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大詞典》:冥昧
(1).指天地未形成时的混沌状态。《易纬乾凿度》卷上:“一阳二阴,物之生於冥昧,气之起於幽蔽。” 三国 魏 嵇康 《太师箴》:“爰初冥昧,不虑不营。” 唐 李义府 《承华箴》:“邃初冥昧,元气氤氲,二仪始阐,三才既分。”
(2).幽暗。 三国 魏 阮籍 《大人先生传》:“跃潜飘之冥昧兮,濯光曜之昭明。”《周书·晋荡公护传》:“戴天履地,中有鬼神,勿云冥昧而可欺负。” 唐 李白 《当涂赵炎少府粉图山水歌》:“此中冥昧失昼夜,隐几寂听无鸣蝉。”
(3).犹蒙昧。《后汉书·隗嚣传》:“ 莽 明知之,而冥昧触冒,不顾大忌,诡乱天术,援引史传。” 清 方苞 《读经解》:“每至郊庙大议,众皆冥昧而莫知其原。” 严复 《救亡决论》:“八股取士,使天下消磨岁月于无用之地,堕坏志节于冥昧之中,长人虚骄,昏人神智,上不足以辅国家,下不足以资事畜。”
(4).犹冥默,沉默。 宋 王禹偁 《拟裴寂祷华山文》:“余志若是,神心则那,苟无言而冥昧,俾没世以蹉跎。”
(5).指死亡。 唐 沈佺期 《哭苏眉州崔司业二公》诗:“ 崔 昔挥宸翰, 苏 尝济巨川。絳衣陪下列。黄阁谬差肩。及此俱冥昧,云谁叙播迁。”
(6).指神灵。《太平御览》卷五七三引 南朝 宋 刘义庆 《幽明录》:“精气感冥昧,所降若有缘。”
(2).幽暗。 三国 魏 阮籍 《大人先生传》:“跃潜飘之冥昧兮,濯光曜之昭明。”《周书·晋荡公护传》:“戴天履地,中有鬼神,勿云冥昧而可欺负。” 唐 李白 《当涂赵炎少府粉图山水歌》:“此中冥昧失昼夜,隐几寂听无鸣蝉。”
(3).犹蒙昧。《后汉书·隗嚣传》:“ 莽 明知之,而冥昧触冒,不顾大忌,诡乱天术,援引史传。” 清 方苞 《读经解》:“每至郊庙大议,众皆冥昧而莫知其原。” 严复 《救亡决论》:“八股取士,使天下消磨岁月于无用之地,堕坏志节于冥昧之中,长人虚骄,昏人神智,上不足以辅国家,下不足以资事畜。”
(4).犹冥默,沉默。 宋 王禹偁 《拟裴寂祷华山文》:“余志若是,神心则那,苟无言而冥昧,俾没世以蹉跎。”
(5).指死亡。 唐 沈佺期 《哭苏眉州崔司业二公》诗:“ 崔 昔挥宸翰, 苏 尝济巨川。絳衣陪下列。黄阁谬差肩。及此俱冥昧,云谁叙播迁。”
(6).指神灵。《太平御览》卷五七三引 南朝 宋 刘义庆 《幽明录》:“精气感冥昧,所降若有缘。”
《漢語大詞典》:厖鸿(厖鴻)
(1).洪大;广大。《文选·司马相如〈封禅文〉》:“湛恩厖鸿,易丰也。” 李善 注:“厖、鸿,皆大也。言湛恩广大,易可丰厚也。”一本作“ 厖洪 ”。 唐 刘禹锡 《汴州郑门新亭记》:“人人驛其声而吟之,始乎諓諓而成乎厖鸿。”
(2).高大。
(3).指宇宙形成前的混沌状态,含浑然广大之意。《文选·张衡〈思玄赋〉》:“踰厖鸿於宕冥兮,贯倒景而高厉。”旧注:“厖鸿宕冥,皆天之高气也。”参见“ 厖澒 ”。《后汉书·天文志上》“言其时星辰之变,表象之应,以显天戒,明王事焉” 刘昭 注引 汉 张衡 《灵宪》:“故道志之言云:‘有物浑成,先天地生。’其气体固未可得而形,其迟速固未可得而纪也。如是者又永久焉,斯为厖鸿,盖乃道之干也。”
(2).高大。
(3).指宇宙形成前的混沌状态,含浑然广大之意。《文选·张衡〈思玄赋〉》:“踰厖鸿於宕冥兮,贯倒景而高厉。”旧注:“厖鸿宕冥,皆天之高气也。”参见“ 厖澒 ”。《后汉书·天文志上》“言其时星辰之变,表象之应,以显天戒,明王事焉” 刘昭 注引 汉 张衡 《灵宪》:“故道志之言云:‘有物浑成,先天地生。’其气体固未可得而形,其迟速固未可得而纪也。如是者又永久焉,斯为厖鸿,盖乃道之干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