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399,分227页显示 上一页 142 143 144 145 146 148 149 150 151 下一页
高行周(字 尚质 齐王、临清王、邺王、秦王 武懿 )
刘遂清(字 得一 )
僧景霄( 徐 本受塔号清凉 )
释道清
范延光(字 子壤、瑰 临清王、高平郡王 )
王清(字 去瑕 )
僧清耸
僧清竦
詹敦仁(字 君泽 号 清隐 )
僧清豁(号 性空禅师 张 )
上官正(字 常清 )
释源清
樊知古(字 仲师、叔清 名 若水、若冰 知古 )
李惟清(字 直臣 )
其它辞典(续上)
僧清尚高行周(字 尚质 齐王、临清王、邺王、秦王 武懿 )
刘遂清(字 得一 )
僧景霄( 徐 本受塔号清凉 )
释道清
范延光(字 子壤、瑰 临清王、高平郡王 )
王清(字 去瑕 )
僧清耸
僧清竦
詹敦仁(字 君泽 号 清隐 )
僧清豁(号 性空禅师 张 )
上官正(字 常清 )
释源清
樊知古(字 仲师、叔清 名 若水、若冰 知古 )
李惟清(字 直臣 )
人物简介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885—952 【介绍】: 五代时妫州人,祖籍幽州,字尚质。高思继子。李克用诛思继兄弟,行周仅十余岁,刘仁恭收于帐下。后唐庄宗灭梁,以功领端州刺史,迁振武军节度使,历镇彰武、昭义。后晋高祖时,为西京留守,安从进叛,以襄州行营都部署讨平之。后汉高祖入汴,加中书令,为招讨使平杜重威于邺,封齐王。后周太祖践阼,加守尚书令。卒于位,谥武懿。全唐文·卷八百五十六
行周字尚质。幽州人。后唐庄宗灭梁。以功领端州刺史。同光末出守绛州。天成中迁颍州团练使。长兴初改振武军节度使。历镇彰武昭义。晋祖时加同平章事。为西京留守。镇天雄。徙镇归德。出帝时加兼侍中。汉祖入立。加守太傅兼中书令。代李守贞为天平节度使。改邺都留守。加守太尉。封临清王。乾祐中加守太师。进封邺王。周祖入立。改封齐王。广顺二年卒。赠尚书令。追封秦王。谥武懿。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46 【介绍】: 五代时青州北海人,字得一。少敏惠。历仕后梁、后唐,官至刺史,颇有善政。后晋高祖即位,授凤州防御使,转宣徽北院使,兼判三司,加检校太保。出帝嗣位,加右领军卫上将军。性至孝,居父丧哀毁,乡里称之。又尝为淄州刺史,迎其母,及郊为母执辔行数十里,州人咸以为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五代时僧。台州丹丘人,俗姓徐。性严毅,寡与人交。住金华白华山,奖训初学。著《简正记》二十卷,日价益高。吴越钱镠召住临安竹林寺。天成二年,请于北塔寺临坛。终住杭州真身宝塔寺。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二十三 义解科(三)
生丹丘之徐氏。始依表公听涉及守言阇梨敷演于乡里。又慕而从之。资性刚介。狷急少容忍。人故寡与之合。然貌殊陋劣。而气颇悍。纳戒后。即奖训初学于金华之东白山。时有江西徽猷律师。方自负所业著。所谓龟鉴录者。行世偶领徒到寺。而适值霄讲持犯篇默聆其说而叹赏久之。名由是而愈重矣。作简正记二十卷。以辟邪妄。武肃王钱氏。召主临安竹林寺。天成二年。临坛于北塔院。后竟终于南。真身宝塔寺葬大慈山谥本受塔号清凉。宋高僧传·卷第十六 明律篇第四之三
释景霄。俗姓徐氏。丹丘人也。初之听涉在表公门。后慕守言阇黎义集敷演于丹丘。执性严毅寡与人交。狷急自持。多事凌轥形器恶弱。后纳请往金华东白山奖训初学。时有江西徽猷律匠。出义记曰龟鉴录多学彭亨领徒到霄寺。正值讲次。当持犯篇再三叹赏。自此声溢价高。每晨滴茶一旦化为乳焉。著记二十卷号简正。言以思择力故。去邪说而简取正义也。武肃王钱氏。召于临安故乡宰任竹林寺。未几命赴北塔寺临坛。天成二年也。次命住南真身宝塔寺终焉。迁葬于大慈山坞。以本受师号塔曰清凉是欤。
人物简介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五代时相州临漳人,字子壤。李嗣源牧相州,录为亲校。嗣源下郓州,与后梁军对垒。命延光间行求兵于李存勖。为后梁俘获,榜笞数百,胁以白刃,终不泄其事。存勖入汴,乃得释。后唐开国,授检校工部尚书。嗣源即位为明宗,延光累官至枢密使。后晋高祖时封临清王,以太子太师致仕。为仇家杨光远所害。全唐文·卷八百四十九
延光字瑰。相州临漳人。后唐同光中拜检校工部尚书。明宗即位。擢宣徽南院使。迁检校司徒。迁枢密使。出为成德军节度使。长兴中加同平章事。清泰中徙宣武军节度使。加检校太师兼中书令。晋祖入立。封临清王。天福二年举兵反。寻败降。改封高平郡王。以太子太师致仕。为杨光远所杀。赠太师。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894—946 【介绍】: 五代时洛州曲周人,字去瑕。少以勇力端厚闻。初仕后唐,明宗用为小校。入后晋,为奉国军都虞候,以功加检校司徒。后从杜重威收瀛州,为契丹所围,清率兵突围,重威犹豫不进,清力战死。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五代时僧。福州福清人。嗣法眼文益。归住明州四明山。节度使钱弘亿师事之。钱俶命于衣锦军开法,后居杭州灵隐寺,署了悟禅师。补续高僧传·感通篇
清耸。福州人也。初参法眼。眼指雨谓师曰。滴滴落在上座眼中。初不喻。后阅华严。了悟其旨。因入山求卓庵之地。至四明。登高四望。投以一石。石所住处。吾其止焉。遂结庵居之。既而钱忠懿王。闻其名。命主灵隐。署了悟禅师。摩诃般若。非取非舍。若人不会。风寒雪下。师说法也。一日王阅华严经。知震旦有支提山。为天冠菩萨住处。乃大集诸山耆德问之。无能知者。唯师道所以然甚详。王曰。非师一往不可随。遣人偕行。至海滨踪迹圣境。入深山行三日。时有钟声。白猿相导而前。师至心顶礼。见幽林中有一大刹。扁金书古佛大华严之境。既入寺。殿阁峥嵘。众盈万指。菩萨千躯。俨然居上。异香袭人。光明射目。师默想运诚。随喜竟夜。既曙。依然在林莽间。所见乃化刹也。师还报王。即其处建寺。如师所见。铸天冠千身。航海入山。至中流飓风大作。舟重欲没。相视无策。遂沉像之半于水既济。其半沉水者。已先至其地矣。其异如此。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五代时僧。台州天台人。依元琇出家,精思止观,旦夜不懈。时钱镠建吴越国,清竦继元琇主国清寺,领众修法。后人尊为天台宗十四祖。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五代时光州固始人,字君泽。素号博雅。避乱至闽,隐于仙游植德山。尝上闽主王昶书,累数百言。昶召之饮,欲留之,命决参军事,敦仁谢以诗。强以袍笏,不受,复杜门不出。清源节度使留从效再辟之,乃求监小溪场,既至,请升场为县。未几,举王直道自代,遂隐居佛耳山,自号清隐。居数年,卒。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年不详。字君泽,固始(今属河南)人。五代时,避乱隐居于仙游植德山下。尝上闽主王继鹏书,继鹏欲留之决参军事,辞不受。后清源节度使留从效辟之,求监小溪场。既至请升场为县,遂为清溪令。未几,举王直道自代,复隐居佛耳山,自号清隐。居数年卒。生平事迹见《十国春秋》本传。敦仁能诗善文。与前凤阁舍人刘乙为友,尝命子琲访乙,且赠以诗。此诗颇为后人所传诵。《全唐诗》存诗6首,《全唐诗外编》及《全唐诗续拾》补诗12首,联句诗1首。全唐诗补逸
詹敦仁字君泽,固始人。补诗四首。全唐文·卷九百
敦仁字君泽。固始人。隐仙游植德山下。闽王昶强以袍笏。不受。清源节度使留从效再辟之。乃求监小溪场。既至。请升场为县。举王直道自代。隐居佛耳山。自号清隐。数年卒。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76 【介绍】: 五代至宋初僧人。福州永泰人。俗姓张。初依鼓山神晏出家,后谒大章山契如庵主,终嗣泉州睡龙道溥。住漳州保福寺。刺史陈洪进奏赐号性空禅师。工诗偈。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976 俗姓张,福州永泰(今属福建)人。初依鼓山神晏为僧,后谒大章山契如庵主,终嗣泉州睡龙道溥。住漳州保福寺。刺史陈洪进奏赐号性空禅师。《景德传灯录》卷二二有传。《全唐诗》存诗1首。《景德传灯录》及《五灯会元》卷八另存诗偈2首,《全唐诗外编》及《全唐诗续拾》据之收入。全宋诗
释清豁(?~九七六),福州(今属福建)人。居泉州开元上方院,留漳州保福寺。太祖建隆三年(九六二),辞归至贵湖。刺史陈洪进奏赐紫方袍,号性空禅师。太宗太平兴国元年,卒。事见《泉州府志》卷六五。今录诗二首。补续高僧传·习禅篇
大章山契如庵主。福州永泰人。素蕴孤操。志探祖道。预玄沙之室。颖悟幽旨。玄沙记曰。子禅已逸格。则他后要一人侍立也无。师自此不务集徒。不畜童侍。隐于小界山。刳大朽杉。处其中。容身而已。凡游僧至。皆随扣而应。有问生死到来。如何回避。师曰。符到奉行。曰。然则被生死拘将去也。师曰。阿㖿㖿。清豁、冲煦闻师名。造之值师采粟。豁问曰。道者如庵主在何所。师曰。从何处来。曰。山下来。师曰。因何得到这里。曰。这里是何处所。师揖曰。那下吃茶去。二公方省是。师遂至庵。夜睹豺虎奔至庵前。自然驯扰。豁有诗曰。行不等閒行。谁知去住情。一餐犹未饱。万户勿聊生。非道应难伏。空拳莫与争。龙吟云起处。闲啸两三声。二公。寻于大章山创庵。请师居之。两处孤坐。垂五十二载而化。豁亦永泰人。少聪敏。鼓山国师。与落发。初谒大章。后参睡龙。龙一日问曰。豁阇黎。见何尊宿来。还悟也未。曰。清豁常访大章。得个信处。睡龙于是上堂。集大众召曰。清豁阇黎。出对众烧香说悟处。老僧与汝證明。师乃拈香曰。香已拈了。悟即不悟。睡龙大悦而许之。僧问。家贫遭劫时如何。师曰。不能尽底去。曰。为甚么不尽底去。曰。贼是家亲。是家亲。为甚翻成家贼。师曰。内既无应外不能为。忽然捉败功归何所。师曰。赏亦未曾闻。曰。恁么即劳而无功也。曰功不无成但不处。为何不处。师曰。不见道太平本是将军定。未许将军见太平。师后将顺世。忽舍众入山。乃遗偈曰。世人休说路行难。鸟道羊肠只尺间。珍重苧溪溪畔水。汝归沧海我归山。即往贵湖卓庵。未几。谓门人曰。吾灭后。将遗骸施诸虫蚁。勿置坟塔。言讫入湖头山。坐磐石。俨然而化。门人禀遗命。延留七日。竟无虫蚁侵食。遂就阇维。散于林野。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33—1007 【介绍】: 宋开封人,字常清。少举三传。太宗雍熙中召授殿前承旨,迁供奉官、天雄监军。淳化中转作坊副使、剑门都监,平四川有功,累官西川招安使。真宗景德中授左龙武军大将军、平州防御使致仕。全宋文·卷五五
上官正(九三三——一○○七),字常清,开封(今河南开封)人。少举《三传》,为鄜州摄官。雍熙中召授殿前承旨,后益显。淳化中转作坊副使、剑门都监,以讨李顺功,超迁剑州刺史、剑门都部署,加峰州团练使、西州招安使。真宗时,累迁东上閤门使,权户部使。出知十馀州,握重兵。景德中,以平州防禦使致仕,四年卒,年七十五。《宋史》卷三○八有传,又见《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三五、四一、四五、四六、五六、五七、六一、六六、九三,《宋会要辑稿》职官六四之一四、兵一○之一○。
人物简介
全宋文·卷一一八
释源清(?——九九九),天台宗名僧。自署「丹丘沙门」,主持钱塘奉先寺,门徒谓之奉先尊者。其学说师承于慈光昭恩而下传梵天庆昭、孤山智圆,以智顗《金光明经玄义》略本为真作,主张以心性真如为观察之对象,并以为真心无性恶、真如随缘而起。其说与同宗四明知礼等人颇不合,导致天台宗分为山家、山外两派,晤恩、源清一系被称为山外。著有《法华十妙不二门示珠指》二卷(存)、《法华龙女成佛欢实义》一卷(存)等。见释智圆《闲居编》卷四、一五,又参吕澄《中国佛学源流略讲》。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43—994 【介绍】: 宋京兆长安人,徙家池州,字仲师。初名若水,一作若冰,字叔清。南唐时举进士不第。宋太祖开宝三年,诣阙上书,言江南可取,以求进用。令送学士院试,赐本科及第,授舒州军事推官。为向导,征江表,领池州。江南平,擢侍御史,改江南转运使。太宗朝,历京西北路转运使、荆湖转运使、河北东西路都转运使,以才干甚得时誉。为户部使,频以职事不治,出为西川转运使。李顺军攻占成都,脱逃走东川。黜知均州而卒。全宋文·卷一○一
樊知古(九四三——九九四),原名若水(一作若冰),字叔清,太宗令改名知古,字仲师。本京兆长安(今陕西西安)人,家池州(治今安徽池州)。开宝中献取江南策,授舒州推官。南唐平,擢侍御史,改江南转运使。太宗朝,历京西北、荆湖、河北东西等路转运使,徵拜给事中,迁户部使。因事贬西川转运使。李顺义军破成都,离部逃东川,黜知均州而卒。《宋史》卷二七六有传。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34或943—998 【介绍】: 宋应天府下邑人,徙齐州章丘,字直臣。太祖开宝中,以三史解褐涪陵尉,禁巫觋,教民以医药,稍变风俗;又奏杀不法宦官,由此知名。太宗时历监察御史兼总南路,移京西转运使,后任户部、度支、盐铁等使。因擅减茶价致亏,贬官,知广州。复徙广南东、西路都转运使、同知枢密院事等。真宗即位,改御史中丞,恨失政柄,肆情弹击,人多讥之。全宋文·卷一○四
李惟清(九四三——九九八),字直臣,下邑(今安徽砀山境)人,其父仲行徙家章丘(今山东章丘)。开宝中以三史解褐涪陵尉,迁大理寺丞。太宗朝历荆湖北路转运判官、转运使,徙京西,入判度支,复出为京东转运使。迁度支使、盐铁使。后出知广州,徙广南东、西路转运使,召拜给事中,同知枢密院事。咸平元年卒,年五十六。《宋史》卷二六七有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