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7,分3页显示 上一页 1 2
赵善湘(字 清臣 )
张忠恕(字 行父 世称 拙斋先生 事陈八事 )
谢采伯(字 元若 号 密斋 )
湖州士子
杨长孺(字 伯大、诗之、伯子 号 东山、东山潜夫、农圃老人 文惠 寿仁 )
王元春(字 景育 )
其它辞典(续上)
赵彦逾(字 德先、德老 )赵善湘(字 清臣 )
张忠恕(字 行父 世称 拙斋先生 事陈八事 )
谢采伯(字 元若 号 密斋 )
湖州士子
杨长孺(字 伯大、诗之、伯子 号 东山、东山潜夫、农圃老人 文惠 寿仁 )
王元春(字 景育 )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宗室,明州人,字德先,一字德老。高宗绍兴三十年进士。孝宗淳熙中,累迁知秀州、工部尚书。光宗疾,与丞相赵汝愚定策立宁宗。宁宗即位,出为四川安抚制置使,兼知成都府。始与汝愚协济大计,冀引己共政。及外除,颇觖望,乃上疏诬讦汝愚。后迁资政殿大学士,知明州兼沿海制置使。嘉定间奉祠归,寻卒。全宋文·卷五四○五
赵彦逾(一一三○——一二○七),字德老,宗室,居于鄞(今浙江宁波)。绍兴三十年进士。隆兴元年任象山主簿。淳熙五年知秀州。累迁太府少卿、四川总领。后除户部侍郎、工部尚书。光宗疾,与赵汝愚等策立宁宗。庆元元年再入川,任四川安抚制置使、兼知成都府。以定策勋累迁资政殿大学士。三年,为江东安抚使、兼行宫留守司公事。嘉泰四年知明州、兼沿海制置使,次年除宫观。开禧三年卒,年七十八。累赠太师、吉国公。见《宝庆四明志》卷一、九、一○,《景定建康志》卷一,《宋史》卷二四七《宗室传》四。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242 【介绍】: 宋明州人,字清臣。宁宗庆元二年进士。历知常、湖、和、庐等州,累官至江淮制置使,击败李全犯淮东,进兵部尚书。理宗嘉熙间知绍兴府兼浙东安抚使,以观文殿学士致仕。有《洪范统论》、《春秋三传通议》等。全宋诗
赵善湘(一一七○?~一二四二),字清臣,鄞(今浙江宁波)人。濮安懿王五世孙。宁宗庆元二年(一一九六)进士,调金坛县丞。五年,知馀姚县。开禧元年(一二○五),添差通判婺州。嘉定元年(一二○八),判无为军兼淮南转运判官、淮西提点刑狱。历知常州、湖州、和州、庐州、镇江府。理宗宝庆二年(一二二六),为沿海制置使兼知建康府、江东安抚使。绍定元年(一二二八),兼江东转运副使。嘉熙二年(一二三八),授沿海制置使兼知庆元府,改知绍兴府兼浙东安抚使。淳祐二年卒。有诗词杂著三十五卷,已佚。事见《宝庆四明志》卷一、一○,《宋史》卷四一三有传。全宋文·卷六八七五
赵善湘,(?——一二四二),字清臣,宗室,寓鄞县(今浙江宁波)。庆元二年登进士第。调金坛县丞,历知馀姚县,开禧元年通判婺州。嘉定中历知常州、湖州、和州、庐州、镇江府。宝庆二年知建康府。绍定元年兼江东转运副使,转江淮安抚制置使。嘉熙中知庆元府、绍兴府。淳祐二年卒。著有《周易约说》等多种,今仅存《洪范统一》一卷。见《宝庆四明志》卷一、一○,《宋史》卷四一三本传。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174—1230 【介绍】: 宋汉州绵竹人,字行父,学者称拙斋先生。张构子。以祖任监临安府楼店务。宁宗时历知澧州、湖州、宁国府、鄂州,入为户部郎官。极言边事,所虑至远。理宗即位,移书史弥远,请取法孝宗,行三年丧。后陈八事,辞益剀切。宝庆元年外补知赣州,以言者指为朋比落职。绍定三年复原官,进直宝章阁提举冲佑观。全宋文·卷六九八三
张忠恕(一一七四——一二三○),字行父,学者称拙斋先生,汉州绵竹(今四川绵竹)人,浚孙,枃子。以祖荫入官,累调广东转运司主管文字,改通判沅州,知澧州。开禧末,入为籍田令。嘉定五年,迁军器监丞,进太府丞,出知湖州、宁国府、鄂州,入为户部郎官。宝庆初上封事陈八事,知不为时所容,力请外补,遂以直秘阁知赣州,落职。绍定三年复元官,卒,年五十七。见魏了翁《张公墓志铭》(《鹤山先生大全文集》卷七七),《宋史》卷四○九本传。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台州临海人,字元若。深甫子。宁宗嘉泰二年进士。历知广德军、湖州,累官大理寺正。理宗宝庆元年知严州,有惠政。性淡荣利,潜心著述。有《密斋笔记》。全宋诗
谢采伯(一一七九~一二五一)(生卒年据《密斋笔记》序跋推定),字元若,临海(今属浙江)人。宁宗嘉泰二年(一二○二)进士。嘉定五年(一二一二),通判严州。十五年,知湖州,召监尚书六部门(清同治《湖州府志》卷五)。理宗宝庆元年(一二二五),知严州。绍定初,提举福建市舶司(清乾隆《福建通志》卷二一)。四年(一二三一),知徽州(明弘治《徽州府志》卷四)。召为大理丞,迁大理正。淳祐元年(一二四一)致仕,卒年七十三。有《密斋笔记》。事见《淳熙严州图经》卷一、《嘉定赤城志》卷三三。全宋文·卷六九七五
谢采伯(一一七九——一二五一),字元若,号密斋,台州临海(今浙江临海)人,深甫子。嘉泰二年进士。嘉定中历通判严州,历知广德军、湖州,监六部门,大理寺丞,大理正。宝庆元年知严州,有惠政。绍定中知徽州,提举福建市舶。累迁度支郎中,除军器监。著有《密斋笔记》五卷、《续记》一卷(存)。见《密斋笔记》序、跋,《嘉定赤城志》卷三三,《景定严州续志》卷一、二,《平斋集》卷一八,雍正《浙江通志》卷一一五,雍正《福建通志》卷二一,乾隆《江南通志》卷一一六。
人物简介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吉州吉水人,字伯大,一字诗之,号东山。杨万里子。以荫入仕。宁宗嘉定四年守湖州,有治绩。擢经略广东,迁福建安抚使,以忤权贵去职。理宗绍定元年起判江西宪台,寻以敷文阁直学士致仕。卒年七十九。谥文惠。全宋诗
杨长孺,原名寿仁,字伯子,号东山,吉州吉水(今属江西)人。万里子。光宗绍熙元年(一一九○)以荫补永州零陵簿。宁宗嘉定间知湖州,寻改赣州(明嘉靖《赣州府志》卷八)。九年(一二一六),迁广东经略安抚使兼知广州(清道光《广东通志》卷一六)。十三年,改福建安抚使兼知福州(清道光《福建通志》卷九一)。理宗端平中以忤权贵致仕。卒年八十。有《东山集》,已佚。事见《诚斋集》卷二八《大儿长孺赴零陵簿示以杂言》注,清光绪《吉水县志》卷三四有传。今录诗十九首。全宋文·卷六七六四
杨长孺,字伯子,晚号东山潜夫,又号农圃老人,吉州吉水(今江西吉水)人,万里子。绍熙中,以荫补永州零陵县主簿。历宗正寺主簿、通判道州。嘉定中历知湖州、赣州、广州,改福建安抚使、知福州。忤权贵,劾去,以直华文阁奉祠。绍定中,加敷文阁直学士致仕。卒年七十九,谥文惠。著有《东山文集》、《知止》、《休官》等集。长孺在官以清廉称,弹压豪贵,牧养小民,政声赫然。尝言:「士大夫清廉,便是七分人矣。」湖州、广州民立祠祀之。见《宋史翼》卷二二,光绪《吉安府志》卷二七,《南宋制抚年表》卷下及本书所收长孺诸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