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综合
诗话
词话
古籍检索
类书集成
查询
诗词
典故词汇
对仗词汇
词谱
曲谱
诗词地图
登录
韵典
平水韵
词林正韵
中原音韵
中华通韵
校注
律诗校验
词格校验
曲格校验
对联校验
自动笺注
课堂
律绝创作
填词入门
公开课
学习指南
其它
简繁转换
诗社
诗词书店
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
按出处分类
按人物分类
检索结果:
全部
185
词典
2
分类词汇
179
其它
4
共179,分12页显示
上一页
5
6
7
8
9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1
12
下一页
分类词汇
(续上)
煦愿
详润
牧羊犬
和婉
柔汤
谦煦
雍容不迫
煴恭
温恂
温巽
温恻
温柔敦厚
温濡
温文尔雅
温良恭俭让
《漢語大詞典》:
煦愿(煦願)
温和诚谨貌。愿,通“ 愿 ”。 宋
王安石
《曾公夫人万年太君万氏墓志铭》
:“女子之德,煦愿愉愉。”
分類:
温和
诚谨
《漢語大詞典》:
详润(詳潤)
安详温和。
《亢仓子·臣道》
:“朝廷百吏,姿貌多美,颜色谐和,词气华柔,动止详润。”
分類:
安详
温和
《国语辞典》:
牧羊犬
拼音:
mù yáng quǎn
一种狗。具有忠诚、温和、聪明等特性。可看顾羊群或驱赶离群羊只归队,并可抵禦狼等野兽的侵袭。
分类:
忠诚
温和
聪明
特性
《國語辭典》:
和婉
拼音:
hé wǎn
温和委婉、平和委婉。如:「这个人个性和婉,与同事相处融洽。」清。郭则沄《十朝诗乘》卷八:「华亭沈文恪接物和婉,而当大事不挠。」
分類:
和婉
温和
委婉
平和
《漢語大詞典》:
柔汤(柔湯)
药性温和的汤剂。
《
史记·扁鹊仓公列传
》
:“ 建 病得之好持重……臣 意 即为柔汤使服之,十八日所而病愈。”
分類:
药性
温和
汤剂
《漢語大詞典》:
谦煦(謙煦)
谦逊温和。 宋
苏舜钦
《大理评事杜君墓志》
:“然外甚谦煦,喜评论,终日亹亹不倦。”
分類:
谦逊
温和
《漢語大詞典》:
雍容不迫
雍容:温和大方的样子。形容态度大方,从容不迫。例如:敏中平生,身不怀币,口不论钱,义不苟进,进必有所匡救,援据今古,雍容不迫。——《
元史·刘敏中传
》
分類:
雍容
温和
和大
大方
容态
态度
从容不迫
《漢語大詞典》:
煴恭
温和恭顺。 汉
徐干
《
中论·考伪
》
:“託之乎煴恭,然而时有距絶击断,严厉。”煴,一本作“ 温 ”。
分類:
温和
恭顺
《漢語大詞典》:
温恂
温和恭顺。 茅盾
《野蔷薇·一个女性二》
:“围绕着 琼华 的一伙中,有一个比她大两岁的少年;很温恂的人儿,但是很和别的少年合不来。”
分類:
温和
恭顺
《漢語大詞典》:
温巽
温和谦逊。 明
李东阳
《明故封承德郎户部主事陈先生墓志铭》
:“教务经术程式不弛,然辞色温巽,即之盎然可亲。”
分類:
温和
和谦
谦逊
《漢語大詞典》:
温恻(温惻)
温和悽恻。 清
蒲松龄
《
聊斋志异·八大王
》
:“妃召生妻入宫,将鴆之。既见,妻以珊瑚镜臺纳妃,辞意温惻。”
分類:
温和
《國語辭典》:
温柔敦厚(溫柔敦厚)
拼音:
wēn róu dūn hòu
温和而笃实宽厚。《礼记。经解》:「其为人也温柔敦厚,诗教也。」《后汉书。卷八二。方术传上。任文公传》:「夫物之所偏,未能无蔽……如令温柔敦厚而不愚,斯深于诗者也。」
分類:
温和
宽厚
儒家
精神
神和
教育
意义
所在
《漢語大詞典》:
温濡
温和柔润。
《
管子·幼官
》
:“以倮兽之火爨,藏温濡,行欧养,坦气修通。” 尹知章 注:“君子所藏者温和濡缓,所以助土气。” 郭沫若 等集校引 王念孙 曰:“‘儒’‘濡’皆‘偄’字之误。凡隶书从耎之字多误从需。”
分類:
温和
和柔
柔润
《國語辭典》:
温文尔雅(溫文爾雅)
拼音:
wēn wén ěr yǎ
形容人文质彬彬,态度温和典雅。《聊斋志异。卷八。陈锡九》:「太守愕然曰:『此名士之子,温文尔雅,乌能作贼!』」也作「尔雅温文」、「温文儒雅」。
分類:
态度
温和
举止
文雅
《漢語大詞典》:
温良恭俭让(温良恭儉讓)
儒家所倡导的五种德行:温和,善良,严肃,节俭,谦逊。
《论语·学而》
:“ 子贡 曰:‘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夫子之求之也,其诸异乎人之求之与?’”
《
三国志·魏志·荀攸传
》
“ 攸 从征 孙权 ,道薨。 太祖 言则流涕” 裴松之 注引 三国 魏 王沉
《
魏书
》
:“ 荀公 真贤达人也,所谓‘温良恭俭让以得之’。” 毛泽东
《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
:“革命不是请客吃饭,不是做文章,不是绘画绣花,不能那样雅致,那样从容不迫,文质彬彬,那样温良恭俭让。”
分類:
儒家
家所
倡导
种德
德行
温和
善良
严肃
粤公网安备44010402003275
粤ICP备17077571号
关于本站
联系我们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