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考虑容错,系统已按“游 → 游遊”转换方式进行查询。
《國語辭典》:合从(合從) 拼音:hé zōng
战国时苏秦倡导联合楚、齐、燕、韩、赵、魏六国,共同抵抗秦国的政策。因六国地处南北,故名「合从」。《文选。贾谊。过秦论》:「以致天下之士,合从缔交,相与为一。」《文选。孙楚。为石仲容与孙皓书》:「二邦合从,东西唱和。」也作「合纵」。
《國語辭典》:周游(周遊) 拼音:zhōu yóu
四处游历。《孔丛子。记问》:「周游天下,靡邦可依。」
《國語辭典》:策士 拼音:cè shì
1.有计谋的人。《史记。卷七一。樗里子甘茂传》太史公曰:「虽非笃行之君子,然亦战国之策士也。」
2.对策取士之制。清。徐师曾《文体明辨序说。策》:「夫策士之制,始于汉文,晁错所对,蔚为举首。」
《國語辭典》:游士 拼音:yóu shì
奔走四方以谋生计的人。商君书。农战:「见言谈游士事君之可以尊身也,商贾之可以富家也。」《后汉书。卷七○。孔融传》:「郡人无后及四方游士有死亡者,皆为棺具而敛葬之。」
《國語辭典》:连衡(連衡) 拼音:lián héng
1.战国时张仪提倡的外交政策。参见「连横」条。《史记。卷七○。张仪传》唐。司马贞。索隐:「张仪说六国,使连衡而事秦。」
2.连合、连络。唐。白行简《李娃传》:「当砻淬利器,以求再捷,方可以连衡多士,争霸群英。」
3.衡,车衡。连衡指戎车或军队极多。《文选。陆机。辩亡论上》:「谟臣盈室,武将连衡。」
《國語辭典》:捭阖(捭闔) 拼音:bǎi hé
开合。纵横家游说之术。指分化和拉拢。如:「纵横捭阖」。《鬼谷子。捭阖》:「捭阖者,道之大化,说之变也。必豫审其变化。」
《國語辭典》:辩士(辯士) 拼音:biàn shì
1.能说善道的人。《韩诗外传》卷七:「是以君子避三端,避文士之笔端,避武士之锋端,避辩士之舌端。」《三国演义》第四三回:「步子山以苏秦、张仪为辩士,不知苏秦、张仪亦豪杰也。」也称为「辩人」。
2.早期在戏院为无声电影、外语片解说的人。
《國語辭典》:说士(說士) 拼音:shuì shì
向人游说,使人悦从的人。《史记。卷八三。鲁仲连邹阳传》:「上辅孤主以制群臣,下养百姓以资说士。」
《國語辭典》:掉舌 拼音:diào shé
1.鼓动舌头。指游说。《史记。卷九二。淮阴侯传》:「且郦生一士,伏轼掉三寸之舌,下齐七十馀城。」唐。
罗隐 〈〉诗:「道殷合眼拜九列,张浚掉舌升三台。」
2.喋喋不休。
3.挑拨是非。
《漢語大詞典》:词说(詞説)
(1).犹言辞。
《旧唐书·田弘正传》:“ 裴度 明理体,词説雄辩, 弘正 听其言,终夕不倦。” 明
海瑞 《贺李东城荣奖序》:“今世官於其地者,治下人往往粉饰词説,借贵人为文,架无为有,增细以巨,裂綵书其言进之,諛风行而天下无公议矣。” 张难先
《科学补习所始末》:“ 瑛 年少英挺,善词説,闻者莫不感动。”
(2).文体名。 王闿运
《论文体》:“
《天问》是赞,
《九章》是赋,
《大招》是誄,
《卜居》、
《渔父》是词説。故自来以 屈 为词赋,以 司马 为文章祖。”
《國語辭典》:辩说(辯說) 拼音:biàn shuō
辩解说明。如:「组长在会议中,针对经理对他的企划案的质疑加以辩说。」《荀子。非十二子》:「辩说譬谕,齐给便利,而不顺礼义,谓之奸说。」
《國語辭典》:说客(說客) 拼音:shuì kè
用言语劝诱他人的人。《三国演义》第八六回:「此又是诸葛亮退兵之计,遣邓芝为说客也。」《文明小史》第二四回:「我今晚回去,替你作个说客。」
《漢語大詞典》:说言(説言)
说话。《京本通俗小说·西山一窟鬼》:“兀自説言未了,只听得外面有人敲门道:‘开门则个!’”《水浒传》第六四回:“回头与众多良将道:‘将军英雄,名不虚传!’説言未了, 林冲 忿怒。”
游说之言。《商君书·靳令》:“则君务於説言,官乱於治邪。”
《漢語大詞典》:怀书(懷書)
指游说之士怀带书策进行干谒。 唐
卢僎 《途中口号》:“抱玉三朝 楚 ,怀书十上 秦 。”此指 苏秦 说 秦王 事。 唐
韩愈 《县斋有怀》诗:“怀书出皇都,衔泪渡清 灞 。”
《漢語大詞典》:横说(横説)
(1).谓从远处说。
《庄子·徐无鬼》:“吾所以説吾君者,横説之则以
《诗》、
《书》、
《礼》、
《乐》,从説之则以
《金板》、
《六弢》。” 成玄英 疏:“横,远也;从,近也。 武侯 好武而恶文,故以兵法为从,六经为横也。”
(2).骋词游说。 汉 陆贾
《新语·怀虑》:“ 苏秦 、 张仪 ,身尊於位,名显於世,相六国,事六君,威振 山东 ,横説诸侯。国异辞,人异意,欲合弱而制彊,持横而御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