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综合
诗话
词话
古籍检索
类书集成
查询
诗词
典故词汇
对仗词汇
词谱
曲谱
诗词地图
登录
韵典
平水韵
词林正韵
中原音韵
中华通韵
校注
律诗校验
词格校验
曲格校验
对联校验
自动笺注
课堂
律绝创作
填词入门
公开课
学习指南
其它
简繁转换
诗社
诗词书店
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
按出处分类
按人物分类
检索结果:
全部
45
词典
2
分类词汇
42
佛典
1
共42,分3页显示
1
2
3
2
3
下一页
分类词汇
润色
沾濡
温润
滋润
润溽
溽润
润湿
濡渥
淖泽
涂泥
河润
溟溟
濡沫
积润
津润
《國語辭典》:
润色(潤色)
拼音:
rùn sè
1.修饰文句,以增加文彩。《论语。宪问》:「为命,裨谌草创之。……东里子产润色之。」《红楼梦》第四二回:「将市俗的粗话,撮其要,删其繁,再加润色比方出来。」
2.粉饰点缀。《警世通言。卷三二。杜十娘怒沉百宝箱》:「箱中韫藏百宝,不下万金,将润色郎君之装。」
分類:
润色
装饰
修饰
粉饰
湿润
增加
饰文
加工
文字
点缀
光彩
完美
文采
诗题
题注
《國語辭典》:
沾濡
拼音:
zhān rú
滋润浸湿。比喻恩泽普及。《文选。扬雄。长杨赋》:「普天所覆,莫不沾濡。」《文选。司马相如。封禅文》:「怀生之类,沾濡浸润。」也作「沾濡」。
分類:
浸湿
恩泽
泽普
《國語辭典》:
温润(溫潤)
拼音:
wēn rùn
1.温柔润泽。《礼记。聘义》:「夫昔者君子比德于玉焉,温润而泽,仁也。」《文选。宋玉。神女赋》:「丰盈以庄姝兮,苞温润之玉颜。」
2.温和湿润。如:「春天气候温润,十分宜人。」
分類:
温润
温和
湿润
和柔
柔润
玉色
品性
《國語辭典》:
滋润(滋潤)
拼音:
zī rùn
1.浸润、润泽。如:「天降甘霖,滋润大地。」
2.不乾燥的意思。汉。王充《论衡。是应》:「彼露味不甘者,其下时,土地滋润,流湿万物,洽沾濡溥。」
3.北方方言。指舒适。如:「如今只祈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大伙儿日子滋润。」
分類:
滋润
湿润
方言
浸润
柔润
不干
干燥
舒服
干涩
《漢語大詞典》:
润溽(潤溽)
湿润。
《
礼记·月令
》
:“﹝季夏之月﹞土润溽暑,大雨时行。” 郑玄 注:“润溽,谓涂溼也。” 明
谢肇淛
《五杂俎·天部二》
:“暑宜乾也,而值六月,则土反润溽。”
分類:
湿润
《漢語大詞典》:
溽润(溽潤)
湿润。 唐
徐浩
《宝林寺作》
诗:“禪堂清溽润,高阁无恢炱。”
分類:
湿润
《國語辭典》:
润湿(潤溼)
拼音:
rùn shī
潮湿。《墨子。辞过》:「古之民,未知为宫室时,就陵阜而居,穴而处,下润湿伤民。」
分類:
润湿
潮湿
湿润
《漢語大詞典》:
濡渥
湿润。 唐
欧阳詹
《唐天志》
:“羽毛鳞介,勾甲芽萌,求诸濡渥则常雨,求诸煦旭则常晴。”
分類:
湿润
《漢語大詞典》:
淖泽(淖澤)
湿润。
《素问·经络论》
:“寒多则凝泣,凝泣则青黑;热多则淖泽,淖泽则黄赤。” 王冰 注:“淖,湿也;泽,润液也。谓微湿润也。”
分類:
湿润
《漢語大詞典》:
涂泥(塗泥)
(1).湿润的泥土。
《
书·禹贡
》
:“厥土惟涂泥,厥田惟下下,厥赋上下错。” 宋
韩彦直
《
橘录·种治
》
:“柑橘宜斥卤之地……凡圃之近涂泥者,实大而繁。” 明
刘基
《海宁应氏墓庵记》
:“面山负山,厥土广斥涂泥,民质以良。”
(2).谓滋润泥土。 清
顾炎武
《酬归戴王潘四子韭溪草堂联句见怀二十韵》
:“
《式微》
君莫赋,春雨正涂泥。”
(3).泥泞的路途。
《
汉书·阴兴传
》
:“ 兴 每从出入,常操持小盖,障翳风雨,躬履涂泥,率先出门。”
分類:
泥泞
湿润
滋润
路途
泥土
《國語辭典》:
河润(河潤)
拼音:
hé rùn
施恩泽于人,如河水之润泽土地一般。《庄子。列禦寇》:「河润九里,泽及三族。」《聊斋志异。卷九。刘夫人》:「生及荆卿常河润之,而终不足供其博赌。」
分類:
恩泽
沿河
泽及
湿润
河水
河流
水之
滋润
沿岸
土地
《國語辭典》:
溟溟
拼音:
míng míng
1.小雨的样子。《说文解字。水部》:「溟,小雨溟溟也。」唐。
皮日休
鲁望以轮钩相示缅怀高致因作三篇
之三:「尽日悠然舴艋轻,小轮声细雨溟溟。」
2.湿润的样子。唐。
于鹄
〈
早上凌霄第六峰入紫溪礼白鹤观祠
〉诗:「渐近神仙居,桂花湿溟溟。」
3.幽昧、昏昧。唐。顾况〈送别日晚歌〉:「日溟溟兮下山,望佳人兮不还。」
4.深奥难知。宋。
王安石
祭欧阳文忠公文
:「夫事有人力之可致,犹不可期;况乎天理之溟溟,又安可得而推?」
分類:
幽暗
小雨
湿润
小雨貌
迷茫
《漢語大詞典》:
濡沫
用唾沫来湿润。比喻同处困境,相互救助。语出
《
庄子·天运
》
:“泉涸,鱼相与处於陆,相呴以湿,相濡以沫。” 南朝 宋 朱广之
《谘顾道士夷夏论》
:“检其言也,彼我俱遣;寻其旨也,老释无际。俱遣则濡沫可遣,无际则不负高贵。” 唐
元稹
《酬白学士》
诗:“卧辙希濡沫,低颜受頷颐。” 宋
苏轼
《和王晋卿》
:“谓言相濡沫,未足救沟瀆。”
分類:
唾沫
湿润
同处
处困
困境
相互
救助
《漢語大詞典》:
积润(積潤)
积久湿润。
《文苑英华》
卷五六一引 唐
常衮
《中书门下贺雪表》
:“重阴益固,应水泽腹坚之时;积润潜通,迎土膏脉起之候。” 唐
温庭筠
《和友人溪居别业》
:“积润初销碧草新, 凤阳 晴日带雕轮。” 唐
唐彦谦
《西明寺威公盆池新稻》
诗:“为笑 江 南种稻时,露蝉鸣后雨霏霏;莲盆积润分畦小,藻井垂阴擢秀稀。” 元
袁桷
《感兴》
诗:“南山有琪树,蒙彼山上云,层阴閟朱光,积润养奇芬。”
分類:
积久
湿润
《國語辭典》:
津润(津潤)
拼音:
jīn rùn
1.浸润、湿润。《文选。左思。蜀都赋》:「紫梨津润,榛栗罅发。」《朱子语类。卷七三。易。井》:「如草木之生,津润皆上行,直至树末。」
2.富于神韵。唐。
李翱
答朱载言书
:「赫乎若日火,包乎若天地,掇章称咏,津润怪丽,六经之词也。」
3.酬谢的财物。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卷一二。槐西杂志二》:「我辈欲君殚一月工,堆字若干,分赠亲友,冀得小津润。」
分類:
滋润
酬谢
神韵
财物
浸润
湿润
粤公网安备44010402003275
粤ICP备17077571号
关于本站
联系我们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