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酒醪
汁滓混合的酒。后泛指酒。史记·扁鹊仓公列传:“其在肠胃,酒醪之所及也。”《汉书·文帝纪》:“为酒醪以靡穀者多。” 颜师古 注:“醪,汁滓酒也。” 唐 韩愈 孟郊 《征蜀联句》:“盃盂酬酒醪,箱篋馈巾帓。” 清 陈康祺 郎潜纪闻卷三:“﹝ 田山薑 ﹞自市蔬菜十把,脱粟三斗,不为酒醪佳设,惟日矻矻以文章为事。”
分類:混合
《國語辭典》:旁薄  拼音:páng bó
广大无边,混同充塞。《淮南子。俶真》:「浑浑苍苍,纯朴未散。旁薄为一,而万物大优。」宋。文天祥正气歌〉:「是气所旁薄,凛烈万古存。」也作「盘薄」、「盘礴」、「磐礴」、「滂薄」、「磅薄」、「磅礴」、「旁礴」、「旁魄」。
《漢語大詞典》:凝和
混和,混合。 萧红 《夏夜》:“眼泪凝和着夜露已经多时了!”
分類:混和混合
《國語辭典》:空气(空氣)  拼音:kōng qì
1.包围地球表面的气体。主要成分是氮和氧,还有极少量的氦、氖、氩、氪等惰性元素和水蒸气、二氧化碳、微生物、杂质等。
2.气氛、环境情形。如:「经过昨日的群架事件后,校园里的空气显得相当凝重。」
3.不确实的讯息或舆论。如:「这只是空气而已,不要紧张。」
《國語辭典》:混入  拼音:hùn rù
混杂到里面去。如:「有人混入我们的队伍。」
《國語辭典》:丝布(絲布)  拼音:sī bù
1.丝织品和布。古代的布用麻、葛等纤维纺织而成。汉。桓宽《盐铁论。通有》:「妇女饰微治细以成文章,极伎尽巧,则丝布不足衣也。」
2.以蚕丝、麻与葛混织而成的布料。北周。庾信谢明皇帝赐丝布等启〉:「奉敕垂赐杂色丝布绵绢等三十段,银钱二百文。」
3.用纱线为经、丝线为纬所织成的布,产于吴江县盛泽镇。也称为「洋棉绸」。
4.由日本输入的柳条纹布。
《國語辭典》:沙金  拼音:shā jīn
混在沙中的细碎金粒。如黑龙江沿岸一带是中国大陆著名的沙金产区。
《國語辭典》:泥浆(泥漿)  拼音:ní jiāng
泥土和水混合成的半流体。
《漢語大詞典》:花装(花裝)
(1).彩色的服装。 唐 鲍防 《歌响遏行云赋》:“苟精诚之激励,信感应於倐忽,则花装袨服, 楚 艷 陈 娥。” 宋 孟元老 东京梦华录·立春:“府前左右,百姓卖小春牛,往往花装栏坐,上列百戏人物。”
(2).古代一种多兵种混合部队的名称。续资治通鉴·宋孝宗淳熙十一年:“帝闻 陇 蜀 军阵,向用纯队,近易为花装,令 利州 三路都统制条具二者孰便。”亦作“ 花装队 ”。续资治通鉴·宋孝宗乾道七年:“臣僚请改 和州西路 花装队,帝曰:‘三衙旧亦结花装队,昨已更改。与其临敌旋行抽摘,不若逐色团结之有素也。’”
《漢語大詞典》:响铜(響銅)
一种合金。由铜、铅、锡按一定比例混合炼成。可制乐器。续文献通考·乐十:“ 王圻 《续通考》曰:‘脚内施簧,簧用好响铜薄片。’”
《國語辭典》:王水  拼音:wáng shuǐ
将浓硝酸与浓盐酸以一比三的比例混合而成的溶液。具有强烈的腐蚀性,能溶解金、铂等寻常酸类所不能溶解的金属。
《国语辞典》:调酒(调酒)  拼音:tiáo jiǔ
混合不同的酒类或加上各种饮料,以调制出多样风味的鸡尾酒的过程。如:「想不到你调酒技术如此高明,是不是经过特别训练?」
《漢語大詞典》:浑杂(渾雜)
混杂,混合搀杂。三国志·魏志·卢毓传:“今考绩之法废,而以毁誉相进退,故真伪浑杂,虚实相蒙。”
《国语辞典》:复肥(复肥)  拼音:fù féi
将含肥料要素的化合物混合而成的肥料,称为「复肥」。可分为固态复肥及液态复肥两大类,因其肥效较之个别施用单肥为大,且可以减少施肥次数,故常为农民所用。
《漢語大詞典》:汗污
(1).混合着汗水的污垢。 魏金枝 《留下镇上的黄昏》:“有许多赤膊的农人,他们老是挨挨挤挤的将汗污故意揩到别的着衣人身上去。”
(2).被汗水弄脏;汗水弄脏。 茅盾 《子夜》十三:“许多汗污的脸,转来转去搜寻那发言的人。” 叔华 《绣枕》:“她只回忆起她做那鸟冠子曾拆了又绣,足足三次,一次是汗污了嫩黄的线,绣完了才发现。”