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温病
中医学病名。感受风寒而引起的热病的总称。《素问·生气通天论》:“冬伤於寒,春必温病。” 汉 张仲景 伤寒论·伤寒例:“中而即病者名曰伤寒,不即病者,寒毒藏於肌肤,至春变为温病,至夏变为暑病。” 汉 应劭 《风俗通·穷通·司徒中山祝恬》:“司徒 中山 祝恬 ,字 伯林 ,公车徵,道得温病。”
《漢語大詞典》:温疾
温病。 汉 王充 论衡·寒温:“人中於寒,饮药行解,所苦稍衰,转为温疾,吞发汗之丸而应愈。”太平御览卷二三引 汉 应劭 《风俗通》:“夏至著五綵,辟兵,题曰‘游光’,厉鬼,知其名者无温疾。”参见“ 温病 ”。
分類:温病
《漢語大詞典》:温病
中医学病名。感受风寒而引起的热病的总称。《素问·生气通天论》:“冬伤於寒,春必温病。” 汉 张仲景 伤寒论·伤寒例:“中而即病者名曰伤寒,不即病者,寒毒藏於肌肤,至春变为温病,至夏变为暑病。” 汉 应劭 《风俗通·穷通·司徒中山祝恬》:“司徒 中山 祝恬 ,字 伯林 ,公车徵,道得温病。”
《漢語大詞典》:温疠(温癘)
即温病。 明 李时珍本草纲目·兽二·獏:“﹝皮﹞寝之可驱温癘,辟湿气邪气。”参见“ 温病 ”。
分類:温病
《漢語大詞典》:温病
中医学病名。感受风寒而引起的热病的总称。《素问·生气通天论》:“冬伤於寒,春必温病。” 汉 张仲景 伤寒论·伤寒例:“中而即病者名曰伤寒,不即病者,寒毒藏於肌肤,至春变为温病,至夏变为暑病。” 汉 应劭 《风俗通·穷通·司徒中山祝恬》:“司徒 中山 祝恬 ,字 伯林 ,公车徵,道得温病。”
《漢語大詞典》:春温
(1).春天的温暖。史记·田敬仲完世家:“夫大弦浊以春温者,君也;小弦廉折以清者,相也。” 宋 苏轼 《送鲁元翰少卿知卫州》诗:“时於冰雪中,笑语作春温。” 清 孙枝蔚 《薤露行》:“春温变秋肃,朝阳成夕曛。” 鲁迅 《集外集拾遗·亥年残秋偶作诗》:“曾惊秋肃临天下,敢遣春温上笔端。”
(2).指春暖之时。宋史·李若谷传:“卒挽舟过境,寒瘠甚者,留养视之,须春温遣去。”
(3).中医病名。伏气温病的一种。指冬受寒邪,伏而至春季所发的急性热病。
(4).中医病名。新感温病的一种。指春季感受风热而发的急性热病。
《漢語大詞典》:湿热(濕熱)
(1).潮湿闷热。 茅盾 《追求》三:“空间是重淀淀的铅色,湿热的南风时时吹来。”
(2).中医称温病的一种。表现为发热、头痛、身重而痛、腹满少食、小便短赤而黄、舌苔黄腻等。
《國語辭典》:中焦  拼音:zhōng jiāo
中医上指膈下、脐部以上的部位。内有脾、胃等脏腑。主要功能为脾胃的消化转输,并为血液营养生化的来源。
《國語辭典》:三焦  拼音:sān jiāo
中医上指食道、胃、肠等部分。分上、中、下三焦,属于六腑。
《漢語大詞典》:疾脉(疾脈)
中医学名词。脉象之一。指脉搏急速。常见于温病热盛、心气虚弱或劳瘵等症。《医宗金鉴·四诊心法要诀下》:“三至为迟,六至为数。四至为缓,七至疾脉。”原注:“一呼一吸,谓之一息……一息四至谓之缓脉,一息七至谓之疾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