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顿渐(頓漸)
佛教语。顿悟、渐悟或顿教、渐教的并称。 隋 慧远 维摩义记卷一:“顿渐虽殊,以其当时受大受处一,是故对斯二人所説为菩萨藏,圣教虽众不出此二。”《坛经·顿渐品》:“于时两宗盛化,人皆称南 能 北 秀 ,故有南北二宗顿渐之分。” 唐 李邕 《嵩岳寺碑》:“开顿渐者,欲依其根;设戒律者,将摄乎乱。” 元 辛文房 唐才子传·周繇:“悟门洞开,慧灯深照,顿渐之境,各天所赋。”参见“ 顿悟 ”、“ 顿教 ”。
《漢語大詞典》:渐积(漸積)
逐渐发展,积聚。新唐书·昭宗哀帝纪赞:“跡其祸乱,其渐积岂一朝一夕哉!”新五代史·吴越世家论:“盖其兴也,非有功德渐积之勤,而黥髠盗贩,倔起於王侯,而人亦乐为之传歟?”
《漢語大詞典》:渐化(漸化)
感染教化。《汉书·王莽传上》:“是以四海雍雍,万国慕义,蛮夷殊俗,不召自至,渐化端冕,奉珍助祭。” 北魏 高允 《徵士颂》:“四海从风,八垠渐化。” 清 戴名世 《〈辨苗纪略〉序》:“遵其成法,勿致陨坠,则 苗 皆可渐化,而为衣冠文物。”
分類:感染教化
《骈字类编》:十渐(十渐)
唐书魏徵传贞观十三年自冬至五月不雨徵上疏极言不克终十渐
《漢語大詞典》:无渐(無漸)
佛教语。谓没有渐悟。 南朝 宋 谢灵运 《辨宗论·答法勗问》:“华人悟理无渐,而诬道无学;夷人悟理有学,而诬道有渐。” 南朝 梁 沈约 《八关斋》诗:“得理未易期,失路方知险;迷途既已復,豁悟非无渐。” 唐 李华 《润州鹤林寺故径山大师碑铭》:“教习大乘,戒妄调伏,自性还源。无渐而可随,无顿而可入。”
分類:佛教语
《漢語大詞典》:高渐离
战国末燕国人。为谋刺秦始皇的荆轲送行时,在易水为其击筑伴唱。秦灭燕后,隐姓埋名做雇工,后为人发觉。因善击筑,被秦始皇熏瞎双眼,留在宫中击筑。后在筑中暗藏铅块扑击始皇,不中被杀。
《漢語大詞典》:流渐(流漸)
流浸。谓逐渐扩展。 汉 刘向 新序·善谋一:“及 孝公 死,国人怨 商君 至於车裂之,其患流渐至 始皇 ,赤衣塞路;羣盗满山,卒以乱亡。”《汉书·杜邺传》:“有罪恶者不坐辜罚,无功能者毕受官爵,流渐积猥,正尤在是。”
分類:逐渐扩展
《漢語大詞典》:渐鸿(漸鴻)
从水中进到岸上的鸿雁。常以喻仕进。 宋 叶适 《次韵韩仲止》:“林迷久已随甡鹿,磐止何曾有渐鸿。” 明 吴本泰 《帝京篇》:“渐鸿虽可仪,《羔羊》不闻讚。”参见“ 鸿渐 ”。
《國語辭典》:鸿渐(鴻漸)  拼音:hóng jiàn
鸿鸟由低处逐渐飞翔到高处。语出《易经。渐卦。初六》:「鸿渐于干,小子厉有言,无咎。」唐。孔颖达。正义:「鸿,水鸟也。干,水涯也。渐进之道自下升高,故取譬鸿飞自下而上也。」比喻官位升迁。《文选。班固。幽通赋》:「皇十纪而鸿渐兮,有羽仪于北京。」
《国语辞典》:陆鸿渐(陆鸿渐)  拼音:lù hóng jiàn
人名。指唐代陆羽。参见「陆羽」条。
分类:人名陆羽
《国语辞典》:不渐(不渐)  拼音:bù jiàn
1.不沾湿。《文选。曹植。七启》:「随波截鸿,水不渐刃。」
2.不疏导、不沟通。《文选。曹囧。六代论》:「吴楚唱谋,五国从风,兆发高祖,衅成文景,由宽之过,制急之不渐故也。」
《國語辭典》:渐教(漸教)  拼音:jiàn jiào
中国古代高僧依据经典,将佛陀的教法分成渐教、顿教。渐教是指教导的修学的方法有次第,由浅而深,须经长久时间,渐次修行。
《漢語大詞典》:阶渐(階漸)
循序渐进的途径。 宋 朱熹 《学·总论为学之方》:“为学虽有阶渐,然合下立志,亦须略见义理大概规模。”
《國語辭典》:渐悟(漸悟)  拼音:jiàn wù
渐次證悟真理。与顿悟相对。
《分类字锦》:泽渐(泽渐)
潘岳西征赋观夫汉高之兴也非徒聪明神武豁达大度而已也乃实慎终追旧笃诚款爱泽靡不渐恩无不逮
分类:功德
《漢語大詞典》:渐濡(漸濡)
浸染,熏染。 明 唐顺之 《福建乡试录后序》:“今天子又方懋德建中,以仁义礼乐鼓铸区宇,渐濡煦沫冒於海隅,是其人文之化欎於古而盛於今。”
分類:浸染熏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