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门户开放政策(门户开放政策)  拼音:mén hù kāi fàng zhèng cè
清光绪二十五年(西元1899),美国国务卿海约翰(John Hay)分别照会英、德、俄、法、日、义六国,主张尊重中国主权,开放列强在中国势力范围的门户,使各国经济机会均等,民国十一年华盛顿会议据以制订九国公约,称为「门户开放政策」。
《国语辞典》:法属印度支那(法属印度支那)  拼音:fǎ shǔ yìn dù zhī nà
French Indo-China
地名。包括今越南及邻近的地区。清光绪十二年时为法国所兼并。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独立为越南、寮国、高棉三国。旧音ㄈㄚˋ ㄕㄨˇ ㄧㄣˋ ㄉㄨˋ ㄓ ㄋㄚˋ fà shǔ yìn dù zhī nà。
《国语辞典》:戊戌变法(戊戌变法)  拼音:wù xū biàn fǎ
清光绪二十四年(西元1898)康有为、梁启超倡行的变法维新运动。参见「百日维新」条。
《国语辞典》:辛丑和约(辛丑和约)  拼音:xīn chǒu hé yuē
清光绪二十七年(西元1901),岁次辛丑,九月七日,因庚子拳乱,八国联军之后,在北京与各国所订立的条约,共十二款,以赔款一项为最重,数目高达白银四亿五千万两,为不平等条约中最苛刻的。
《国语辞典》:中法战争(中法战争)  拼音:zhōng fǎ zhàn zhēng
清光绪十年(西元1884),中国和法国因安南事件所引起的战役。次年议和,订立中法天津和约,越南自此沦为法国的殖民地。也称为「甲申之役」。
《国语辞典》:大学院(大学院)  拼音:dà xué yuàn
1.清光绪二十八年(西元1902),张百熙奏订学堂章程,分大学为大学院、大学专门分科、大学预备科三部。大学院收分科大学毕业生,修业年限无定。重研究,不重讲授,不立课程,光绪二十九年改「通儒院」。
2.民国十六年,国民政府设大学院于南京,为统辖全国教育行政及学术研究的最高机关。十七年改称为「教育部」。
《国语辞典》:度小月  拼音:dù xiǎo yuè
传说清光绪年间台南的一位渔民,有见于每年在小月的季节中,生意清淡,因而利用这段时间摆设面摊,卖自创的担仔面,并于摊前悬灯上写「度小月担仔面」,远近驰名。后成为台南担仔面的代称。也用来指生意人度过交易清淡的月分。
《国语辞典》:百子全书(百子全书)  拼音:bǎi zǐ quán shū
书名。清光绪元年(西元1875)由湖北崇文书局汇集刊刻,内容计有儒家二十二种、兵家十种、法家六种、农家一种、术数二种、杂家二十八种、小说家十六种、道家十五种,收历代子书凡百种。全书只有白文,不加注释,其缺点为校勘不精确且编次无绪。也称为「子书百家」。
《国语辞典》:大冶铁矿(大冶铁矿)  拼音:dà yě tiě kuàng
湖北省大冶县的铁矿,清光绪二十二年(西元1896)开采。面积约二百平方公里,产量多且质好,附近亦有煤及石灰石出产。后与汉阳铁厂、萍乡煤矿联合,称为「汉冶萍煤铁矿厂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