄拟除官制(《后村先生大全文集》卷六二、六三),《南宋馆阁续录》卷八,《宋元学案》卷六六。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232—1297 【介绍】: 宋吉州庐陵人,字会孟,号须溪。少补太学生。理宗景定三年廷试,忤贾似道,置丙第,以亲老请濂溪书院山长。江万里荐居史馆,除太学博士,皆固辞。宋亡不仕,隐居以终。工词,多抒家国之恨,沉痛真率。有《须溪集》、《班马异同评》、《放翁诗选后集》等。
全宋诗
刘辰翁(一二三二~一二九七)(生年据本集卷九《百字令》自注“仆生绍定之五年壬辰”,卒年据《天下同文集》卷三七《哭须溪墓》),字会孟,号须溪,吉州庐陵(今江西吉安)人。理宗景定三年(一二六二)进士,因母老,请为赣州濂溪书院山长。五年,应江万里邀入福建转运司幕,未几,随江入福建安抚司幕。度宗咸淳元年(一二六五),为临安府教授。四年,入江东转运司幕。五年,为中书省架阁,丁母忧去。元成宗大德元年卒。遗著由子将孙编为《须溪先生集》,《宋史·艺文志》著录为一百卷,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天下同文集》等书所录,辑为十卷,另有《须溪先生四景诗集》传世。《新元史》卷二三七、《宋季忠义录》卷一六有传。 刘辰翁诗,《须溪集》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为底本,酌校有关书引录,编为第一卷。《须溪先生四景诗集》以宜秋馆本为底本,参校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等,编为第二、三、四、五卷。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元诗选
辰翁,字会孟,庐陵人。年十七,登陆象山之门。年二十四,补太学生。宋景定壬戌,年二十九,廷试对策,忤贾似道,置丙第,以亲老请濂溪书院山长,江万里、陈宜中荐居史馆,又除太学博士,皆固辞。宋亡,托方外以归,隐居不仕。元大德元年卒,年六十六。会孟天资超特,人物伟然,以文章居当世之第一流。宋社既屋,肠断哀些,抆泪讴吟,积至万首。文祖先秦、《战国》、《庄》、《老》等书。字体奇逸,自成一家。有《须溪集》二百卷。草庐先生吴澄称其文典雅温润,明白敷畅,读之可见其为正人,非虚誉也。
词学图录
刘辰翁(1232-1297) 字会孟,号须溪。吉州庐陵人。有《须溪集》、《须溪词》。
全宋文·卷八二六二
刘辰翁(一二三二——一二九七),字会孟,号须溪,吉州庐陵(今江西吉安)人。少补太学生,景定三年第进士。以亲老请为濂溪书院山长。江万里、陈宜中荐居史馆,除太学博士,皆固辞。宋亡,遂不复出。当贾似道当国,辰翁对策极言时弊,以是得鲠直名,文章亦见重于世。元大德元年卒,年六十六。好评点诗文,多达数十种。著有《须溪集》。见《南宋书》卷六三,《宋史翼》卷三五,《宋季忠义录》卷一六,《宋元学案》卷八八。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290 【介绍】: 宋抚州崇仁人,字泳之,号东溪。不事科举。广交当代名人。读书不拘绳尺,尤工于诗。曾赋杂诗一首,凡一千四百字,随事起义,随义炼句。性刚正,不与时俯仰。平生不娶。有《东溪集》。
全宋诗
甘泳(一二三二~一二九○),字泳之,一字中夫,号东溪子。崇仁(今属江西)人。年二十馀,以诗浪迹东南,受知于徐霖,与赵崇怿等友善。元至元二十七年卒,年五十九。有《东溪集》,已佚。事见明弘治《抚州府志》卷一。今录诗二十首。
元诗选
泳字中夫,一字泳之,自号东溪子,崇仁人。性刚正,不与时俯仰。平生不娶,效林和靖。读书不拘绳尺,尤工于诗。年二十馀,浪迹东南,受知于徐径畈、杨东涧。又与赵东林、黄大山、林正庵、曾平山游。至元二十七年卒,有《东溪集》。黄大山序其诗,谓高不诞,深不晦,劲不粗,全体似李贺而不涉于怪怪奇奇。《出岭杂言》一首,凡一千四百字,随事起义,随义鍊句,古今大篇,未或过之。所作甚富,鳌溪刻本止七百三十馀篇,今亦失传,可惜也。

人物简介

全宋诗
王橚,理宗景定三年(一二六二)知郴州(明万历《郴州志》卷二)。
全宋文·卷八二一一
王橚,字茂悦,号会溪。景定三年知郴州。时朝廷议开银场于州之葛藤坪,奸民射利者众,聚众煽乱,橚上疏力陈利害,请禁之。就除福建市舶。归,寻卒。见《癸辛杂识别集》卷下「钿屏十事」条,万历《郴州志》卷二,光绪《湖南通志》卷九六、一一二。
戴侗 朝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温州永嘉人,字仲达,号合溪。戴仔弟。理宗淳祐间进士。以国子簿出守台州,调军器少监,辞疾不赴。有《易书四书家说》、《六书故》。
全宋文·卷八一五一
戴侗,字仲达,号合溪,永嘉(今浙江温州)人。仔弟。登淳祐元年进士,由国子监簿出守台州。德祐中以秘书郎召,继迁军器少监,皆辞疾不赴。年踰八十卒。著有《六书故》三十三卷(存)、《易书》、《四书家说》。见《万姓统谱》卷九九,雍正《浙江通志》卷一二八。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南海人,字鼎卿,号粤溪。少博学强记。度宗咸淳七年进士第一。授秘书省正字,迁校书郎,出通判婺州,迎养双亲。恭帝德祐元年元兵至,因奉父母归,被幼落职。端宗景炎元年诏起为龙图阁待制、广东制置使兼经略安抚。次年,逐退元兵,复广州,诏褒赏。至冬,元兵复会师攻广州,因力不支,被执而死。文天祥以诗悼之。
全宋诗
张镇孙(?~一二七七),字鼎卿,南海(今广东广州)人。度宗咸淳七年(一二七一)进士第一,授秘书省正字,寻通判婺州。恭宗德祐元年(一二七五)因弃城罢。端宗景炎元年(一二七六)起为广东制置使兼经略安抚使,二年,元兵陷广,被执北行,死于大庾。事见《广州人物传》卷一○。今录诗八首。
全粤诗·卷四五
张镇孙(一二三五 — 一二七八),字鼎卿,号粤溪。南海(今广州市)人。自幼刻苦读书,以博学强记闻。宋度宗咸淳七年(一二七一)状元,权相贾似道欲示恩结纳,镇孙不为谢,人服其不阿。初授秘书监正字,迁校书郎 。以不附权势,出判婺州。宋恭宗德祐元年(一二七五),元兵至,相臣请和,太后纳降,百官奔散,镇孙遂弃官奉亲归粤。次年,宋端宗立,建号景炎,航海幸闽、广间。广州海上溃军奉镇孙为帅,又纠结乡兵,与都统凌震分东西二路,誓图恢复。诏以镇孙为龙图阁待制、广东制置使兼经略安抚使,委以军事,出兵收复广州。元兵复至,镇孙率战船二千馀艘迎战于珠江,兵败被执。景炎三年(一二七八),被解北上,至大庾岭,道死殉国。文天祥闻而为诗悼之。镇孙有《见面亭遗集》。明黄佐嘉靖四十年《广东通志》卷五八、黄佐《广州人物传》卷一〇有传。
全宋文·卷八三四○
张镇孙(?——一二七七),字鼎卿,广州南海(今广东广州)人。咸淳七年进士第一,授秘书省正字。迁校书郎,通判婺州。德祐元年元兵至,奉父母归,被劾落职。景炎初起为龙图阁待制、广东制置使兼经略安抚,次年击退元兵复广州。是年冬,元兵会师攻广州,被执而死。见《宋季忠义录》卷八,《南宋书》卷六○,《广州人物传》卷一○。

人物简介

全宋诗
单庚金(一二三九~一三○五),字君范,剡(今浙江嵊县)人。度宗咸淳六年(一二七○)预两浙乡荐,以母丧不出。十年,就礼部别试见黜,随归剡源晦溪山中,自号晦溪处士。元大德九年卒,年六十七。事见《剡源文集》卷一六《单君范墓志铭》。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元临晋人,字信之。隐内乡山中,日以作诗为业,教授以终。人称贻溪先生。有《贻溪集》。
元诗选
革字信之,临晋人。父秉彝,登金皇统九年进士第,历官兵部侍郎。革生中条王官五老之下,长侍其先人西观太华,迤逦东游至洛,遂避地家焉。北渡后,尝自代门踰代岭之北,留滞居延。己亥夏,赴试武川。及秋归,道浑水,访刘祁京叔于浑源。登龙山绝顶,自作游记。隐居教授而终,人称为贻溪先生,有诗文行世。信之正大中与张澄仲经、杜仁杰仲梁隐内乡山中,日以作诗为业。遗山元好问裕之评仲梁诗如偏将军将突骑,利在速战,屈于迟久,故不大胜则大败;仲经守有馀而攻战不足,故胜负略相当;信之如六国合从,利在同盟,而敝于不相统一,有连鸡不俱栖之势,虽人自为战,而号令无适从,故胜负未可知。当时以为知言。当金源北渡后,裕之首为河汾倡正学。时信之与张宇彦升、陈赓子飏、庚子京、房皞希白、段克己复之、成己诚之、曹之谦益甫诸老与裕之游,从宦寓中,一时雅合,并以诗鸣。元大德间,大同路儒学教授房祺自号横汾隐者,纂录信之等八人编集成帙,得古律诗二百一首,号曰《河汾诸老诗集》。明副使濩泽车玺称其词藻风标,如层峰荡波,金坚玉莹,绝无突梯脂韦之习,纤靡弛弱之句。录此,亦足见金源一时河汾诗学之盛,虽易世不衰云。
御订全金诗增补中州集·卷五十四
麻革,字信之,临晋人。秉彝孙隐居不仕,教授王官谷,号贻溪先生,有文集行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